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执行的是弱势货币战略。此种战略所考虑的视角是:如何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保护自我。为此,不欠债,不冒险,不开放门户,尽可能地积累外币,甚至不惜吃亏(货币贬值)。三十余载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剩余劳动力也已逐渐消化,中国继续维持弱势货币战略的收益将越来越小,而成本则越来越大。为此,中国有必要转向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的强势货币战略!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毕竟意味着对现有世界利益格局的一种突破;意味着与美元等现有大国强势货币的竞争。大国竞争没有道义,只有利益。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是一场战争,是突围,是一场为中国利益,为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世界公平秩序而展开的史无前例、惊险复杂的战役。?战争不仅讲的是实力,同时也讲排兵布阵,讲计谋。尽管从总体实力上说,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条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已经具备了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条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对外是一场战争,对内则意味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本书将以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内容、风险和路径等进行探讨。
长期以来,中国执行的是弱势货币战略。此种战略所考虑的视角是:如何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保护自我。为此,不欠债,不冒险,不开放门户,尽可能地积累外币,甚至不惜吃亏(货币贬值)。三十余载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剩余劳动力也已逐渐消化,中国继续维持弱势货币战略的收益将越来越小,而成本则越来越大。为此,中国有必要转向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的强势货币战略!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毕竟意味着对现有世界利益格局的一种突破;意味着与美元等现有大国强势货币的竞争。大国竞争没有道义,只有利益。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是一场战争,是突围,是一场为中国利益,为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世界公平秩序而展开的史无前例、惊险复杂的战役。?战争不仅讲的是实力,同时也讲排兵布阵,讲计谋。尽管从总体实力上说,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条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已经具备了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条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对外是一场战争,对内则意味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本书将以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内容、风险和路径等进行探讨。
2008 年11 月25 日, 美联储向全世界宣布,购买政府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等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由此开启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轮“量化宽松”政策(qe1),一场硝烟四起的货币战争就此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从表面上看,货币战争的目标是解决国内经济危机。但这背后,隐藏着更具深远意义的战略目标,其矛头则直指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货币,乃一国经济之“血液”,掌控经济的“命脉”。如果说,过去中国执行弱势货币战略是出于经济实力弱小的无奈,那么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随着中国继续维持弱势货币战略的成本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小,中国有必要转向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的强势货币战略!
当前非对称、非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历史、演变及事实特征
国际货币新体系的确立终是大国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重新博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除“弱”扶“强”的体系,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更是如此。在1945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怀特计划”的全面胜利标志着美元霸权的开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后,牙买加体系赋予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权利。正是在这种自由和没有限制性规则的体系下,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和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按“丛林法则”进行竞争和防卫。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过执行强势货币战略和浮动汇率制度,通过生产美元、对国际战略性资源和能源的控制,迫使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和维护国内金融稳定上依赖美元。当前货币体系所呈现出的非对称性和由此而来的非公平性,是一种典型的除“弱”扶“强”的体系。
弱势货币战略——“丛林法则”下发展中国家的选择
国际货币体系这种“非对称”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它们不仅要遭受执行强势货币战略的发达国家不公平的盘剥,而且还要承受难以规避的额外风险。发达国家在坐享这种不义之利的同时,还打着“自由、公平”的旗号,时不时地给发展中国家扣上“汇率操纵”的帽子,也以此胁迫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市场。
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以2%—3%速度增长的发达国家怎样消化中国以近22%的速度增长的出口?换言之,“亚洲模式”在中国还能维持多久?中国继续执行弱势货币战略的成本将越来越大,收益则越来越小。事实上,当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转向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的强势货币战略同样也是一种理性。
对内金融改革对外金融开放——中国金融改革的基本内容和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对外意味着与美元等现有强势货币之间的一场“战争”;对内则意味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改革通常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改革也可能会带来调整成本。正因为如此,改革路线图和各项改革之间的次序就有可能成为改革成败之关键。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有可能带来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需放弃资本市场的开放,放弃转向强势货币战略!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前提下,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或次序)是:先“内”后“外”,先“走出去”,后“放进来”。
实体经济的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具备一定的实体经济实力,中国金融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流、无本之末。实体经济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现实要求和逻辑起点。在完成了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迈进,在剩余劳动力消化完成以后,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实体经济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金融领域要推行强势货币战略,二者相辅相成。纵观当今国际上的强势货币,其背后无不有着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只有实体经济筋骨强健,才能迎接货币战争的挑战。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技术引进型向自主研发和创新型的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使中国经济在新的阶段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为推行强势货币战略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货币政策独立
人民币国际化要先“内”后“外”,先“走出去”,后“放进来”。突围需要冲破六道关口,必先闯过的第一道关口——货币政策独立。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隶属于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的中国整体宏观调控体系。这种并不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必然意味着的其最终目标的双重性: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本身是矛盾的。中国的货币政策正是在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目标体系中艰难地游走平衡,这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具有“高增长和高通胀并行”之特征。必须对高位运行的通货膨胀说“不”,中国要将货币政策从整体宏观调控体系中独立出来。不仅货币政策目标应转向只盯住通货膨胀,同时也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以独立的地位。
