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德)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4-01-01

评分:4.8分

ISBN:9787539272566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内容简介

布洛赫说,人之为人就在于沉睡于内心深处的乌托邦的精神。正是试图超越现实社会的乌托邦思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本书可看做曼海姆对马克思及一切社会思潮的回应,人类思想史上各种纠结不清的问题与答案,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都被串成了一条主线。 曼海姆吸取了黑格尔、齐美尔、维柯、马克思、舍勒、卢卡奇等人对知识及知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对历史上各种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类型进行了梳理,其理论价值至今仍不过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急剧变化再次证明了本书的正确性。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本书特色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现行秩序,“乌托邦”则在于反对这种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振荡,在乌托邦取代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成为了意识形态,并创造自己的对立面。造成这种辩证互动的原因在于“外部客体的世界与心理体验的世界处于持续流动之中”。本书系统化地研究了这一主题,替我们说出了自己知道却无法表达的真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目录

**章 问题的初步探讨
**节 思想的社会学概念
第二节 思想的当代困境
第三节 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的根源
第四节 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问题的对集体无意识的控制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节 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历史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特定概念到总体概念
第四节 客观性和偏见
第五节 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的转变
第六节 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七节 从非评价性到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的过渡
第八节 非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中暗含的本体论判断
第九节 虚假意识问题
第十节 通过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分析探寻现实
第三章 科学政治学的前景:社会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
**节 为什么不存在政治科学
第二节 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节 各种视角综合成的一个政治社会学问题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
第五节 政治知识的本质
第六节 政治知识的可交流性
第七节 三种知识社会学
第四章 乌托邦思想
**节 乌托邦、意识形态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愿望的满足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节 乌托邦思想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各阶段
第四节 当代形势下的乌托邦
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
**节 知识社会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对传统认识论片面性的证明
第四节 知识社会学的积极作用
第五节 知识社会学领域中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技术问题
第六节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概括
译者后记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简介

卡尔 曼海姆(1893—1947),匈牙利裔德籍社会学家,经典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知识社会学问题》、《保守主义思想》、《竞争在精神领域之中的意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