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是我国东汉时期武氏家族墓地的一组较完整而有代表性的石刻画像建筑群体,属于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的**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群石刻现在保存有双阙、一对石狮、两方武氏碑和零散的祠堂画像石,即“武梁祠画像”和根据武梁祠的位置掘出后定名的“后石室画像”、“前石室画像”、“左石室画像”。另外,还有一些以后增补进来的其他汉画像石以及清代人为武氏祠堂立的碑刻题记。因为武梁祠画像发现和著录*早,所以武梁祠的名称久已蜚声中外了。传统的金石学对武氏墓群石刻画像著录虽有一定成就,但也有其局限和缺点。由于缺乏近代考古学的科学方法,它多集中注意于画像榜题故事内容的考证与描述,或品评画像拓本的优劣完缺,而不注意对画像石刻原物的考察。对画像石构成的建筑形制如双阙,尤其对那零落散乱的祠堂画像石在建筑上的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基本问题则忽略了,更不要说未能涉及画像石刻艺术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基于这种倾向,以往的许多著录只知记录有画像内容的画幅,而不追究这些刻画的石头,有些材料被遗弃,各家著录的画像幅数和刻有画像的石头数也混淆不清;或只凭辗转到手的画像拓本,所录材料片断不全。再者,旧时金石书的图像著录皆为摹刻,画像往往走形失真;有的又只有文字记述,而无图像附录。自近代摄影印刷行世之后,中外著录也有不少施之于武氏祠画像者,但所录图像仍沿旧序,只当作零落散乱的画像对待,材料的错乱和遗漏仍然屡见不鲜。如此等等,对武氏墓群石刻缺少综合、系统、完整的著录,不能反映出武氏墓群石刻的原状和整体面貌,因而,也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点,随着近代考古学的进展,也为人们所注意。所以,当容庚先生的《汉武梁祠画像录》一问世,由于沿袭旧的金石学,就受到了当时学术界人士的批评。又如叶瀚的《中国美术史》,根据四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考订了祠堂的主人,除武梁祠外,“前石室画像”为武荣祠,“左石室画像”为武斑祠,“后石室画像”为武开明祠。以后对武氏祠的著录和介绍多引用此说,实际上它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因为传统金石学所分的四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并不是证明实有的四个祠堂。以致今天,对武氏墓群石刻这一重要文物资料,仍缺乏准确的认识。由上述看来,对武氏墓群石刻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研究,编著一部较完善的著录是完全必要的。为此,我们到现场进行了详细考察,结合文献记载首先弄清楚画像石的来源、数目、准确尺寸和形制特点,对零散的祠堂画像石作了建筑配置研究,得到了基本成功的复原。在此基础上,本书将对武氏墓群石刻的阙、狮、碑、祠堂的形制、画像内容、榜题文字等做一系统的著录,并将考察过程中在武氏墓地上发掘清理的两座墓葬配合发表。本书力求以文图并举来编纂,如双阙,先考述其建筑形制,再按建筑部位顺序介绍画像内容;在图形方面,有照片和建筑实测图,又有用拓片配置的阙的四面画像正视图,文图对照,可以对阙的整体和具体部位都有全面了解。对祠堂画像石先进行配置复原,再按照每个祠堂的部位顺序介绍画像内容,图文相配也如双阙。部分画像以原石拓本制成图版,全部画像中的榜题文字(缺失者以文献资料补入)又单独拓出制版,以便进一步了解祠堂的画像内容。编著此书时尤其注意了诸祠堂画像的整体布局及其相互关系,整理资料所取的拓本,是按画像石面的大小铺满纸全部拓印,不仅把花纹边饰拓齐,还可见原石面全貌。用这种拓片(缩成比例一律的照片)按祠堂的复原部位配置起来制成图版,不但可以看到祠堂画像布局全貌与各幅的具体部位,而且还可用来进一步检验证实祠堂画像石的建筑配置关系。另外,这次还发现补充了过去遗漏而从未著录的武氏祠堂画像石,对个别实物资料缺失者,又利用文献记载和旧拓本补入,也是对这群石刻文物的过去与保存现状的一次历史记录。在编著此书时,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对多数已知的和这次新辨定出的画像故事内容,不在正文内作繁复考证,而将记载该事的文献列入注释中。对以前著录的错乱、遗漏,需要时给以校正指出,但在画像内容方面不能一一累指,只按照画面作符实的记述。将我们整理研究武氏墓群石刻的一些管见,也略作陈述。除此绪言外,本书共成文八章,另将以后增入与武氏祠没有配置关系的汉画像石以及清代立的碑刻题记,作附录一章于后,奉献大家以资博览、研究,更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10年以来,陆续策划推出《人民美术名家学术文丛》,旨在收入改革开放以来艺术与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名家名作,收集、整理,再现经典,打造艺术与学术并重的经典文库。《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修订本)是本系列新近推出的一部重要作品。《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修订本)是蒋英炬、吴文祺两位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完成的个案研究。这是对武氏墓群严格意义上的**次考古学调查,成为后来所有武氏墓群及祠堂画像研究的基础。《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次出版时间为1995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距今已二十余载。由于出版年代较早,限于当时的出版条件,大部分插图被删掉,使得读者很难得观全面的图像资料。老书新做,经典焕新,本次修订版不仅补录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而且改正了老版本存在的一些问题,*大程度地还原武氏祠的本来面目,以便于读者进一步对其对照、检验和研究。
"武氏祠石刻是汉代画像艺术中的名作,也是整个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从宋代开始就不断地被反复研究探讨。蒋英炬、吴文祺于20世纪80年代写作、1995年出版的《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是这个学术传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者不但对武氏祠画像的内容、形制及学术源流进行了最为详尽的综述,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考察画像原石的基础上,对武氏祠堂建筑原状和画像配置作出了最为精确的重构,为以后所有对这些画像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基础。时至今日,这本书仍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汉画艺术的必读著作。——巫鸿(芝加哥大学特殊贡献讲座教授)
