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颜真卿与《颜勤礼碑》
文师华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长安县(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曾出任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平息后,颜真卿入京,官尚书右丞、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封鲁郡开国公,世又称“颜鲁公”。
颜真卿在书法的道路上,首先受到了家学和外祖父殷仲容书风的熏陶,其次受到了初唐褚遂良和盛唐张旭等名师的影响。在继承家法、学习褚书、受到张旭指点的基础上,颜真卿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勤奋,把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楷书规范,以圆转浑厚的笔致代替了方折劲巧的晋人笔法,以平稳厚重的结构代替欹侧秀美的二王书体,古法为之一变,自成家数,世称“颜体”。
颜真卿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44岁书,现藏西安碑林)、《东方朔画赞碑》(46岁书,碑在山东德州)、《郭氏家庙碑》(56岁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麻姑仙坛记》(63岁书,原石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明代毁于火)、《大唐中兴颂》(63岁书,摩崖刻石,在湖南祁阳县浯溪崖壁)、《颜勤礼碑》(71岁书,原石现藏西安碑林)、《颜氏家庙碑》(72岁书,原石现藏西安碑林)等。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撰并书的神道碑。此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文至“铭曰”止。立碑年月亦失。但据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7记载:“唐《颜勤礼碑》,大历十四年”。可知此碑是颜真卿于大历十四年(779)撰文并书写。今残石高175厘米,宽90厘米,厚22厘米。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碑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14字,下刻民国十二年(1923)宋伯鲁所书题跋。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此碑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记录了颜氏家族上溯颜勤礼的高祖颜见远、曾祖颜协、祖父颜之推、父亲颜思鲁,下至颜勤礼的儿子颜昭甫等人、孙子颜元孙等人、曾孙颜春卿等人、玄孙颜纮等人,前后九代繁衍发展的脉络;二是叙述了作者曾祖颜勤礼一生的主要经历、学识、品德和功业。
从书法上看,此碑用笔之劲健、爽利,已到炉火纯青地步。尤其是颜楷中*富有特征的长撇、长捺,力饱气足,劲健天成,长捺具有蚕头雁尾之势;竖笔铺锋直下,显得圆浑挺拔;横画收笔处重按,钩画出钩时必先收锋,就连捺笔也在折处先收后放,皆系颜书讲究笔意圆劲内涵之处;转折处都用暗转,不同于初唐楷书的提按折锋;结体上也一反初唐楷书的向中间收敛的特点,笔势开张,挤满方格,内松外紧,上紧下松,显得宽舒圆满,雍容大度。此碑充分体现了“颜体”的独特风格,加上拓本神采丰足,故不少人把它作为学习颜体的主要范本。
颜真卿对唐、宋以后的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晚唐柳公权得颜楷之法度精髓而再变楷法,写出以瘦硬露骨见长的“柳体”。五代杨凝式师法颜真卿行书,形成体势纵逸、烂漫萧散的风格。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耶律楚材、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明代董其昌、王铎,清代的刘墉、钱南园、何绍基、翁同龢、趙之谦,近代谭延闿,当代楚图南、舒同等等,无不取法于颜真卿的楷书或行书。颜体血脉绵延至今,几乎成了每一个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修课。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在这本《电影理论笔记》中,作者郭小橹表达了她对电影理论的认识:影评、纯粹的学院派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实用理论统统都应该
《神策军碑》最美的字-大家墨宝 本书特色 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著的《神策军碑*美的字》精选柳公权《神策军碑》中*美的字汇编成书,一字一面,力求在方寸之内尽量展示《神...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上下)》主要内容:法门寺唐代地宫1987年被考古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其中有金银器、
《子衿歌:古风漫画绘制秘籍》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古风漫画的绘制技法书。全书共7章,第1章介绍了古风漫画的基本特点、线条表现以
中华古词硬笔字帖 内容简介 近代词论家王国维指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据此,本帖以鲜明的人民性为基调,力求精选风清骨峻、意境隽永、篇体光...
青海黄南藏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田野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安多藏戏的重要支系——黄南藏戏的历史与现状、演出剧目、民间戏班特有的演出形式与艺...
欧罗巴思想译丛:德拉克洛瓦论美术和美术家 内容简介 德拉克洛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所写的日记,被公认为是出色的文学著作;他所写的美术...
"ProfessorWittkowers....studiesofhumanistarchitecturearemasterpiecesofscholarshi...
在布拉格 成为艺术家 本书特色 提起布拉格,人们首先会想起一部叫《布拉格之恋》的电影,当然,还有卡夫卡。作为一座艺术名称,它也许不如欧洲其他艺术之都著名,但是把...
苏轼行书入门 本书特色 为了贯彻教育部意见精神,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书法自学丛贴”。本辑楷书选取了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钟绍京的《灵飞经》、赵佶的《秾芳...
集字楹联:米芾行书墨迹 内容简介 初学书法必始于临摹古人碑帖,点划结构风格务求酷似。临摹初成必思自行创作,然这种创作激情大凡以失败而告终。从临摹到创作这一步不是...
《64格世界的建筑师:国际象棋教练风采录》内容简介:本书选择了32位中国国际象棋的教练代表,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与鲜为人知的感人
作者将电影放在日本文化传统的延长线及世界思潮的历史大背景下加以分析。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日本电影百年历程。中文版序言日本电影
酒泉历史文化丛书:酒泉艺术史 本书特色 孙占鳌主编的《酒泉艺术史/酒泉历史文化丛书》是酒泉历史上**部系统地研究从艺术的起源到21世纪酒泉艺术发展历程的学术专著...
中国纹样全集-(全四卷) 本书特色 ★ 8开平装,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吴山为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史学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书中的线描图是他倾毕生精力积累的★ ...
第四代電影藝術家是失去了神話庇護的一代。他們登場於新時期大幕將啟的時代,他們的藝術是掙脫時代紛繁而痛楚的現實/政治,朝向電
庞中华硬笔书法 本书特色 庞中华,重庆市人,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国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教授,曾任第...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 内容简介 实用影视艺术丛书。本书是从事影视剪辑工作五十多年的我国著名剪辑艺术家傅正义先生的*新力作。这部著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全面...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出土古文献有关专论文章的结集。作者致力于用出土古文献及其他古文字资料和传世古文献相互比勘印证,并指出我
隶书标准习字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为实学隶书的人编写的,介绍了隶书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主要书体之一。历史悠久,名家辈出。隶书的写法灵活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