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革开放以来*畅销的思想启蒙经典,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
一幅爱恨交加的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
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的风雨历程
剖析人类的昨天,审视人类的今天,祝福人类的明天
《宽容》是一幅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宽容”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时代至公元18世纪这两千多年来,人类追求思想解放的辛酸历程,深刻剖析了“人类不宽容”的根源,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
初次来到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感到诚惶诚恐。请读者们允许我借着某位科学家的名言来给大家解释解释何为历史。某位大科学家在其著名的作品中曾经指出过,所谓的生命开始,就是所有物理和化学成分都达到了能形成一个完整细胞的完美比例。生命是相对于无生物的有生物而言的。用历史学的语言来阐述上面的观点,那就是:“更加高级的文明形式,只有在所有的外在条件,如种族、政治、经历等,在不完整的世界中都达到一种理想比例时,才会偶然地、自发地出现。”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个概念,我举几个发明例子。原始的穴居人类,他们的头脑还不够发达,所以他们的种族永远不会繁荣昌盛,即使在天堂也不能。就像如果伦勃朗、巴赫、波拉克希特列斯等大艺术家都生活在古老爱斯基摩人的圆形茅草屋里,那么,他们就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谱写出动听的曲谱,雕刻不了栩栩如生的雕像,而只能成天待着,望着冰河上为捕捉海豹而筑的洞穴而发呆了。如果达尔文只是一个为了生活在兰开夏郡干活的工人,那他注定无法在生物史上有所建树。如果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一个住在罗曼诺夫庄园的奴隶,身不由己,活在一个闭塞的小村里,那他注定无法发明电话。埃及气候宜人,文明发达,美中不足的是原住民的体魄不是很强壮。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不是很上进,政治和经济也并不发达。类似的国家还有古巴比伦和阿西利亚。闪米特族是后来迁徙到两河流域的,他们倒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虽然那里的气候也非常不错,但政治和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巴勒斯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气候恶劣,除了几个连接亚非大篷车的交通要塞外,几乎没有对外通商。而且那儿是一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地方,教士控制着政治大权,个人利益根本没法得到保障。腓尼基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度,那儿气候适宜,人们身体强壮,可惜发展不均衡,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在这里,垄断商业主把持着主要的经济命脉。泰雅和西顿的政权都落到了大富翁的手中。结果就是劳动者连自食其力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人们日益变得冷漠、自私,而政府也在这种统治中日渐危险,*终被推翻。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早期文明注定不能成功。相对完美的平衡**次出现,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希腊。但它并没有持续很久。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它发生在爱琴海对岸的殖民区,而不是希腊本土。岛屿桥梁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我在自己的另一本书中早有介绍。早期的埃及、巴比伦和克里特人就是通过这里来到欧洲各国的。虽然尚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我们从中能知道他们的到来不仅繁荣了两地经济,也把亚洲先进的思想传播到了欧洲。他们的足迹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地带,位于小亚细亚西岸,这个地方叫做以沃尼亚。沃尼亚长达90英里,宽数余英里。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前几百年中,希腊大陆的很多部落都曾在这里建设过殖民地。弗所、富赛、艾丽斯莱、米莱图斯,都是当时有名的殖民地。因为这里城市聚集,又有成熟的条件,所以诞生了较高水平的文明,后世的文明虽然也有极大发展,但却没有能超过它的。**,殖民地一般居住着来自各民族的人,思想活跃。第二,这里是亚欧大陆交流频繁之地,财富丰厚。第三,殖民地政府管理较为自由,个人才能得到了发展。对于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气候并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在以上几点中并没有强调气候。船只的建造和货物的运输对天气的依赖并不高。只要没有淹没城池的大暴雨,或者冰冻三尺的寒冷,居民们的生活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房龙的笔有一种魅力,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郁达夫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和思想。他所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钱满素
房龙(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历史作家。房龙博学多才,在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科学等方面均有精深的学识,一生著作丰富,并以通俗文雅、自由飘逸的文字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1921年,房龙第一本通俗历史著作《人类的故事》出版,他藉此书一举成名,夺得首届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其后,他推出一系列历史和传记著作,如《宽容》、《圣经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房龙地理》《发现太平洋》《人类的艺术》等,几乎本本畅销,至今不衰。他抛弃狭小的自我,以全人类共有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过去,直面人类的现实,深刻剖析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与失落。在他的笔下,原本高深晦涩的人文知识变得轻松诙谐,原本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变得简洁明了,加上深入浅出、真知灼见的点评和不时迸发的幽默俏皮式,让厚重的人文历史不再晦涩、古板,也让阅读变得轻松,成为一种享受。因而,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的读者群体中赢得了一致的认同与赞誉,畅销世界各地。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是“宗教与社会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8个章节,主要对道教的生态思想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道教身体观的生...
韩国道教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阐述了道家思想在韩国的发展过程,同时也简略地介绍了道家思想及其相关问题。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两者之间虽不无相关性,但在发展的过程...
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内容简介 《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视野宏阔,以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主线,串联和分析了20世纪中国不...
仨源论与仨源易经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各种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科学化, 使看似无从预测的变化变得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有方可测。共分三...
威音文库.译述(全二册) 内容简介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传承发展,至隋唐进入极盛时期。晚唐武宗灭佛,佛教逐渐衰微。经宋、元、明、清高僧大...
王阳明哲学 本书特色 “四句教”“致良知”“心即理”是王阳明哲学的中心思想,这些思想是如何发展而来?具有怎样的人生意义?明代中叶以后,王学何以成为历史上*显赫的...
老子《道德经》释解 本书特色 王凯所著的《老子释解》内容:包括老子《道德经》81章的原文、注释、今译、解读、阐述五个部分:1.原文部分:精心选择底本,经过仔细校...
中国佛教十六讲 本书特色 在人类所创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独具的精深哲学思想、丰富的精神财富、庞大的文献宝藏、精美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部西...
生物中心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通过一位生物学家的观点和天文学家的讲述,本书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前人的宇宙——我们自身——我们的生命和意识,引领读者走上一...
北欧、肥腴月湾、爱琴海延安、尼罗河畔……凡是神话发达的地方都流传着一则类似的神话故事,虽然情节各依地理风貌和民族想象变化
曾仕强-为官之道 本书特色 【堂堂正正做人,轻轻松松为官】曾教授将用他招牌式的微笑和诙谐幽默的演讲风格,化腐朽为神奇的精辟而实用的深刻解读,以四书之首《大学》为...
佛教生死学 内容简介 佛教在生死学上不仅自成体系,且非常独特,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证悟无限的生命,要以修持来化解人的无明愚痴,熄...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某些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
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 内容简介 佛经翻译理论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端,是中国翻译硏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由于原始材料大都散布在石印版本的古籍中,不易找到,且为古汉语...
这是一本博杂又有分量的书,内容包括作者的阅读笔记、对专业(神学与文学)的理论思考、对作者喜爱的艺术作品———电影与音乐—
绽放的禅境 本书特色 《绽放的禅境》收录的是蕴涵深深禅意的文章,分8辑编辑,包括:微笑佛陀与迦叶的以心传心;放心达摩为何十年面壁;本无六祖惠能的顿悟;平常马祖道...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 本书特色 《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乐主义的皮尔士哲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理念论之后(作为情感主义和快...
反思科学讲演录 本书特色 关于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的扛鼎之作。作者秉持对本质主义的警省,对历史真实的执着,以及为自由而思、为人性而辩的精神,或回溯古希腊,或呼唤博...
蒙田的极简智慧 本书特色 蒙田,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家。以《随笔录》三卷留名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苏格拉底、莎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