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作者:[奥地利]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年:2013年1月

ISBN:9787208111127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内容简介

作为其思想集大成的晚年扛鼎之作的本书,米塞斯先是假定有一个“先验的”人类行动的“公理”,在这个公理基础上,他一步步地推导出了他眼中的人类社会经济运作的种种安排和运行原理,最后构建出了他的“人类行动学”的逻辑大厦。
人的行动学(Praxeology,或译人的行为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动的学科。意指人对于环境及他人有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一词最先在1890年被A埃斯比纳斯(Alfred Espinas)提出,但真正为人所知的则是奥地利经济学派学者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稍后所提出的理论。
米塞斯试着探索经济学的根基。如同其他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学家和古典经济学学者一样,米塞斯反对使用观察的方式研究人类行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太过复杂,不可能将其以解构的方式进行研究,而且人类的害羞本性使得他们的行为总是无法被正确的观察。也因此,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观察人的行动或者试图以历史资料解释人类的社会科学研究,都难以避免的会受到其他种种没有注意到的研究变因所影响。
在本书中,米塞斯主张自由市场机制不但可以完全取代任何政府计划的体制,更重要的,自由市场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他将复杂的市场解释为无数的意识、有意识的行动、选择和个人偏好的结果。最终决定市场现象——供求、价格、生产方式,甚至盈亏的,是个人主观价值判断所反映出的个人选择。虽然政府可以设置价格,但最后还是个体自身,通过对于资金、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和行动,真正决定了价格。因此,米塞斯不把经济学作为对于材料、服务和产品的研究,而是对于人的行动的研究。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经济学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代表人物,被誉为“奥地利学派的院长”,其理论影响了之后的诸多经济学家,如哈耶克、罗斯巴德等人。
译者:余晖,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铅山县。先后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助教、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基金会项目官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其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作品目录

内容推荐
作者简介
出版说明
米塞斯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代序)
为余晖译米塞斯所著《人的行动》一书所作的序言
第四版
序言
第三版
序言
绪论
第一篇
人的行动
第一章:行动人
第二章:人的行动科学的认识论问题
第三章:经济学与对理性的反叛
第四章:行动范畴的初步分析
第五章:时间
第六章:不确定性
第七章:人间世界的行动
第二篇
社会架构中的行动
第八章:人类社会
第九章:观念的作用
第十章:社会里的交换
第三篇
经济计算
第十一章:无需计算的评价
第十二章:经济计算的范围
第十三章:作为一种行动工具的货币计算
第四篇
市场社会的交换学或经济学
第十四章:交换学的范围与方法
 第十五章:市场
第十六章:价格
第十七章:间接交换
第十八章:时间推移中的行动
第十九章:利息
第二十章:利息、信用扩张及商业周期
第二十一章:工作与工资
第二十二章:非人的原始生产要素
第二十三章:市场的基据
第二十四章:利益的和谐和冲突
第五篇
非市场的社会合作
第二十五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假构
第二十六章: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不可能性
第六篇
受羁束的市场经济
第二十七章:政府与市场
第二十八章:通过征税的干预
第二十九章:对生产的限制
第三十章:对价格结构的干预
第三十一章:通货与信用的操纵
第三十二章:没收与再分配
第三十三章:工团主义与社团主义
第三十四章:战争经济学
第三十五章:福利原则与市场原则
第三十六章:干预主义的危机
第七篇
经济学的社会地位
第三十七章:难以形容的经济学的特征
第三十八章:经济学在知识界的地位
第三十九章:经济学与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
译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