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计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3种,《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诗歌2种,《坟》、《热风》、《华盖集》等杂文 19种,《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文学史著作2种,另有通信集《两地书》,和《鲁迅书信》4卷、《鲁迅日记》3卷。《现代小说经典丛书:呐喊·彷徨》为其中的小说《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现代小说经典丛书之一。作为民族灵魂的鲁迅先生一生文学作品繁多,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应用文等,《现代小说经典丛书:呐喊·彷徨》收录了鲁迅先生其中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现代小说经典丛书:呐喊·彷徨》精选了鲁迅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三部现实主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是我们阅读和研究鲁迅小说的读本。
孔乙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一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一一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唯我独仙2 内容简介 玉萍甜甜一笑,道:“原来是这样。不过,你穿这件青色的长袍倒显得很英俊,比当初到我们村子时强多了。”海龙脸微微一红,回想起当初的尴尬,苦笑道...
外地人 本书特色 荆永鸣是当代文坛著名作家。他的小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小说《外地人》还入选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排行榜。本书是他的短篇小说集,他笔下的“外地人”都是...
独家披露(黑 白卷) 本书特色 海岩所著的《独家披露(黑卷、白卷)(套装共2册)》性格莽撞的发行员祝五一“劝降”了一个劫持人质的歹徒,成为报纸上的英雄。这只是一...
《地铁2034》内容简介:核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人类几近灭亡,世界化为一片废墟。楼房倾塌,森林被烧为灰烬,遍布辐射尘的地表被各种
清汤面 本书特色 《清汤面》是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集,共集结了刘庆邦的短篇小说25篇。作为小说集标题的《清汤面》是刘庆邦近年来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原载《人民日报》20...
欢愉 本书特色 1,2014年美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小说。上过《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封面,入选“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被《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十几家媒体评为“...
去年在阿鲁吧 本书特色 一部写给未来终将到来虚拟世界的生死恋歌一部感人热泪却又让人爆笑不止的终极小说虚拟王国巴比伦里*机智的痞子,爱上了一个被“删除”的记忆体,...
三国志后传 内容简介 西晋八王之乱,神州陆沉,二百七十年南北分裂局面,因此肇端;晋室南渡偏安,忠臣空自北望,新亭对泣;五族入主中原,洛阳长安浩劫,一段苦难记忆,...
藏地情人 本书特色 藏地结古镇,女记者明妙与木雅藏人桑青因一把腰刀巧合相遇。桑青用藏族人特有的方式向明妙求爱,而明妙则恨透了他的轻薄与大胆。渐渐地,明妙被这烈火...
《草婴译著全集·第十卷》内容简介:《草婴译著全集》是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毕生翻译、创作的文学作品全编,共计21卷,约70
饮流斋说瓷:外一种 本书特色《饮流斋说瓷》是在总结前人知识与个人见闻的基础上而成的一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专*。作者吴骞、许之衡运用比较科学的分类、排比方法,博览约...
春,夏,然后是冬 本书特色 2012年日本*具人文主义色彩小说 大众文学*高荣誉直木奖入围作品春天的耕耘,夏日的劳碌,严冬的凋零。我们无权拥有收获的深秋。在绝望...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先后在英国的剑桥、瑞士的日内瓦受教育,大战结束后,...
好逑传 本书特色 明教中人*的《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义侠好逑传》,全书共十八回,是出现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曾被封建时代的一些评论家誉为&ld...
永庆升平前传 本书特色 《永庆升平》分前后传,前传九十七回,后传一百回,大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永庆升平》是以清朝初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为历史背景,以...
UFO的辩护律师 本书特色 潘家铮院士是我国知名水利工程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毕生奉献水利事业,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崇山峻岭,曾参与和主持...
蒋介石与十三太保 内容简介 复兴社,是以黄埔精英军人为核心的秘密政工团体,是蒋介石维护独裁统治的御用工具。民国年间,复兴社因行动诡秘而令人闻风丧胆,其下的一批核...
中篇小说卷2-杨争光文集-卷.伍 本书特色 杨争光编著的《杨争光文集(卷5中篇小说卷2)》其中包括了作者的五篇经典的中篇小说分别是:《杂嘴子》、《买媳妇...
妖银杏 内容简介 妖银杏身揣百两黄金与名家卷轴的忠三郎,居然在暗夜途中遭人拎起摔昏——当然,待他获救,怀中已空无一物。这可是树妖与女幽灵连手行抢?雪人文久二年元...
草原上的人们 本书特色 黑白胶片的年代渐行渐远,电影中的故事之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透过胶片,我们看到美与苦难一起被煅造,也由此使我们获得看清自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