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食物透视人情冷暖,用食物唤醒往昔的回忆,用食物见证家族的历史,用食物记取时代变迁……这本“小人书”,记录了我们吃过的好味道,以及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那些被舌尖浸染过的滚滚红尘,终将变成留在碗底的一汪汤汁,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也终将化成萦绕心头的一种味道。
38种寻常又不简单的美食,带我们回到旧时光。
著名专栏作家荆方*温暖的手绘本散文,用美食记录岁月流转、世故人情,每个故事都搭配了作者亲手绘制的插画。
对书中的各地美食,作者都详细地描述了制作的方法、风味特色。对“食物”的热爱,让作者从“食物”中获得了独到的感悟,食物不止陪伴着我们的人生,也启迪着我们的成长。
从开封到海南,从北京到深圳,作者一路闯荡漂泊,幸有美食不离左右,分享人生秘密、青春岁月、点滴心情。
序 舌染红尘
炒凉粉
炒凉粉的原料极其廉价,然而,但凡成为经典,都自有难以替代的精彩。
羊双肠
对待羊双肠的这种心理,让我想到对待另外一些事物的态度,比如一夜情。
灌汤小笼包
一个巴掌心儿大小的包子上聚集着十几个纤细的小褶,好像款款盛开的菊花。
胡辣汤
没有主食辅佐的胡辣汤,就像烈火般的激情,会把情感的绿荫烧成荒原。
烧饼
这两种烧饼的吃法意味着两种爱情观,一种在变迁中珍惜永恒,一种不断给乏味的日子添新鲜作料。
玫瑰切糕
玫瑰切糕,就是用它甜俗的味道,把小女人的平淡人生,装点得矜贵无比。
浆面条
婚姻就像浆面条,经过时间熔炉的漫长熬炼,留下长相厮守的汤底。
西瓜酱
开封人把西瓜酱称为”豆豉儿”。而”豆豉儿”就像一个和你共患难的亲人。
红薯饼
天寒地冻的时节,在堂屋围着火炉烙红薯饼,那快活真是赛过神仙。
豆腐脑
七十年代的开封,小吃基本绝迹,而有强大民众基础的豆腐脑,依然顽强地存留在城市的犄角旮旯。
冰糖煮梨
他和李晶晶的这段逸事,也像那碗被消化了的煮糖梨,不多久就被大家忘怀。
炒八宝饭
我带着迷惑吃了一次八宝饭,又一次为人类在味蕾上花的心思而深深折服。
菠萝蜜
在摇曳的烛光里,我们完成了从梦幻到现实的软着陆,可惜是脸先着地。
狗肉
保持慈悲心,善待他人,善待万物,比拘泥于吃或者不吃狗肉,要重要得多。
海南咖啡
我们就像不知死活的菜粉蝶,飞舞在一片大张嘴巴等待食物的青蛙丛林里。
牛肉饭
我们的牛肉饭豪华得离谱。但倩倩走后,我再没做过,少了一个人,少了很多滋味。
椰子汁
清甜香浓的椰子汁,带着冰冻后的清凉滑进喉咙,在嘴里留下淡淡的椰香味。
鱼翅
“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寻常美味为了陪衬这鱼翅而隐姓埋名,将一身精华湮没在那一汪浅浅的汤底里,连尸骨都没能留下。
芒果
我带着北方小城那颗闭塞的心,为胡处长的偷窥和没能抵挡芒果炮弹的诱惑耿耿于怀。
二锅头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你争我夺的球赛的话,那酒就是专属于你的啦啦队。
红菜汤
就是靠着对红菜汤的想像,母亲和她挨过了一个又一个饥饿时刻。
韭菜馅饺子
饺子的鲜香顿时弥漫这座异国他乡的小楼。一个小伙子吃后,突然趴在桌上嚎啕大哭。
麦当劳
他早看出我的窘境,但没有戳穿,只是默默地把心疼藏进麦当劳的巨无霸里。
鱼香肉丝
寒冷的夜风将热气吹到我的脸上,此时此刻,我竟然如此留恋这家饭馆的鱼香肉丝。
餐后水果
我一字一顿地对她说:”这香蕉给你吃吧!”她被噎住,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风云变幻。
方便面
方便面对我来说,基本就是失败的代名词。
银耳羹
我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银耳羹女孩子都爱吃”,大脑顿时一片乱码。
哈根达斯
冰激凌火锅的对面,是深情款款的男猪脚,我有点眩晕,仿佛置身爱情电影。
寿司和鱼生
女人就像寿司,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站在寿司台上,等着有缘的,把自己领走。
丸子汤
冷却了的鸡汤和丸子,在路灯下泛着点点白光。那一刻,我感到深深的无助。
往食不要再提
每一种被遗弃的食物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幽暗的往事,承载着生命*沉重的内涵。
豆包
我看着黑色的泥点,顿生厌恶,祈祷它们不要渗透进豆包,更不要分到我手里。
带鱼
浓油赤酱的带鱼骗过味蕾,让我们怀旧的心暂时沉浸在过去的美好里。
五香花生米
吃花生米时,爷爷会掰掉上面的小芽,即便穷困至此,也保持着对味觉的忠诚。
熟食店
*可恨的就是那些下班路过的男人们,他们用筷子在肉中间拨来拨去,香味四处飘散。
追腥逐臭
臭馔就是在钢丝上跳舞,在奇香与恶臭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位置。其实我们的人生哪一刻不是在钢丝上跳舞呢?
