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四中人文课”丛书之一。作为一所以理科见长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视并切实实践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健全的人。丛书意在深入挖掘并弘扬各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价值,使课堂不止于知识的传授,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会尊严、自由、独立、民主、宽容、博爱等人文精神,为现代公民的培养勾勒出教师应有的精神理路,并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实践方案。作者为北京四中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深入剖析历史学科及教学的本质目的、特点、如何使历史课堂受学生欢迎等问题的同时,细致呈现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书文字流畅易读,并有具体生动的课例,每篇章后均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和思考题,以便按图索骥深入探究,为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本书是“北京四中人文课”丛书之一。作为一所以理科见长的名校,北京四中重视并切实实践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健全的人。丛书意在深入挖掘并弘扬各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及其价值,使课堂不止于知识的传授,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会尊严、自由、独立、民主、宽容、博爱等人文精神,为现代公民的培养勾勒出教师应有的精神理路,并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实践方案。作者为北京四中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深入剖析历史学科及教学的本质目的、特点、如何使历史课堂受学生欢迎等问题的同时,细致呈现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书文字流畅易读,并有具体生动的课例,每篇章后均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和思考题,以便按图索骥深入探究,为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序
导言 历史:为何而教
从此,我对自己的历史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在中学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尽量还原历史本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具备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主导的科学态度和关爱生命、平等博爱的人文情怀。
一 学历史有什么用
培养高分机器、做题能手的过程叫生产(或制造);培养健全的人的过程叫教育。做人是可以教的,也是可以教得好的。在这方面,历史教学责无旁贷。
二 历史是真实的
在残酷的真实和避重就轻的粉饰乃至虚构的辉煌面前,我选择前者。因为后者终将导致幻灭,而前者则会产生理性的力量。尽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讲述真实的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应该是吾辈同侪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 历史是理性的
“理性其实是赵利剑老师给我*大的冲击。……让我看到了历史另一方面的魅力。许多我们看来毫无争议的问题,在赵老师的讲解下或许是更让我们深信不疑,或是提出了些许质疑。更重要的是,面对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时,我们也能学会这种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方法,学会一种新的角度。”
四 历史是复杂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史实,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怎样既完成知识教学,又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历史认识的生成提供保障?诸项问题合一,即指向教学内容的综合编排与处理,如何既能成全史事之明,又可架构思维空间。
五 历史是生动的
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条件消失,我们难道就不会上课了吗?果如是,则我们做为教师的基本功不是在退化吗?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学生活动,应以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为主,而将教师必要的讲述、学生活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六 历史是严肃的
为了弄清历史的本原,据说也是为了给今人提供借鉴,为未来指明方向,我们才研究历史,我们才讲述历史,但在这研究与讲述之前,须先对历史抱一种敬畏之态度。因为历史是由人的生命铸就的,而这“人”,便是我们的先人。尊重历史,就是尊重人,就是尊重我们的祖先,就是“正心诚意”、“慎终追远”……
七 历史的人性
要在学生的心中牢牢地树立人道主义的原则,不仅要“动之以情”,也要“晓之以理”;不仅要靠课内知识,也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而恰当的时机;而*关键之处在于:既要让学生关爱自己的生命(这点比较容易),也要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去关爱他人。我希望,“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将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后记 教育是“人”事
致谢
他的这本书很薄,却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书中的内容不像学术专著那般严谨,但处处散发着独立而深透的思索;这本书也并不完全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但真实地记录了他本人对历史教学的孜孜探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也可能有些松散,但呈现出他在教学上的特色与风采。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叶小兵
我们的学校不曾教过杀人,不曾教过如何制造有毒食品,也没有学校是为监狱培养罪犯的。但是,无法否认,几乎所有的罪犯都曾是学校的学生。究竟为什么教育的结果会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这难道不应当反思吗?我们的教育中究竟缺少了什么?究竟为什么使这些人视他人生命如草芥?所以我认为,忽视养育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
——北京四中校长 刘长铭
赵利剑,生于1969年,兼有汉、满、蒙三族血统。自幼酷爱历史,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自荐于北京四中任教至今。笃信历史是“人”学,笃信“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学术思想,自觉人生最大乐趣即为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同自己的学生共同感悟历史。
西方史学前沿研究评析 本书特色 21世纪初,西方的历史学界正经历一场重大的学术变革。它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史学理论,改变了历史研究方法,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本...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 本书特色 《魏书》是一部记录北魏一朝的断代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全书分本纪十二篇...
《胜任力模型应用实务》内容简介: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组织模式亟需改变。组织模式转变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胜任力
博识宋元-续写的史记 本书特色 《续写的史记文化名家读史录:博识宋元》:历史给散文以骨钙,散文还历史以性灵,于是,在历史和散文的嫁接处,盛开了美不胜收的奇葩异卉...
《电子商务实训》内容简介:《电子商务实训》是专门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项目课程为引领,以任务
此前的历史学界研究宇宙观,主要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形式,并且特别地关注它的起源;而考古学术界关于宇宙观研究多针对在考古发掘
古史地理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考论古代历史、地理长短散文共二十二篇,其主要意义有二:一则古代历史上之异地同名来探究古代各部族迁徙之迹,从而论究其各地经济、政治...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张鸣精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22篇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论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
危世图存-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 本书特色 改革是为了拯救危机,中兴则是改革成功的典范。本书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少康中兴、盘庚中兴、光武中兴、孝文中兴、景圣中兴、...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是《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根据官方文献档案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
关于作者:罗伯特•休斯,著名澳大利亚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被英国《卫报》艺术评论人乔纳森·琼斯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术批
《3ds Max/Photoshop影视游戏贴图渲染技术全解析》内容简介:本书详细讲解用3ds Max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影视、游戏贴图制作的完整
《前端工程师必备技能:Vue移动开发实战技巧》内容简介:Vue.js是一个渐进式的JavaScript 框架,与其他重量级框架不同的是,Vue 采
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 本书特色 写在大地上的历史上至国家主权,下至百姓生活,无不与地名紧密相关。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名就牵动着一根...
《鹰首飞狮》是关于一个被遗忘的英雄的故事。保罗·罗斯鲍德是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的科学编辑,是一大批因发现核裂变进而改变我
《使命1937之孤岛谍影》内容简介:“孤岛”期间,失踪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旷世国宝《赵城金藏》重现人世,上海滩风云骤起,暗流涌动。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本书对他们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和友谊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描绘。这份重要的友谊是历史上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四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爆发...
《文静的美国人》是其“政治小说”方面的代表作。作品以越南抗法战争时期为背景,老牌殖民主义者法国面临失败,一个年轻而文静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思想演变研究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动乱时期,又是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反思、创新和重组的时期。一方面自两汉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