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风格和命运的“民国女性范”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被遗忘的一代女词人,民国爱情的又一传奇.在那个时代,我们不仅仅只有林徽因,我们还有沈祖棻。那一代知识分子“南渡北归”、“西迁东还”式命运的又一个“个体样本”【名家评点沈祖棻】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棻品性纯淑端和,宓所见女士中**。――吴 宓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汪 东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遭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朱光潜鼙鼓声中喜遇君,硗硗头玉石巢孙,风流长忆涉江人。画殿虫蛇怀羽扇,琴台蔓草见罗裙,吟情应似锦江春。――刘永济锦水行吟春复春,词流又见步清真。重看四面阑干句,谁后滕王阁上人。剑器公孙付夕曛,随园往事不须云。东吴文学汪夫子,词律先传沈祖棻。――章士钊昔日赵李今程沈,总与吴兴结胜缘。我共寄庵同一笑,此中缘法自关天。――沈尹默屯溪往事鹃能话。素黛愁难画。几人过路看新婚,垂老客,无家者。娃乡归梦今无价。梦斗茶打马。何如写集住西湖,千卷在,万梅下。――夏承焘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本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的作品。
沈祖棻:中国文学史天空的一颗亮星
■书评人 岑岚 (文汇读书周报)
沈祖棻这个名字,是中国文学史的天空上闪烁的群星中光辉耀眼的一颗,可大多数人却因为长久地被引导着只看往一个方向而忽略了她的灿烂光华。
沈祖棻(1909-1977)是一位诗人、作家、学者、教授,她的经历是那么曲折艰难,那么让人感慨惋惜!溪流出版社最新出版了章子仲先生的《北斗七星——沈祖棻的文学生涯》,该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和教学成果的专著。
今年已81岁高龄的章子仲先生1923年8月27日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在抗日战争后期受业于被誉为“昔日赵李今程沈”的沈祖棻和程千帆夫妇,现为湖北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章子仲先生既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为基础,又具与年轻一代融会相通的灵犀。此书虽是学术专著,文笔却如文学作品般优美。他用诗的语言,文的深刻,字里行间滚动的激情,还有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引领读者飞上九霄,去欣赏沈祖棻的熠熠星光。
沈祖棻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一辈即精于书法,与近代名士吴昌硕、朱孝臧常有往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除学习一般的国语、英语、算术等课程外,还学过山水国画、西洋画和苏州的刺绣,小小年纪就能在家庭的赏月联句时吟成五言排律。她上的是名牌大学——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是当时有名的才女,也是中国大学早期培养的少数女研究生中的一位。她的老师们是国学大师的阵容,几乎每一位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和知名教授,而他们的名字在被厚尘掩没了多年后现在也一个个地重现了原有的光辉。他们是:黄侃(季刚)、汪东(旭初)、吴梅(矍安)、汪国垣(辟疆)、胡光炜(小石)、胡俊(翔冬)、商承祚(锡永)、刘国钧(衡如)、刘继宣等。
沈祖棻的作品不是没有创新,没有影响,曾经得到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热爱。
还是个中学生时,她就发表过小说、散文,还得过奖。她写历史小说、新诗,是“青年作家脱颖而出,生气勃勃地登上文坛”的一个。她的历史小说《辩才禅师》与老舍的名篇《月牙儿》等同列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年-1937年第五集中,她的新诗集《微波辞》也于1940年在重庆出版,其中的一些篇章还被谱成歌曲传唱。
她更以词人闻名。当学生时填的一首《浣溪沙》,因其中显现出忧国情怀和杰出才华,受到大师们的称赏,因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而被人称为“沈斜阳”。在抗日战争的鼙鼓声中揭开扉页的四百首《涉江词》更是现代词作的精品,从形式的运用发展到内容的广泛深刻无不创新,再加上她与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几乎相同的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境遇,从而被方家视为“当代李清照”!