利率市场化
实际利率为负,缺乏足够的优质理财产品,普通居民的投资需求难以满足,造成了房地产泡沫铺天盖地。1996 年6 月1 日,中国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十多年过去了,在利益集团面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尽管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从次序上说,中国金融改革应该在资本市场开放前首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解决为“负”不仁。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自然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人民银行可以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引导和盯住市场利率,以实现对内宏观调控,对外应对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和流出。
金融深化
货币政策独立将使得中国的通胀率长期内与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解决实际利率为
负,促进银行间通过竞争,建立起有效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政府应减少对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不断促进金融深化,释放已经存在的大量优质理财产品和丰富的投资渠道等潜力,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尤其要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防止因缺乏投资渠道而造成的居民财富的大量外流。
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境外发行——从出口商品转向出口货币
构建分离式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并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提供人民币计价债券,这将是资本市场管制条件下,推动人民币资产性需求的有力举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仅依赖人民币的交易性需求,而更应注重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资产性需求。中国不仅可以在香港,也可以在伦敦、纽约等地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同时,人民币计价债券完全可以用美元等国际货币购买。使人民币计价债券真正实现走向国际市场,正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开放
从历史和经验上看,由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已经发生了多次。在1980—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世界一共发生了24次金融危机,其中有13 次在危机发生前的5年内,危机发生国完成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特别是大规模资本进入和较大的短期外债存量是危机爆发的前兆。泰国正是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路径下,外国资金的大量流入开启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资本账户开放有所谓事实开放和名义开放,就美国而言,尽管其名义开放程度很高,但事实开放程度则不高。为了推行人民币强势货币战略, 有必要推动资本市场的名义开放,并对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环节实施事实上的保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协调;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协调。
结 语
“金砖”崛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前景与展望
中国从经济实力(如gdp 水平等)超过美国极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人均gdp 水平、科技水平、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等会超过美国。当人民币不能实现三分天下时,中国是否还有后手来打破当前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
把同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金砖五国”联合起来,建立一种双重货币体系——金砖货币体系。金砖国家再无须积累他国货币,只需积累金砖。新的金砖货币体制既能兼顾主权货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调控本国经济,又能在对外货币战略上聚五国之力,联合抗衡美元、欧元等超级货币。而当金砖货币体系扩容到一定程度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由此而确立。在现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下,有人民币“突围”的同时,何不尝试为金砖体系的构建做一些“准备”呢?
龚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美国新学院(New School)大学, 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和清华大学。作者长年从事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为国内宏观经济领域的知名学者。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及被SSCI和SCI等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并著有中文著作一部和英文著作两部:《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的视角》(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The Forces of Economic Growth》(2005年,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和《Stochastic Dynamic Macroeconomics》(2006年,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金融工程概论-第二版 本书特色 《金融工程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金融学核心课程教材金融工程概论-第二版 目录 **编 ...
伪满洲国的金融 本书特色1944年2月伪满洲兴农金库开始发行**回兴农储蓄债券,为横式,有奖型。正面图案四框由花纹、龙身纹、高粱并饰以“兴农金库”四字,上面的标...
该书在美国一出版即受到众人瞩目,行销世界各地,成为各国商务类图书的畅销书。作者以轻松的笔调,通过简洁而有趣的方式总结了22
本书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中一本重要的、广为流传的教科书。它由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
企业财务管理漫画读本 本书特色 保罗·波恩斯保罗·波恩斯是DESINGFORLEARNING的董事,英国CRANFIELD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讲授企业家MBA课程...
查尔斯·麦基,19世纪苏格兰知名学者。其主要著作有《伦敦史》《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等。其中,《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一书被...
资本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这不是神话,也不是奇迹,这是资本的力量。看世界资本风云突变,观金融大鳄翻云覆雨,真实记录资本运作模式,解读资本帝国建造历程。资本那些事儿...
《疯狂的投资》美国商人赛勒斯·菲尔德以及他的团队决定用已经形成的技术接通跨越大西洋的桥梁,连接旧世界和新世界。数十年的努
这是一本讲述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书。今天,社会化媒体营销和移动互联网的势头已经是锐不可当的了,而这两者正正是最需要创意才能跟
广告策划人培训与管理 本书特色 国内**本系统介绍家庭服务员培训和管理知识的专业教程,自2001年出版以来,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多次重印,现应广大读者强烈要求推出...
9本护照无论是从事广告创意、策划、文案、客户服务工作的广告人,还是苦苦寻觅合适广告公司的企业决策者或营销管理者,都能从本书
纵观《实战广告案例(第三辑)·品牌》中的90多个案例,不难发现它们的最大特色:一是整合传播理论的中国本土化运用,二是利用有限
《抢占移动端:抓住新用户注意力的4个关键》是一本被硅谷科技公司疯传的营销圣经。为什么谷歌创始人如此重视移动端优先战略?星巴
本书呈现给读者70个引领绿色生态理念发展最前沿的国际品牌,例如Kuyichi时装、“小行动,大改变”组织(WEAREWHATWEDO)、“红杉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组织内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包括基础理论、开发对象与方法技术三个部分。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精彩摘录知识,尤其是那些高等知识,总是会趋向于被专业化任何组织都要有能拍板的负责人在知识工作者的定义中也提到,他们比组织
[内容简介] 一堂最有效的零售店经营课+一套最赚钱的零售法则,全面揭开日本零售业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优衣库独占鳌头?为什么
柳传志内部讲话.关键时.柳传志说了什么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柳传志的经历和他曾经的讲话,还原了联想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时间点,并展现了柳传志在该时刻扮演的角色及所...
《逻辑思维,只要五步》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教读者迅速成为有逻辑思维的人,短时间内让你解决问题、效率翻倍!工作中,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人:有的人还没有了解情况就马...
穷业务富业务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以叙述的内格,轻松向读者讲述富业务是如何取得出色的销售业绩的。其中既有*直接的经验,也有*实用的招数,既有*简的提示,也有*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