榴莲
她们扒开硬壳、托出粉黄肥嫩的榴莲肉,伸到你鼻子下面:”豪航嘎!”
团圆的饺子
一闻到饺子的香味,我就有一种节日的感觉,瞬间被兴奋、期待占据。这是一种条件反射。这时候的饺子意味着幸福、团圆。
荆方,1968年生于北京,成长于开封。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辞职下海,辗转于北京、海南、广东等地,做过广告、营销等跟美术不相关的多种行业。现定居广州,专职写作。2006年起为《南方都市报》撰写专栏,采用自说自画、图文并茂形式,从此开始这种图文并茂的创作形式,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深圳特区报》《家庭》等报刊杂志开设专栏,并在《读库》《读者》《南方周末》等报刊杂志多次发表图文作品。2010年出版手绘本散文小说《我是六零后》,2011年出版手绘本散文小说《青春期》,2013年出版手绘本散文《光阴拼图》。
喝一杯鸡尾酒 本书特色 百变风情的鸡尾酒让人迷醉,每种鸡尾酒似乎都有一个绮丽的故事,包含着一种曼妙的情怀。那些声名在外的鸡尾酒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呢?玛格丽特为什...
葡萄酒赏味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提供了葡萄酒品鉴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视觉、嗅觉、味觉方面,详细介绍各种葡萄酒的不同特质,传授品酒要领。书后的笔记部分有助于读者制作一...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目录 一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1 饮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2 饮食文化的发生和烹调业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3 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4 中国饮食文化...
家常养生米饭35种 内容简介 我们都知道,把饭煮得好吃是需要秘诀的。这种看似*基本的功夫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它的味道将是*原始的,没其他的作料可以用来调味。一锅...
茶之精神 本书特色 《茶之精神》有别于其他关于茶的图书,它透彻独到,触及了茶*超然的本质,探索了茶的迄今为止鲜为人知的景致。很多书提及了茶含有的治疗物质,却鲜有...
英子减肥食单 本书特色 日本料理研究专家柳泽英子系列作品之一,本书突破66万册,亚马逊网站瘦身小菜系列排行榜*,畅销的瘦身用书。既是吃货又不爱运动的我真的瘦下来...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内容简介:《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是陈春花老师写给青年学子的一本启迪性著作。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
零食当饭吃 本书特色 零食是一抹永不消褪的时尚,一个不厌不倦的话题。袁念琪编著的《零食当饭吃》记录的零食有平民的盐金枣陈皮条、话梅和桃板橄榄,有家常的爆米花、炒...
唯一正統法國糕點食譜簡單易懂的步驟圖片,深入淺出的解說內容,讓您在家也能坐享正統法國糕點藍帶頂級主廚邀您面對面共享法國美
《家常真味2》以一日三餐的居家菜为主,强调粗料细做,让居家菜轻而易举地走上一个新台阶。作者见多识广,几十款菜里除了在香港的
这是一部会让餐桌上的客人拍手称奇,食欲大开的作品。别开生面的趣事轶闻以及带有一丝邪恶之气的幽默感,令人爱不释手。在本书中
跟大师学做家常菜 本书特色 能成为一座厨艺大师和家庭主妇之间的桥梁,给更多的小厨娘、新煮妇和更多的家庭餐桌送上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家肴”。跟大师学做家常菜 内容简...
《幸福晚餐》中既有适合上班族的快手小炒和电锅菜,又有适合家庭宴请时的晚宴大菜,也有适合情侣在一起吃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晚餐菜
《Julias香草满屋》作者本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几年的时间里她从香草世界中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充分运用香草为孩子、
团购:《中国面点史》《中国菜肴史》 内容简介 《中国面点史》面点是中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面点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制作技艺精湛、风味流派众多,且与食疗、风俗...
浙江名菜 内容简介 新概念中华名菜谱。 本书是新型菜谱写作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本书从浙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对浙江名菜总体特征的量化分析这两个全新...
营养对症蔬果汁230道 内容简介 对症选果汁,喝出健康与活力分辨体质,对症食疗制作新鲜蔬果汁的秘诀——挑选、清洗、保存、分切Part 120种必需营养素对照食补...
江苏小吃 本书特色 “小吃”,是集中国饮食文化地理区位性、民族独特性、大众普及性、传统典型性、流行长久性等特点于一体的食品,因此也是*能反映民族饮食文化的内涵,...
赏茶.品茶.悦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普通的茶叶知识,从类别、选购、保存到喝茶中的诸多环节,从不同茶类的冲泡到不同茶具的使用都做了详细的讲述,*后对于时下...
青山有纪的四季和风食谱 本书特色 本书是日本人气料理家青山有纪出版的*本食谱!青山有纪之所以备受日本大众喜爱,是因为“她主要制作面向女性的饭菜&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