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先生的著作。作者以其锐利的目光甄别出史书和后人的粉饰,描述了孔子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思想家,不断追求理想,在挫折和漂泊中所度过的一生。
作者一反过去把孔子作为大圣简单描述的做法,力图从孔子的身世及一生言行中揭开事实真相,挖掘沉淀在意识层深处的东西,塑造了一个更接近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孔子。
书稿共分“东西南北之人”、“儒之源流”、“孔子的立场”、“儒教的批判者”和“关于《论语》”五章。围绕以下主题展开:孔子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儒教是如何产生的;孔子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是怎样的;儒教与诸子百家的同异;《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孔子传》中译本大陆首次出版。
◆白川静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一生研究汉学,非常有建树,在业内影响极大。这本《孔子传》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不同视角看孔子。他把孔子当作像接受神谕的苏格拉底一样的伟大圣者。他在后记中写道:“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
◆这里描绘出来的孔子是一个生活在神奇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人物。那是一个既非被伦理道德权威化的绝对圣人式的孔子,也非对人的善意充满信赖的孔子。以历史的真实性来说,是一个更接近真实并显得更有血有肉的孔子。
——加地伸行
◆每一位对自己负责的高中生、对孩子负责的高中生家长、对学生负责的高三年级班主任不可不读的书。"
本书虽名为“孔子传”,书稿实为一部《孔子评传》,在掌握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抛弃前人撰述孔子传记的一贯思路,提出了鲜明的个人观点:
关于孔子的身世:作者认为《史记》等史书关于孔子世系的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孔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名巫女的儿子(巫女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小的女儿,为祭祀而留在家中不允许出嫁),是个连父亲名字都不知道的私生子,在下层巫师社会里生活长大。
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一生都在做“梦”,总是梦见周公并与周公交谈。“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文是孔子认为理想的周乐文化传统,孔子认为,回复斯文,树立斯文的传统,是上天交给他的使命。孔子一心想实现“为东周”的理想,为此要开辟圣人之路。但他是一个革命者,而不是革命家,终究失败而去国流亡十四年。正因如此,政治上的失败促成了其思想上的伟大成功。孔子逐渐对政治上的成功不抱希望,转而意识到一种历史使命感。作者认为孔子师徒的亡命生涯,为其提供了一个深刻思索命运、天命、人性问题的机会,这一过程,就像与使徒们彷徨不定的拿撒勒人基督一样,可惜的是,西方产生了《圣经》,而孔子师徒的亡命过程却没有留下详细记录。
关于阳虎:作者把孔子与阳虎作为一对相互影响至深的对立关系来描述,认为阳虎正是孔子自身的一个倒影,孔子通过这个反面形象来深刻思考自己。与孔子一样,阳虎也是一个以师儒起家、为时政改革而奋起、广招门徒,向贵族政治挑战的人物。二者之间有着理不断的缘分,既是对手又同是反体制者,阳虎拥有极强的政治手段,而孔子却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孔子流亡的原因正是应为阳虎专制,而此后十几年的流亡生活中也时时有阳虎这个精神幻影存在。是幻影,也是救星,正因为这个幻影的存在,孔子才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关于儒之源流:作者通过自己的解释来探求儒之源流,认为儒的源流既包含古典学的传统,还发源于遥远过去的传承。除了古典典籍之外,儒的源流与以原始信仰为核心的巫史之学密不可分,儒家正是从孔子所生活的巫祝社会产生的。构成孔子和儒家的核心的东西,被称为“仁”、“天命”、“德”。儒教包含了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一切,并在此之上创立,此后在两千多年里成为国家的传统,孔子的不朽之处,正是树立了这个传统。此外,作者还否定了郭沫若提出的孔子是奴隶解放运动的领导者的这一观点。
作者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书*早于1991年2月在日本中央公论社出版后,影响很大,后于2003、2011年重版,研究孔子的许多传记和著作都曾引用该书内容,如史景迁夫人金安平所著《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即重点参考此书。该书一直未有中文译本,此次为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阅读过程中渐渐感悟到,这两本书其实都是为败北者而写就的。
——白川静
以孔子的时代与现时代作一比较来考虑,人类究竟有了多大的进步呢?确切地说,恶智在迈进,而杀戮和破坏也变得更巧妙,更规模化了。我就是想通过著述《孔子传》来用自己的方式写出对现代的忧心。
——白川静
白川静(1910-2006)
日本最著名的汉字、甲骨文研究家、汉文学家。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被誉为日本的郭沫若,曾再三荣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功劳奖和文化勋章。一生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著作等身。著有《汉字:产生和背景》、《诗经:中国的古代歌谣》、《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甲骨文的世界:古代殷王朝的构造》、《中国的神话》、《汉字百话》、《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民俗》、《人名字解》、《字統》、《字訓》、《字通》等,其中《汉字百话》已有中文译本。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书特色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
梦想中国-中国偶像 本书特色 18强选手口述参赛的艰辛与感动,喜悦与收获!《梦想中国》音乐成就梦想!本书首度披露梦想的通关“密笈”!18个选手,18个青春激扬的...
