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精彩绝伦、通俗易懂的人类艺术史话,迈入人类艺术殿堂的*佳导读书。
再现人类艺术史上的光辉时刻,享受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千万人出欧洲旅游前首选必读著作
房龙毕生所要追求的,就是艺术化的人生。在《人类的艺术》中,房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思想、睿智的文风,对不同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戏剧、文学、舞蹈、服饰等侃侃而谈,详略得当地介绍了人类的艺术发展史,使得不同时代的艺术在房龙的笔下轮番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人间史话。书中既有对艺术的睿智阐释,也有对人生的深度剖析。本书中还增添了大量的精美插图,使本书在为读者增加知识的同时,更能享受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仅存的希腊文物只能逃到西方,安身于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大学里。这对古文物的探究工作极为有利。对西方人而言,长达10个世纪的时间中,希腊文献如天书般晦涩,破解的时刻终于来临。于是,古文物研究之风盛行。在15-16世纪时,众多的教皇,各个地区的君主相继舍弃牧民的责任,对人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不管不问,完全沉浸于其中。这时,“dilettante(文物家)”一词被创造出来,来形容那些以美术为乐的人。这些“文物家”的收藏遍布欧洲各处。收藏物中甚至还有难以搬运的东西,像雕像、坛子罐子、古代钱币、金银首饰等,为现今博物馆的设立打下了基础。这些热衷于挖掘古物的文物家,在解决古代遗留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帮助。如果连这点都不予承认,那我们也未免太绝情了。事实上他们热衷的事情较为片面。如果他们碰巧发现了更为久远的文物,他们不会对其深究。这也很正常,在他们生活的时期,所有人都认为世界只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周都有史前文物新发现的新闻。例如,某天发掘出一个未知民族的头盖骨,距今已有50万年甚至100万年。或者,某个法国或者奥地利的耕农,他们偶然发现了一个古代坟墓,其中除了人类的遗骨外,还有已绝种数万年的柱牙象和剑齿虎的遗骨。再或者,几块彩色卵石在磨过的石刀边被发现。身处13-16世纪的先辈们,难道他们没有发现这些吗?肯定发现过。可是那时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所以没人去留意。一般情况下,人们即使发现了孤穴中的遗骨,也把它当作朝圣者的遗骨,或者死于战场的兵将的遗骨。那些形状怪异的出土雕像,则被误认成一种北欧地区的日耳曼部落的异教神,早年基督传教士就定居于此。或是被看作是出自巫婆或者魔鬼之手的东西,要马上抛进湖中。还要一边抛,一边在村子里鸣钟,防止当地的小鬼闻声来将他们的财产拿回去。如果有读者在阅读完这一章后,对考古学产生了兴趣,进而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那么我得建议你,古文物研究工作是难度极大的,需要提前花很多时间做精细的准备。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在法国南部,一个不明情况的人悠闲地坐在草坡上抽烟。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比四周略微突出一些的草坡,或许是由去年的洪水所致。可是,考古学者来到这里告诉他,他所坐的正是史前村落的墙壁。为进一步证明他所言的真实性,他可以指出哪个位置是门,哪个位置是塔楼,以及古城堡的整体结构。在**次世界大战时,美索不达米亚成为英国和土耳其的战场,英国士兵挖掘发现了古迦勒底城,但他们对此·无所知,也不知道他们正在毁灭这座遗迹。倘若你下定决心为考古学奉献终身,那就好好干吧,这份工作充满了吸引力。可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将面临一年又一年极为艰苦、劳累的研究工作。也可能一年又一年都徒劳无功,一年又一年地被失望所折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的先辈开始发觉史前祖先的存在呢?这说不准。19世纪时期,人们逐渐用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旧约全书》中记载的事实。在埃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谷,人们有了新的发现,这也将人们的历史眼光进一步向外延伸。此时,开始出现几位敢于思考的开拓者,他们认为或许对人类来说,我们的历史世界要比现在已知的更加久远。生活于上古时期的人,并没有什么引人关注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和新几内亚或者澳大利亚的内地人是一样的。可是,在艺术层面,他们成就极高。这表明他们既是能工巧匠,又富有想象力。如果你并非亲眼看到史前作品,你就无法相信在工艺、雕刻以及削磨的领域内,这些穴居人都进步如此神速。那时的人类仍停留在削磨阶段,还没有达到雕刻家的水准。对于完全不知道如何使用铁器的史前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那时所有东西的形状都是用燧石打磨出来的。握在艺术家手中的燧石能够创造奇迹。100年前,在白人还未抵达新西兰之前,毛利人从未见过金属。可是他们雕刻的饰品,用在木头或者石头上都非常精致,技艺精湛。我们能自如地讨论中世纪或者洛可可时期的艺术,如果也想如此讨论史前人的艺术,就必须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幸运的是,在起步阶段现在储备的材料已足够使用。艺术年历已经被我们延伸了1万年。……
房龙的笔有一种魅力,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郁达夫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和思想。他所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钱满素
