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有七篇真实的性经历,投稿者皆为大学生。他们所描述的內容,有懵懂的性启蒙、青春期的冲动与自慰的心情等,相当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性观念。在每篇文末,则有张竞生撰写的按语,提出中肯的评论。本书的记录,取摘了每个人真实的经历和回忆,现身说法,是*实际的教育。
一部性史误终生 民国博士成文妖含羞蒙垢半世纪 浴火重生真先知在现代中国,他曾红极一时。他率先在北京大学讲授性学,启发国人“美的性欲”;他倡议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推广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时有“南张北梁”之称。他是中国倡导计划生育**人,也是中国性学研究**人,曾在《晨报》副刊发起了中国**次爱情大讨论。他公开征集“性史”,惊世骇俗,全民皆知,却也使他遭遇万人唾骂而身败名裂,戴上了“色情博士”的帽子,以致以讹传讹、含羞蒙垢长达半个多世纪。作为民国三大博士之一,却被列为民国三大文妖之首,头顶“性学博士”、“卖春博士”、“大淫虫”等时人赠送的大帽子,张竞生还是顽强地从一堆历史的尘埃中爬了出来。这时,他头上“文妖”的帽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脸上写着“先知”两字。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具有一定的 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亦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和科 学指导性,是认识自己的另一条途径。这部《性史》不是淫书,乃是科学及艺术的书,凡有眼者只要开眼一见便即了然。这是科学的书,因为所写的皆是事实。就事论事,这是自然的事,这尤其是自然的妙事,它所写的乃许许多多妙人所做的无数无数的妙事。故我们所赏鉴的就在这些妙事,怎样而来从何而去,如何发展如何压迫,什么是正什么是奇,何事算乖巧,何件为笨拙。总之,阅者应当具慧心、张智眼、伸妙手,把这些平常的妙事,再变为人间更加美善的妙事。有些整理起来便成为极有价值的科学材料了,又有些点缀起来就变成*艺术的事了。——张竞生
至于张先生的伟论,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许这样说的。但事实怕是很难……知道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约当在25世纪。
——鲁 迅《两地书》(1923)
张竞生的著作上所最可佩服的是他的大胆,在中国这病理的道学社会里高揭美的衣食住以至娱乐等的旗帜,大声叱咤,这是何等痛快的事……总之,张先生的这部书很值得一读,里面含有不少很好的意思,文章上又时时看出著者的诗人天分……
——周作人《沟沿通信之二》(1924)
张博士根本是一位具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的自由主义学者、思想家,毫无忌惮地击破了旧礼教的最后藩篱。
——林语堂《张竞生开风气之先》(1953)
常州怪人刘海粟……主张公开在教室里做人体写生……人们把他跟写性史的张竞生,唱《毛毛雨》的黎锦晖目为“三大文妖”,可是时代的潮流到底把“文妖”证明为先知者……
——李敖《由一丝不挂说起》(1962)
你会惊叹,此人怎么经常与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的“大人物”或“关键时刻”擦身而过?这不是一个声名显赫的“成功人士”,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个“失败者”,可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帮助我们串起了一部“不一样”的中国现代史。
——陈平原《孤独的寻梦人》(2008)
张竞生几十年的大恶名,就是因为一册小小的《性史》而起。此事的动机本来完全是好的,不妥只是在于施行的方式和时机考虑欠周。
——江晓原《性史1926》(2014)
张竞生(1888~1970)原名张江流、张公室,广东省饶平县人,法国里昂大学哲学博士。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五四时代文艺复兴式的开先河人物,是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著有《美的人生观》、《美的社会组织法》、《浮生漫谈》等随笔集,以及自传散文《十年情场》。昔年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参与南北议和谈判,促成清王朝的终结。民国第一批留洋(法国)博士,民国三大博士之一。1921~192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经与胡适并列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最年轻的两个教授。40年代在粤东山区办农校、开公路、育苗圃,开展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时有“南张北梁”(北方是梁漱溟)之称。在中国,他第一个把卢梭的《忏悔录》译成中文,第一个提出逻辑学的概念,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第一个在中国展开了爱情大讨论,征集出版《性史》,毁誉参半,生平著述与译作甚丰。
社会形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社会形态学。按涂尔干的定义,它是对各种社会物质形式的研究,将社会事实看作“事物”一样进行研究。社会形态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
《信仰、礼仪与生活》内容简介:对朱熹来说,先圣是儒家神圣价值在世的典范,并为后世儒者提供了效法的“原型”,需要不断地回溯和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
我们是中国编辑 内容简介 本书以编辑研究为主题,收入了我有关的绝大部分文章。这对关心编辑研究的朋友也许是个方便。其中的文章,大部分曾分别收入几本文集,小部分是后...
伦理学原理 本书特色 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的《伦理学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即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
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美国人口演变趋势、教育程度的提高、“婴儿潮”人口步入老年期、逃离“舒适的集中营”等内容。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 ...
探底-调查特稿卷-下卷 本书特色 《探底(调查特稿卷下)》编著者曹保印。新京报从创办那天起,就把责任烙在自己的身上,尽*大的努力恪守新闻的基本准则,以人文和法治...
街角社会 内容简介 《街角社会》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
《好老师,坏老师》内容简介:其他国家的教师普遍受人尊重。在韩国,人们把教师称为“立国者”。在芬兰,男人和女人都把教师放到配
白莎(Elisabeth Kaske)海德堡大学博士,现任莱比锡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德关系史,著有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人 本书特色 《季羡林说:清华那些人》,是季老回忆追述那些在清华曾交往过、且有着甚笃交情的一些名人。从季老在清华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与...
《疾痛的故事》内容简介: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
小野贤二,福岛一化学公司的职员,1988年参加“南京大屠杀事态调查记录访华团”后决定搜集南京大屠杀资料,让更多日本民众认清历史。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
前尘事岁无痕 本书特色 《前尘事,岁无痕》是对古典名著《醒世姻缘传》的解读,也是**本针对《醒世姻缘传》的评述作品。《醒世姻缘传》以婚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惧内男...
牟钟鉴,山东烟台人,1939年生。196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方向研究生毕业。1966年4月至1987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
这书要卖100万畅销书经验法则100招 本书特色 如果你是编辑,绝对不可错过,瞬间掌握编书的“诀窍”!如果只想当个阅读人,这书让你了解书的制作,增添阅读乐趣!如...
文明是副产品 本书特色 作者用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
谢尔盖·格奥尔格耶维奇·卡拉-穆尔扎1939年生于莫斯科。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从事化学研究工作,化学博士,教授,1968年起开始研究历史和方法科学...
B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 本书特色 《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准公民社会我们的人文思考》以深刻的思考,为走向公民社会而呐喊,于建嵘,鄢烈山,笑蜀,信力建联袂推荐。B通向...
家庭管理 本书特色 本书按照家庭的功能和治家的实践要求,以现代眼光全面观照古今中外在角色分工、家长责任、家庭民主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把伦理的考量和技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