饕餮权相-大清二号首长和珅 本书特色 不要以为和珅就是一土豪,他也是有情有骚有理想的文艺男青年。当世界把他推向大清2号人物的时候,不吞下这个帝国怕是对不起观众。...
孤岛角斗士李敖 本书特色 该书是关于台湾知名作家、学者李敖的一部评传。该书写作态度严谨,评析深刻到位,在关于李敖的类似作品中独树一帜。该书由六章组成,前五章评述...
鲁迅评点古今人物-而已丛书 内容简介 老子——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孔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庄子——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岳飞...
李鸿章传 作者简介 p>梁启超(1873—19293,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少年得志,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1890年起...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内容简介:本书运用实证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协同理论及相关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
在孤独中吟唱传奇-张爱玲传 本书特色 许多时候,真正触动人心的,并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一句话,一个姿势、一个眼神,一个瞬间…… 许多人喜欢张爱玲,都是从那...
本书是关于“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最私密、真实的一部传记,由他生命中最亲密的朋友、担任过他十二年私人助理的彼得•弗里
王羲之传 目录 独树一帜的历史人物传记——序刘长春著《王羲之传》与“书圣”相见于悲欣交集处——读刘长春先生《王羲之传》家世与出身童年、少年的苦学从秘书郎起家会稽...
柏文蔚自述:1876-1947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五编,主要内容包括:五十年大事记;五十年经历;安徽二次革命始末记;日记;见解与主张。柏文蔚自述:1876-1...
残宵无梦到横塘-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情爱世界 本书特色 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个是绝色佳人,好像是三生石上,注定要有一段凄美动人、惊绝后世的动人故事。沪上三月。薄寒轻暖...
汉姆生传 本书特色 克努特·汉姆生,挪威作家,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向生命一切的青春举杯》、《大地的成长》《神秘的人》、《饥饿》、《...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讲述了: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任联邦军总司令,美国第18任总统,1843年毕业于西点军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内容简介:《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的论证有助于理解费孝通的社会改革思想所代表的江南社会精英群体,进一步
于是之家书 本书特色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1950-1980年代的家信精选,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知识分子做人做事的风貌。此次是于是之的家信*次较完整的结集出版...
睁眼看慈禧-在强权与柔媚中挣扎的理性经典 内容简介 当我们拂去覆盖在岁月之上的厚厚尘埃时,一个真实的历史将再现在我们面前。在清一代,在慈禧太后这个人物的身上聚集...
周恩来 本书特色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在描述周恩来生平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以及他的为人处世,对他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
弗朗索瓦兹·夸雷出身在一个优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但从小在外省卡加克农村的生活经历使她的性格中充满了与循规蹈矩的资产阶级道德
中国作家访谈 本书特色 《中国作家访谈》作者(吴志菲、余玮)以大量**手资料与采访及图片,解密铁凝、毕淑敏、柯岩、臧克家、贺敬之、李瑛、季羡林、文怀沙、舒乙、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