晚年的她在古体诗歌创作上又独树一帜,历经磨难的“涉江人”又蘸着最后的心血写作了《涉江诗》。
沈祖棻是作家、诗人,也是学者、教授。她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多少学生痴迷于她的讲课,多少年后回忆起来也难以忘怀。她的论文、专著,不仅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介绍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潮流,更有发前人所未发的细致分析。她也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高手。读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过去不懂古诗词的人会被轻松地领进门,本来就爱诗词者的领悟力会更上一层楼。如今,甚至中学课本里也收入了她赏析古诗词的篇章。
沈祖棻的诗词与其它作品,她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都应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中华文化的遗产精华。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好像对此视而不见,忽略而不谈。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过去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专写言情作品的作家,甚至汉奸文人的作品都一阵阵地翻出来热闹了一番,而充满忧国忧民之情怀,又具有高度艺术欣赏价值的沈祖棻的作品在文学史的研究中仍然遭受某种冷遇,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难道她的作品以古体形式为主是一个正当理由吗?难道她已离开人世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吗?而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论调更是没有道理。近年来,沈祖棻的作品单行本、选集和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等其它著作一出再出,一印再印,有的印数达到几十万册,充分证明了她的读者群的广泛和作品的魅力。
沈祖棻作品、学问和人格的光华将永远存在,昔日忽略了的,今日应受到瞩目。当我们抬头仰望中国文学史的天空时,顺着北斗七星永远指向的中华文化精华,你将很容易找到沈祖棻——那明亮诸星中的一颗!
章子仲,祖籍湖南长沙,1923年夏历癸亥年8月27日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受教于沈祖棻和程千帆。曾在汉口某中学执教,后入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执教。退休之后,旅美十年,九十年代回国。著有《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南史自述》等。
名人掌故-《名人传记》珍藏本 本书特色 《名人掌故》是*新推出的“《名人传记》珍藏本”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年来的轶事、掌故栏目中精选文章五十...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的越剧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自传。全书完整回顾了王文娟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从解放前的艰难谋生到解放后的潜心创作,从团...
吴佩孚传(上下) 内容简介 北洋吴佩孚(1874-1939),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作者贝尔纳-加沃蒂(BernardGavoty,1908-1981)1976年当选法国艺术院自由院士。法国艺术院是法兰西学院下属五大学院之一。能当选
海上花·张爱玲 目录 秋风一夕海上花(代序)唐炳良1.童男子闻到的香水2.桃花赛璐璐梳子3.八岁梳的爱司头4.豆绿糯米瓷茶碗5.磨白了的梳妆台6.桑子红胭脂7....
旧墨四记-文学家卷(上编) 本书特色 方氏著迷与谈天时一样,喜直抒胸臆,不隐曲温吞.这样的文与人,与时风有点不合,也因此做了别人做不了的事。有这样的人在,读书人...
三毛传-梦里花落.泪尽撒哈拉-畅销升级版 本书特色 作者以诗意写红尘,用灵魂触碰灵魂,再现三毛这个奇女子生命的流离和繁华落尽的人世沧桑,回味她如诗如梦的人生历程...
钱钟书生平十二讲 本书特色 钱之俊所著的《钱锺书生平十二讲》共分为十二讲,分专题讲述了钱钟书生平的几件事,包括读书、日记、翻译、编辑工作、家庭教师经历、住房变迁...
这几篇文章,使我清晰地记起了我们这一代现已年近花甲之人所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着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历史上果真有过如此重要
洛克菲勒自传-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自传 本书特色 从周薪5 美元的簿记员到世界首富的财富传奇!全世界投资者、成功人士和有志青年都阅读的经典传记。洛克菲勒——既是...
唐朝诗人那些事儿-(二) 本书特色 一把剑,挑起整个雄浑大唐; 一轮明月,映照出千古悠悠气象;凭栏佳人,勾出整个王朝的旖旎风流; 一尊佛,浮现出那个时...
蒋介石评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到今天为止,没有人能驳倒李敖对蒋介石的评价。与其迷恋李敖说过什么,不如看看李敖写过什么。蒋介石评传-(上下册) 内容简介 《蒋...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在西南联大 本书特色 在扬州,朱自清顺利地读完小学和中学,1916年,在他十九岁那年秋天,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第二年又跳级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
西门子传-一个发明巨人和国际企业家的人生历程-维尔纳.冯.西门子诞辰200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 v...
善于活着的人-蒙田 本书特色 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
《乾隆十二时辰》内容简介: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乾隆三十年,是康乾盛世中的稳定升平期。这一年,乾隆帝55岁,政治生命如日
蒋介石的宠将陈诚 内容简介 一本圈圈点点的《三民主义读本》,使他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几发反击陈炯明的炮弹,更使蒋对他另眼相加。由此开始了他在蒋家王朝飞黄腾达的一...
约瑟夫·A.熊彼特(1883—1950)是20世纪最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和社会学作者之一。斯威德伯格的这部新传记对熊彼特坎坷传奇的生活、
《浙北名医毛先生:徐振华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客观、真实地介绍浙北地区名老中医徐振华先生生平的传记著作,内容均为传
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黄宾虹:下 内容简介 黄宾虹《国画之民学》中对“民学”美术的界定,就其本质上而言,就是现代美术的界定。他说:“君学得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