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五)》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民族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国民族》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国民族》(作者孙运来)介绍了高山族、水族、东乡族等五个民族。
畲人“山客”讲畲话。畲话与客家话基本上能够无障碍沟通,一些地区的畲话带有少数吴语、浙南闽语的成分。有人认为畲话跟客家话是同一种语言,是客家话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认为,畲话就是畲族的本民族语言,历史上畲族先民与客家先民曾经长期混合居住,互相通婚,长达千年之久,畲族本民族语言与客家先民语言相互影响,使现代畲族语与客家话如此的接近。但是,畲话与客家话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区别,不能认为现代畲话就是客家话。现在的畲民,除了居住在广东罗浮山区的少数人外,基本上说客家方言,这反映出客家先民语言对当时土著民语言的巨大影响,但另一方面,土著民的语言也影响了客家先民的语言。在语法方面,客家话中的语序与普通话颠倒,又有“来去”并用只表“去”的意思,这些都与汉语不同,而与傣语、苗语等某些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相近。客家先民的语言受土著语言的影响,融会而成为客家话。畲族文化影响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和江淮,在经济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先进,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后来都为畲民所接受,他们的文化给予了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赣闽粤交界区域之后,他们带来的佛教、道教,与土著民的民间信仰进行了斗争,结果是佛教、道教获得广泛的传播,连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变了固有的面貌,变成一种适应当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语言的相互影响也就是伴随着文化影响、融合而发生的,是文化影响的一个特例。中国畲族的文学,由传统的民间文学和新兴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共同组成。在畲族民间文学中,有关民族始祖盘瓠的神话作品异常地引人注意。畲族的民歌也被称作山歌或杂歌,可以用来达到叙事、说理、咏物、抒情等多方面的目的,其中包括:劳动歌、情歌、风俗歌、时政歌等门类,艺术上有语言质朴明快、音韵和谐悦耳的特点。其实畲族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以山歌、神话和传说*有特色。由于畲族的歌唱习俗,在民间产生了许多长篇的史诗、叙事诗、说唱文学和民歌。史诗的主要作品有《盘古歌》和《豹王哥歌》。说唱文学的主要内容是由畲族民间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话本改编的《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畲族民歌语言明快,音韵和谐,不用典故,也不用夸张和粉饰,叙事、咏物、抒情朴实真切。除韵文作品外,还有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中叙述畲族祖先开基创业的有《畲族祖先的传说》和《高辛和龙王》;颂扬英雄为民除害的有《天眼重开》;表现畲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有《卖炭》和《石牛》等。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民爱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句,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畲族山歌过去主要流行为浙西南一带的畲族聚居山区,起源于情歌,与春秋时期的“郑声”、汉晋时代的“乐府”“子夜歌”和唐宋以来的“竹枝词”一脉相承。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时政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种类。畲族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听山歌,男女老少都会唱山歌,许多畲族山歌手出口成歌,语言形象生动,令人赞不绝口。畲歌的丰富多彩,充分显示了畲民的智慧,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汉语内部形式研究 本书特色 关于汉语的理据和内部形式,尤其是关于复合词的内部形式及其游戏规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王艾录编著的《汉语内部形式研究/当代语言学...
说福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发扬民族...
风俗论(中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纪念碑式的鸿篇巨著,以宗教问题为重点旁及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指出人类从愚昧进步到文明的艰辛历程。书中用大量事实揭露教廷...
云乡话书 本书特色作者邓云乡的文字在读书界影响深远,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颇受读者喜爱。《云乡话书(精)》主要收录了作者历年所写的关于“书”的种种,人和事,诗和...
中西之交 本书特色 《中西之交》,辑录了陈乐民先生关于中国和西方对比的一些经典文章,分为两部分。辑一,主要谈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想史问题。辑二,主要是西方哲学家...
中国古代民谣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古代民谣的界定、民谣的文学意义、风谣的分类整理、风谣析论、民谣与文人谣等。中国古代民谣研究 目录 绪论 中国古代民...
七十年代 内容简介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
原著小说《澳门人家》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真实还原三十年来澳门发展的一段史诗画卷。在绵延的历史长河里精心严谨选择每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九十年代的亚洲...
南北朝诗人用韵考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6年由国立清华大学印行,全书分为十一章,分析南北朝诗的韵脚,上联系魏晋,下联系...
苗语基础教程-(黔东方言)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小语种系列教材之一,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主要适用对象为非母语的大学本...
中国古塔-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 本书特色 古塔,既是宗教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既是砖、石、木组成的动人乐章,更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美妙诗篇。《中国...
黄平恰包懂 本书特色《黄平恰包懂》是在《苗族常用酒歌》的基础上又一本反映苗族酒歌文化的重要书籍之一。这次收集整理的苗歌,按照黄平苗族的叫法,称之为“...
现代汉语小词典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小词典》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现代汉语小词典》(1983年修订本)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而成,这是一本以收录语词为...
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 内容简介 本著作是从“日本中国学”的宏观视角着眼,以五章三十六节的布局,论述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学术史历程,包括在这一特...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李明德曾說:將時間花在罵「對的人」,這是主管的做事效率罵人的目的不是改正態度,而是立刻改正行為。這道理你知道嗎?當上主管(不管帶領多少人),這...
江南六镇 本书特色 每当春雨霏霏,杨柳吐绿,桃花水涨,盈盈的湖水荡漾着渔舟,水面上薄雾轻笼,那碧水,那浆影,那波光漪漾……在秋水落霞,层林尽染之时,夕阳晚照,水...
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不單只有雙眼可以見到的現實,深藏在眼裡所沒見到的現實也可以清晰地浮現上來。這是彷彿可以直接碰觸到我們的心、身體,或者是在我們的深處陰暗處投射...
非常语文(全3册)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学校《语文》课本不教的汉语言应用知识:非常语文★助力阅读写作、提升语言表达的语文小百科★适读人群...
丽江与茶马古道 内容简介 《丽江与茶马古道》是笔者多年来收集茶马古道资料的成果,主要来源于《丽江文史资料》和《丽江日报》,另有雷波和李光品的文章摘录于《云南日报...
深度探索系列--消失的建筑 追寻在别处呼吸的凄美诗章 本书特色 有一处咒语铭文写道:“谁要是干扰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飞到他的头上。”人们大多相信这咒语是灵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