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变迁事件解读

新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变迁事件解读

作者:陈雨露(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3

评分:8.9

ISBN:978730017028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第1章 “连裆裤”
1.1 “连裆裤”释义
1.2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与银行关系的沿革
1.3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财政银行“连裆裤”关系的沿革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银行关系的沿革
1.5 处理好财政银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第2章 税收专管
2.1 名词释义
2.2 历史背景
2.3 体制变迁
2.4 理论解释
2.5 经济影响
第3章 预算外资金
3.1 引言
3.2 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变迁
3.3 预算外资金的历史评价
3.4 预算外资金的理论发现
3.5 总结
第4章 一女二嫁
4.1 “一女二嫁”释义
4.2 “一女二嫁”产生的背景
4.3 “一女二嫁”问题的影响及其理论总结
4.4 综合平衡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5章 综合平衡
5.1 综合平衡范畴的提出
5.2 综合平衡提出的经济背景
5.3 综合平衡的基本内容
5.4 计划经济时期综合平衡实现的制度基础
5.5 综合平衡思想的理论意义
第6章 信贷指标
6.1 信贷指标是什么?
6.2 信贷指标在中国:历史视角
6.3 信贷指标可能产生的问题?
6.4 信贷指标在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要?
6.5 结论和展望
第7章 “八字方针”
7.1 引言
7.2 事件描述
7.3 两次“八字方针”的制度内涵
7.4 理论发现与深远影响
7.5 结语
第8章 “大财政、小银行”
8.1 “大财政小银行”形成的历史背景
8.2 制度演变
8.3 总结
第9章 拨改贷
9.1 释义
9.2 “拨改贷”产生的背景
9.3 “拨改贷”的实施
9.4 “拨改贷”的意义
9.5 “拨改贷”的评价
第10章 信贷差额包干
0.1 何谓信贷差额包干
10.2 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系演变的历史脉络
10.3 信贷差额包干产生的背景
10.4 有关信贷差额包干的讨论
10.5 结论
第11章 全额信贷
11.1 全额信贷的历史背景
11.2 全额信贷的实施过程
11.3 实施全额信贷利弊的争议
11.4 实施全额信贷的历史含义与启示
11.5 总结
第12章 分灶吃饭
12.1 释义
12.2 事件描述
12.3 理论解释
12.4 经济影响
第13章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13.1 分析工具
13.2 制度演变
13.3 总结
第14章 “利改税”
14.1 释义
14.2 事件描述
14.3 事件解读
第15章 倒逼机制
15.1 倒逼机制发挥作用的历史背景
15.2 倒逼机制的作用机理
15.3 倒逼机制所体现的制度含义
15.4 倒逼机制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第16章 三角债:1989-1993
16.1 “三角债”概述
16.2 “三角债”的成因
16.3 “三角债”的治理
16.4 “三角债”的理论分析:信贷扩展与结构性经济周期;内生信用机制利弊
第17章 “笼中虎”
17.1 引言
17.2 “笼中虎”的形成与出笼
17.3 “笼中虎”的蜕变
17.4 “笼中虎”的制度困局
17.5 总结
第18章 点贷
18.1 “点贷”释义
18.2 点贷的出台及其变体
18.3 点贷的真相
18.4 “点贷”的功效及命运
18.5 总结
第19章 税费改革
19.1 内涵释义
19.2 改革背景
19.3 改革进程
19.4 总体评价
第20章 “软着陆”
20.1 释义
20.2 事件描述
20.3 事件解读
20.4 “软着陆”的理论含义
20.5 “软着陆”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
20.6 总结
第21章 汇率并轨
21.1 引言
21.2 背景和影响分析
21.3 相关理论与政策探讨
21.4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后续改革的简要评析
21.5 总结
第22章 分税制改革
22.1 内涵释义
22.2 改革背景
22.3 利益博弈中的体制创新
22.4 总体评价
第23章 “两个确保”
23.1 引言
23.2 “两个确保”提出的历史背景
23.3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23.4 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3.5 “两个确保”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24章 积极财政政策
24.1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24.2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
24.3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24.4 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
第25章 三项制度改革
25.1 释义
25.2 事件描述
25.3 事件解读
第26章 “债转股”
26.1 债转股的历史背景
26.2 债转股的具体实施与国际比较
26.3 债转股政策实施后的讨论与评价
第27章 股权分置改革
27.1 释义
27.2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成因与危害
27.3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
27.4 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内涵和启示
第28章 “两法合并”
28.1 引言
28.2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发展的简要回顾
28.3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差异
28.4 “两法合并”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深远意义
· · · · · ·

精彩摘录

借助证券市场发展的分流储蓄行动何以最终无功而返?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刻意塑造国家担保型银行体系的意图一样,决策层当初介入证券市场的主要动因也是为了给陷入财政困局的国有部门筹资。从理论上讲,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家庭金融结构中的银行存单与股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国家需要掌握银行信贷与股票筹资之间的金融平衡,以便使金融支持之和达到最大化。问题是,中国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深陷各方利益博弈的“漩涡”而极具不稳定性,由此决定国家无法赋予其更大的金融支持“权重”。无论如何,决策层绝对不会允许出现这种的制度变迁结果,即以削弱既有被证明是相当稳定而有效的银行体系的金融支持能力为代价,来换取一种“前途未卜”从而难堪大任的资本市场安排。毫无疑问,仅由此角度看,以股票分流存单,这本身便是一道无解的金融改革方程。既然银行体系在既然他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具有如此显著的比较优势,那么,决策层对于发展证券市场等金融制度创新十分敏感并谨小慎微便在意料之中。从理论上看,金融制度创新无疑会有利于建立长期有效的金融发展体系,但是,在短期则“可能要走银行体系的资金”,因此,“决策层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管制,并努力保证大量的储蓄流入银行体系”。

——引自第294页


与税收专管制度向税收管理员制度转变的进程相符合,1994年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税收能够多年保持超GDP增长:第一,税收增长与GDP增长比较,税收弹性高。1986-1992年税收弹性(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仅为0.43,而1995-2009年达到1.39;第二,税收弹性自身比较,分税制改革后税收增长率后税收增长率远高于分税制改革前。1986-1992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7.2%,而1995-2999年达到17.8%。许多研究者指出,这是与税务部门加强税务管理有关的。税务部门加强税务管理的机制有多种,如税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税收从业者规模的扩大、国地税机构的分设等。其中不能否认的是,税收专管制度向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改变,无疑使得税源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程度提高,由此促使了税收高速增长。

——引自第4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