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中文版)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中文版)

作者:[英] 罗伯特·J.C.扬

出版社:译林

出版年:2013年5月

评分:8.0

ISBN:9787544732833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中文版)》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是从世界局势、个人经历和史实评述入手来审视非殖民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他将讨论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所举例子涉及土著人、无地农民、阿尔及利亚的籁乐、后殖民女权主义以及全球性的社会和生态运动。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由当今国际后殖民主义研究大家罗伯特•J.C.扬撰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审视非殖民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
罗伯特•J.C.扬 纽约大学朱利叶斯·西尔弗英文和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殖民的欲望:文化、理论和种族的混杂》(1995)、《后殖民主义:历史的导引》(2001)等。

作品目录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
序言
导言
蒙太奇式的简述
第一章:属下阶层的知识
第二章:来自下层与上层的历史与权力
第三章:空间与土地
第四章:混杂
第五章:后殖民女权主义
第六章: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全球化
第七章:翻译与转化

热门书摘

后殖民主义主张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同样享有良好的物质和文化权利。

西方赢得世界并非靠观念、价值观或宗教的优越性,而是靠有组织的暴力。西方人常常忘却这一事实,而非西方人却从来都不会忘记。

洗脑指的是使人用别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样一来,人就会疏远自己的文化﹑语言和土地。

种族清除不仅包括人的毁灭,也包括知识的毁灭和历史的毁灭。

当西方人观察非西方世界时,他们所观测到的与其说是那里的现实情况或非西方民族的真实感受或真实看法,倒不如说是他们自身的镜像,是他们自己的假设。

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已经被斗争所改变的世界和一个实践者想要进一步改变的世界。

很多人不喜欢“后殖民”这个词,现在你可能开始意识到了这是为什么。它扰乱了世界的秩序。它使特权和权势受到了威胁。它拒绝承认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它那激进的日程表在为全球的人们呼唤着平等和幸福。

人变成了客体,被人指点、被人取笑,而这还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情况。同时存在的情况是,处于这种情况当中的人内化了这一观点,将他们自己视为与众不同的低人一等的“他者”。

现代政权的功能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对边界实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又宽容甚至暗地里鼓励劳工非法移民——这些劳工是没有权利可言的。

后殖民主义不仅断言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应该享有资源和物质福祉,而且断言它们的文化——正在介入和改变西方社会的文化有巨大的活力。

殖民主义者通常讲,是他们把我们带进了历史。今天我们要表明的是事情并非如此,是他们使我们离开了历史,我们的历史,让我们跟着他们,在他们的后面,走向他们的历史的前进方向。阿米尔卡·卡布拉尔,《回到源头》(1973)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各国政府就把这种永远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群视为严重的威胁,认为需要对其严加干涉,使其稳定下来,才能对其加以控制。

一些西方后现代主义者曾试图把流浪和移民描述为文化身份最具生产价值的形式,与认为身份源自身体对家庭和土地的附属的观点相反,它强调了身份的创造性作用。

民族主义具有两面性:独立前是好的,独立后则变坏了。

后殖民理论思潮和后殖民地文化

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的再度兴起与全球化/本土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流散写作/批评等问题的讨论密切相关

莫迪森不允许我们错误地认为在特权阶层和可怜的穷人之间存在的差别仅仅涉及受难与剥削的问题。还有其他种类的财富和损失。还有思考世界的其他方式。人性的,而非物质性的方式。

在很多方面,万隆会议标志着后殖民主义首次成为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政治哲学体系。

我抱着试图在事物中找到意义的信念,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精神世界充满着找到世界本原的愿望,后来我发现我只是他类客体中的一个客体。

这些就是后殖民斗争,通常都涉及土地占用的后果。土地占用问题是殖民强国最平常但却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游牧者在土地上游牧,与土地关联紧密,但从不把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变成财产或占有关系。这是一种相当神圣的祖传的关系。

反殖民斗争反对的是殖民统治,其政治目标是要争得国家主权;而后殖民斗争反对的是后殖民政权,反对的是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西方国家的利益

后殖民主义认为最有成效的思维方式是那些在消除权力等级的建设性对话中,跨越学科和文化,自由地相互影响的思维方式。

它的主要理论基石是福柯和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的解构和“非中心化”思维模式

人类学理论不断地把殖民地的民族描绘成低等的、幼稚的和软弱的民族,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尽管数千年以来他们在此方面已经做得很好),需要西方父亲般的为维护其利益对其加以管理(现在认为他们需要的是“发展”)。

圈地运动

后殖民女权主义从来没有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单独实体而行事,而是直接引起了后殖民政治活动形式和力量的变化

后殖民女权主义突出强调的是,女性仍在努力同殖民残余作斗争,而殖民残余本身在制度、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就带有强烈的父权制色彩。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