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研究范畴定位于资源匹配的机理分析以及在机理分析基础上建立并购匹配衡量体系。研究对象是战略并购双方匹配性的内在驱动要素和衡量方法。笔者从战略并购的目标在于获取并维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创造这一命题出发,通过追溯价值创造的内在源泉——资源,深入剖析了并购匹配与各相关要素的内在联系,沿着理论基础——资源匹配的机理分析——资源匹配程度的衡量——并购双方总体匹配性的评价的思路展开论述,力图呈现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体系。
《并购战略——如何寻找理想的并购对象》由张 海珊和陈雄兵著,本书以系统论、资源基础理论、知 识资本 理论、价值链理论、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作为理论 基础和分析工具,坚持定 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 合的研究范式,沿着理 论基础——资源匹配的机理分析——资源匹配程度的 衡量——并购双方总 体匹配性的评价的思路展开研究。 《并购战略——如何寻找理想的并购对象》共七 章,研究范畴定位于资源匹配的机理分析以及在机理 分析基础上建立并购匹配衡量体系。
张海珊,2007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一直在证券行业从事IPO、再融资及并购重组等投资银行业务。研究方向:并购重组。作为副主编参与撰写《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4》、《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5》、《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7》,编写《并购论坛2005》等著作,译有《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第四版)》、《统计套利》等著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陈雄兵,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译有《统计套利》等著作。
《IT创业疯魔史》内容简介:杰瑞•卡普兰创建GO公司的经历是20多年前硅谷创业史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1987年,创立公司研发手写便携
《非常策划(彩印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创意和创业的故事,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一个年轻人的心灵成长历程,一本创业者的
全案-实战广告案例-(第四辑) 本书特色 《实战广告案例(第4辑):全案》展现广告运动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品牌策略、传媒运用、创意表现、广告效果评估等综合內容,覆...
本书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广告活动和广告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规律,系统介绍了中外广告发展史的相近之处以及各自的特点
《广告心理学》(修订版)讲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人,是乐观主义者。对他来说,未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而这些可能昔日从未被实
祝帅,北京大学博士,文化部青联常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栏目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兼任东北
给你6分钟你能打动VC吗 本书特色 一本送给创业者和管理者的书,汇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前沿的创业项目;发现创业途中的诸多障碍和问题;展示创业者与投资人的风采...
大航海时代的台湾海峡与周边世界 内容简介 《大航海时代的台湾海峡与周边世界:东亚的枢纽晚明环台湾海峡区域与周边世界(第2卷)》重点是写晚明时期环中国福建等地与周...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浙江卷一 本书特色 高鹰忠主编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浙江卷1)》为2012年度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入库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
《中国式营销》的特点及创新之处有:1.理论性强,从象思维出发,将西方市场营销理论与中国企业营销实践相结合,构建了具有本土特
20世纪日本海报:1900-1999图集(1),ISBN:9787806740699,作者:朱锷主编目录 代序・日本海报的隆盛日本海报设计风格的流变图
抖音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全知道(2020总署农家书屋书目) 内容简介 近些年,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不断出现,在手机智能化的背景下,各种新媒体在农村地...
黄文博,台湾资深广告人。1959年生,祖籍河南开封。辅仁大学东方语文系毕业。从事广告工作20年。历任联合报记者、奥美广告副创意总监、智威汤逊直效广告总经理、联广...
科特勒-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 本书特色 在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性日渐增强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时代,即动荡和不稳定将作为一种常态存在,而且更加不...
《养肝的智慧》内容简介:气血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平和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肝主血主气,肝不好,则导致
•@萧秋水•学的是旅游,从银行信贷转战IT业,一路从ERP实施、产品经理、知识管理、互联网运营投资成长过来,擅长用知识管理解构微
《新周期》内容简介:宏观分析被誉为经济研究的“王冠”。2010年,本书作者参与研究“增速换挡”。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
《潜意识广告研究:隐藏的说客》融合作者多年来对潜意识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涉及潜意识广告五大主要类型,既有定性研究,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 本书特色 税收,无疑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可是,你真的了解中国的税收吗?你可知道,就连打瓶酱油,你都在为国家缴纳税款?你可知道,为什...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