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作者:马炳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3-01-01

评分:9.2

ISBN:978703011487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马炳坚,1947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中国古建筑施工、设计、研究、教学、办刊三十年,业绩显赫,著述颇丰。1983年与同仁共同发起创办《古建国林技术》杂志,并在其中担任重要工作,为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设计的古建园林工程遍布国内外,深爱各界人士的好评。其代表著作《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被海内外学者誉为“近代对中国古建筑最有分量的书”,并多次获奖。现为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主任,并兼任《古建国林技术》杂志编委会委员、常务副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作品目录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明、清古建筑的形式、种类、通则及权衡
第一节 明、清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第二节 清代建筑的通则
第三节 清代建筑的权衡
第二章 常见古建筑的构造方式及构造技术
第一节 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二节 悬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三节 庑殿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四节 歇山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五节 各种攒尖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六节 其他杂式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三章 清式木构建筑的榫卯结合技术
第一节 木构榫卯的种类及其构造
第二节 各种榫卯的受力分析及质量要求
第四章 大木制作与安装技术
第一节 木构建筑的特点和大木制作
第二节 备料、验料及材料的初步加工
第三节 丈杆的作用与制备
第四节 大木画线符号和大木位置号的标写
第五节 大木制作的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制备
第六节 柱类构件的制作
第七节 梁类构件的制作
第八节 枋类构件的制作
第九节 桁檩类构件的制作
第十节 椽、飞、连檐、瓦口、板类及其他杂项构件的制作
第十一节 大木安装
第五章 翼角的构造、制作与安装
第一节 角梁的平面位置与立面形态
第二节 外转角角梁的种类、构造和放样制作技术
第三节 角梁的构造、放样和制作技术
第四节 角梁的制作、安装程序及技术要点
第五节 翼角椽的构造与制作安装技术
第六节 翘飞椽的构造与制作安装技术
第六章 清式斗拱的构造及制作安装技术
第一节 斗拱在古建筑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演变
第二节 清式斗拱的种类及用途
第三节 洁式斗拱的模数制度和基本构件的权衡尺寸
第四节 清代斗拱的基本构造和构件组合规律--平身科斗拱及其构造
第五节 柱头科斗拱及其构造
第六节 角科斗拱及其构造
第七节 溜金斗拱的基本构造
第八节 牌楼斗拱的特殊构造
第九节 斗拱在木构架其他部位的应用及构造的变通处理
第十节 斗拱的制作与安装
第七章 古建筑木装修
第一节 古建筑木装修概述
第二节 槛框、榻板
第三节 板门
第四节 隔扇、槛窗
第五节 支摘窗、风门
第六节 牖窗、什锦窗
第七节 栏杆、楣子
第八节 花罩、碧纱厨
第九节 板壁、博古架、太师壁
第十节 天花、藻井
第十一节 古建筑术雕刻
第八章 明清木构建筑的主要区别
第一节 从古建筑发展的继承性和变异性看明代建筑时代特点的形成
第二节 整体造型方面的特点
第三节 柱、粱、枋等大木构件及榫卯的构造特点
第四节 椽、望、翼角的构造及特点
第五节 斗拱的特点和区别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第十章 古建筑木作修缮
第一节 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的意义及所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木构架的修缮
第四节 斗拱、装修修缮
附录: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
第二版后记
第一版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马炳坚,1947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中国古建筑施工、设计、研究、教学、办刊三十年,业绩显赫,著述颇丰。1983年与同仁共同发起创办《古建国林技术》杂志,并在其中担任重要工作,为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设计的古建园林工程遍布国内外,深爱各界人士的好评。其代表著作《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被海内外学者誉为“近代对中国古建筑最有分量的书”,并多次获奖。现为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主任,并兼任《古建国林技术》杂志编委会委员、常务副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精彩摘录

⋯⋯上述柱頭一端檢驗尺寸的工作完成後,要進行吊直撥正和支戧的工作。先撥正,從明間裡圍柱開始,用撬棍或“推磨”的方法,使柱根四面中線與柱頂石中線相對,撥完裡面的金柱,接著撥外圍的檐柱,使柱中線對準柱頂石中線,明間柱子撥正後、就可以用戧,戧分“迎門戧”和“龍門戧”兩種,用於進深方向的戧為“迎門戧”,用於面寬方向的戧為“龍門戧”。支戧和吊直是同時進行的。先將戧杆(一般用杉槁)上端與柱頭綁牢,然後開始吊線。如果要支迎門戧,則應吊柱子側面的中線。吊線須由二人進行,一人“打旗”,一人扶線墜看線。“打旗”人手持長杆,杆頭栓線,下垂線墜,杆頭抵在柱頭枋子之下,使白線對準柱頭上的墨線(中線),線墜垂直至距柱頂石3至5釐米處,根據柱子歪斜情況讓把握戧杆的人移動戧杆或進或退,使柱子中線與鉛垂線完全平行,柱子完全垂直於水平面為止。如果是帶有側腳的檐柱,則要吊升線,線桿的上端要對準升線,使升線垂直與水平面。柱子吊直後,將戧杆下腳穩住。可以通過打撞板、倚石塊、糊泥等方式,以保證下腳不移動為原則。傳統方法使打撞板糊泥巴。這樣如果戧杆被碰撞移動,很容易發現,可及時處理。支龍門戧的方法也同樣。沿面闊方向使戧,先將戧杆上端與柱頭綁牢固,然後,吊柱子外面(或裡面)的中線,使中線與水平面垂直,然後穩定戧杆下腳,方法同迎門戧,還可以將戧杆下腳固定後再與相鄰柱子下腳綁牢,這樣更增其穩定性。戧杆須雙向使用,十字交叉。支撐外圈柱子的外圍迎門戧又叫野戧。吊直撥正和使戧的工作由明間開始,依次進行,待各間都撥正吊直,且迎門戧、龍門戧、野戧都支好以後,才可以進行上架構件的安裝。

——引自第18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