房龙(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历史作家。房龙博学多才,在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科学等方面均有精深的学识,一生著作丰富,并以通俗文雅、自由飘逸的文字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1921年,房龙第一本通俗历史著作《人类的故事》出版,他藉此书一举成名,夺得首届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其后,他推出一系列历史和传记著作,如《宽容》、《圣经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房龙地理》《发现太平洋》《人类的艺术》等,几乎本本畅销,至今不衰。他抛弃狭小的自我,以全人类共有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过去,直面人类的现实,深刻剖析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与失落。在他的笔下,原本高深晦涩的人文知识变得轻松诙谐,原本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变得简洁明了,加上深入浅出、真知灼见的点评和不时迸发的幽默俏皮式,让厚重的人文历史不再晦涩、古板,也让阅读变得轻松,成为一种享受。因而,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的读者群体中赢得了一致的认同与赞誉,畅销世界各地。
书苑菁华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出版★ 本书为南宋书法理论总集,是中国唐宋时期书法理论三大基础文献之一★ 收录书法理论文章160...
《阿尔瓦罗·西扎》共分评述、作品、论文三大部分,全书系统、全面、翔实地介绍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一生所做的作
陆机平復帖 本书特色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草书书法作品,牙色麻纸纸本墨迹。纵二十三点七米,横二十点六米,无款。全篇计九行八十余字,本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札,因...
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 本书特色 《大学书法教材·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楷书书体论、...
艺术的历史与事实: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若干课题研究(1900-1949)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58篇文章,分为六部分,包括:《中国画的命运:文人画、改良与趣味...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内容简介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是作者的皇家园林文化随笔。由于作者诗画兼善,所以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专家学者对附着在皇家园...
元 赵孟頫 归去来辞两种 松江宝云寺记-人美书谱 内容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宋太祖...
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峄山碑(新版) 本书特色 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
走近罗伯特.勒帕吉-与芮内特.克尔特对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加拿大*知名的戏剧导演、视觉艺术家罗伯特·勒帕吉的主要艺术论著,由德国自由戏剧和舞蹈批评家芮内特·克尔...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恐怖电影 本书特色 继畅销150万册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之后,图文馆又推出101类型电影系列,依然图文并茂,全铜版纸...
《洪范评论(第12辑)》内容简介:本书主题是“宪政与发展”。因此,所收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谈这个主题。有这样几个角度:从考察不
梅鼎祚戏曲研究 内容简介 《梅鼎祚戏曲研究》以梅鼎祚戏曲为研究对象,以客观辩证的思考展开论述,结合梅鼎祚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渊源,深入地分析其戏曲创作、戏曲思想、...
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目录 范仲淹志存高远捍海建堤庆历新政岳阳楼《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文明·董其昌书赏读《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书法经典赏析董其昌行书《岳阳...
Inourcurrentglobalnetworkedculturethatputssomuchemphasisonthevirtualandthevisual...
《新技术与新智慧时代的中国影视新生态》内容简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中国社会由信息时代向智慧时代演进。近年来,蓬勃发展
汉字日历:二○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微博110万粉丝的汉字创意人、段子书法家王左中右,妙解常用汉字 ★ 书中展示的是366个常用...
《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内容简介:所谓第一哲学问题,也就是哲学中最基础、最恒常,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那些问题。本书是作者近二十
中国南阳汉画像石大全-(全10卷) 本书特色 ★ 大16开布面精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印刷细腻,手感厚实,不反光★ “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金奖,全体评委一致推荐...
毛泽东作品-中国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NO.45]-(第二版) 本书特色全国唯一一套品种*全、拓本选用*优、墨迹经折装订、原色印刷的中国书法观止。 本丛书由中国...
《中国岩画发现史》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的发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