在各种版本的世界艺术通史著作中,汉代武氏墓群石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页。蒋英炬、吴文祺先生通过对这组石刻的整体复原,将北宋以来传统金石学视野中的旧材料,转化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新起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从这项成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新的方法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英炬1938年生。1960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文博专业研究馆员。曾任山东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兼任山东省考古学会与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与“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多次出国考察文物展,并应邀赴美国、日本与台湾地区等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演讲交流。编著有《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山东汉画像石选集》、《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中国画像石全集》等书;发表《武氏祠画像石建筑配置考》、《汉代的小祠堂》、《关于汉画像石产生背景与艺术功能的思考》等论文50余篇,另有《考古学与地志学》译著及其他文章发表。吴文祺1941年生。福建晋江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文物考古和研究,与蒋英炬先生合著《山东汉画像石选集》、《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担任《中国画像石全集》第一卷、《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等书副主编,发表《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北齐崔芬墓壁画》等考古发掘报告和论文。
资治通鉴校补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08年1版1印,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书前印有姚奠中题诗手迹、宋谋玚与郭沫若通信★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依靠...
《寄生虫检验实训指导》内容简介:卢渝主编的《寄生虫检验实训指导》结构上包括实训项目和实训报告两个模块。实训项目根据理论教学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第2部-(大结局) 本书特色 如果说过人的才学是司马懿成功的基石,那么善于隐忍的性格则是司马懿的人生和仕途得以升华的关键。通过《三国演义》,...
广州越秀古街巷 目录 历史故事从双门底到北京路许地的百年沧桑从小马站、大马站到瘦狗岭小东营与“三二九”起义太平沙话太平烟浒小北路名系小北门应元路得名的来历学宫街...
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着中国近代百年来应对现代化的挑战、抗拒与变革这一主题,考察了拥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所遭逢的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分析...
赵匡胤时间:公元927年至976年军政故实(上)-大宋帝国三百年-1 本书特色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
从法国大革命的实践来看,人民主权的原则也有可能被误用来论证某种前所未有的暴政。贡斯当是在对卢梭著作的不断评注和反思的时候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从工业革命到**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权力关系的历史,提出了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兴起、阶级冲突、现代国家和现代军国主义的...
唐代宫廷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唐代宫廷史(套装上下册)》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唐代宫廷史-(全二册) 内容简介 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具有高度开放...
地北天南叙古今--黄仁宇作品系列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佛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
跨界-历史与哲学之间 本书特色 《跨界:历史与哲学之间》分为哲学、历史学两篇,上篇讨论的是历史哲学问题,下篇讨论历史学,尤其是当代的比较历史学、德国史等实例中反...
唐史论丛·第十辑 内容简介 本书在这些近年有关唐宋变迁的议论的基础上,选择长安城市史与韩愈精神史之间的关系这一个案进行分析,以尝试重新分析中国社会史中的9世纪之...
《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具体应用。线性电路是将电路线性化后用A/D转换成数字量以数字方
简明中外通史-(上.下册)-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未来的前景如何呢 历史学家像气象学家样,面前只有一个变幻莫测的水晶球。尽管未来的特定事件无法预见,但是,倘若对世界...
史记-中华大字经典 本书特色 《史记》:不用放大镜就可以读的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大字排列,疏良有致,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方便。史记-中华大字经典 内容简介 ...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本书特色 六王毕,四海一。崛起于蛮荒之地的秦人,策马中原,浴血饮剑,孕育出赫赫人秦帝国。赢政雄才,治民又可称暴虐。北筑长城,南征百越,...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内容简介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
《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内容简介:为何即使拥有那么多资源和处置权,还是有那么多亚非拉国家在指导
《美国华裔老年人的虐待与忽视》内容简介:作者在美国凤凰城华裔人群中搜集定性和定量的一手数据,设计老年虐待和忽视的评估量表,
故事就是历史 甲骨文的故事 本书特色《故事就是历史:甲骨文的故事》讲述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不仅包括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