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

论自由

作者:[印]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3-5-1

评分:8.7

ISBN:978750863847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东西文化合流运动”)紧密相关的思想大师,在东西方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他的五十余本著作,全是由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种文字。

纪伯伦、萧伯纳、亨利?米勒、披头士乐队、卓别林、量子物理学家波恩等等20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都曾坦言从克氏的话语中找到灵感的源泉。

作品目录

1、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孟买 1948年3月7日
2、人生目标的含义
班加罗尔 1948年7月18日
3、不安全感与自由
浦那 1953年1月31日
4、对社会尽义务,还能自由吗?
孟买 1953年3月8日
5、关于自由的教育
瓦拉纳西 1954年1月20日
6、自由是一种心性
浦那 1958年9月21日
7、让认知超越词语本身的含义
孟买 1958年12月3日
8、看透思维的本质 1、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孟买 1948年3月7日
2、人生目标的含义
班加罗尔 1948年7月18日
3、不安全感与自由
浦那 1953年1月31日
4、对社会尽义务,还能自由吗?
孟买 1953年3月8日
5、关于自由的教育
瓦拉纳西 1954年1月20日
6、自由是一种心性
浦那 1958年9月21日
7、让认知超越词语本身的含义
孟买 1958年12月3日
8、看透思维的本质
孟买 1958年12月14日
9、归属感的假象
马德拉斯 1959年11月22日
10、心灵的反叛
孟买 1959年12月23日
11、真正的美德是无法刻意培养的
瓦拉纳西 1960年1月24日
12、如何解放心灵
奥哈伊 1960年5月21日
13、心灵自由与群体压力
瓦拉纳西 1962年1月1日
14、我们必须有自由
新德里 1962年2月14日
15、摆脱习惯,获得自由
萨嫩 1962年7月31日
16、自由与反叛不同
萨嫩 1963年7月11日
17、社会越进步,就越没有自由
马德拉斯 1964年1月15日
18、生在社会中,却不属于这个社会
孟买 1964年2月16日
19、获得自由只能靠自己,而无法依赖别人的帮助
孟买 1964年3月1日
20、一颗能够清楚看问题的心
萨嫩 1964年7月14日
21、创造心灵空间
瓦拉纳西 1964年11月26日
22、探索的动力
马德拉斯 1964年12月16日
23、空间、自由与秩序
萨嫩 1965年7月18日
24、放下自我,才知何为爱
萨嫩 1965年7月27日
25、真正的独处,意味着自由
罗马 1966年4月10日
26、世上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
新德里 1967年11月19日
27、不加评判地观察
新德里 1967年11月23日
28、论自由与秩序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论教育?第4章》
29、自由与领域
——选自《传统与革命?对话十九》
马德拉斯 1971年1月16日
30、摆脱思考,获得领悟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2年9月9日
31、自由意味着孤独吗?
萨嫩 1976年8月1日
32、一旦认同,便失去了自由
萨嫩 1978年7月13日
33、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奴隶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8年9月12日
34、智力、计算机和机械式思维
——选自《智力之道》
瑞希山谷学校 1980年12月4日
35、人类未来
——选自《智力之道?第3章》
新德里 1981年11月5日
36、当你野心勃勃时,便失去了自由
萨嫩 1984年7月10日
37、自由与个体利益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85年8月31日

1、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孟买 1948年3月7日

2、人生目标的含义

班加罗尔 1948年7月18日

3、不安全感与自由

浦那 1953年1月31日

4、对社会尽义务,还能自由吗?

孟买 1953年3月8日

5、关于自由的教育

瓦拉纳西 1954年1月20日

6、自由是一种心性

浦那 1958年9月21日

7、让认知超越词语本身的含义

孟买 1958年12月3日

8、看透思维的本质

孟买 1958年12月14日

9、归属感的假象

马德拉斯 1959年11月22日

10、心灵的反叛

孟买 1959年12月23日

11、真正的美德是无法刻意培养的

瓦拉纳西 1960年1月24日

12、如何解放心灵

奥哈伊 1960年5月21日

13、心灵自由与群体压力

瓦拉纳西 1962年1月1日

14、我们必须有自由

新德里 1962年2月14日

15、摆脱习惯,获得自由

萨嫩 1962年7月31日

16、自由与反叛不同

萨嫩 1963年7月11日

17、社会越进步,就越没有自由

马德拉斯 1964年1月15日

18、生在社会中,却不属于这个社会

孟买 1964年2月16日

19、获得自由只能靠自己,而无法依赖别人的帮助

孟买 1964年3月1日

20、一颗能够清楚看问题的心

萨嫩 1964年7月14日

21、创造心灵空间

瓦拉纳西 1964年11月26日

22、探索的动力

马德拉斯 1964年12月16日

23、空间、自由与秩序

萨嫩 1965年7月18日

24、放下自我,才知何为爱

萨嫩 1965年7月27日

25、真正的独处,意味着自由

罗马 1966年4月10日

26、世上只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

新德里 1967年11月19日

27、不加评判地观察

新德里 1967年11月23日

28、论自由与秩序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论教育?第4章》

29、自由与领域

——选自《传统与革命?对话十九》

马德拉斯 1971年1月16日

30、摆脱思考,获得领悟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2年9月9日

31、自由意味着孤独吗?

萨嫩 1976年8月1日

32、一旦认同,便失去了自由

萨嫩 1978年7月13日

33、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奴隶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8年9月12日

34、智力、计算机和机械式思维

——选自《智力之道》

瑞希山谷学校 1980年12月4日

35、人类未来

——选自《智力之道?第3章》

新德里 1981年11月5日

36、当你野心勃勃时,便失去了自由

萨嫩 1984年7月10日

37、自由与个体利益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85年8月31日


· · · · · ·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又称“东西文化合流运动”)紧密相关的思想大师,在东西方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他的五十余本著作,全是由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种文字。

纪伯伦、萧伯纳、亨利?米勒、披头士乐队、卓别林、量子物理学家波恩等等20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都曾坦言从克氏的话语中找到灵感的源泉。

精彩摘录

我们必须孤独,却不是像出家人那样离群索居。真正的独处意味着自由,真正的孤独不是自我欣赏、孤家寡人,那真是一种奇妙的事情。当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呼喊民族主义的口号、挥舞着旗帜,你却觉得他们是在胡闹时,你就是孤独的。

——引自第147页


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接受也不要否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别人交流。你必须用同样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就像从镜中看自己一样。你要看的是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子、你想象中自己的样子。

——引自第15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