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先生的著作。作者以其锐利的目光甄别出史书和后人的粉饰,描述了孔子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思想家,不断追求理想,在挫折和漂泊中所度过的一生。
作者一反过去把孔子作为大圣简单描述的做法,力图从孔子的身世及一生言行中揭开事实真相,挖掘沉淀在意识层深处的东西,塑造了一个更接近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孔子。
书稿共分“东西南北之人”、“儒之源流”、“孔子的立场”、“儒教的批判者”和“关于《论语》”五章。围绕以下主题展开:孔子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儒教是如何产生的;孔子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是怎样的;儒教与诸子百家的同异;《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孔子传》中译本大陆首次出版。
◆白川静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一生研究汉学,非常有建树,在业内影响极大。这本《孔子传》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不同视角看孔子。他把孔子当作像接受神谕的苏格拉底一样的伟大圣者。他在后记中写道:“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
◆这里描绘出来的孔子是一个生活在神奇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人物。那是一个既非被伦理道德权威化的绝对圣人式的孔子,也非对人的善意充满信赖的孔子。以历史的真实性来说,是一个更接近真实并显得更有血有肉的孔子。
——加地伸行
◆每一位对自己负责的高中生、对孩子负责的高中生家长、对学生负责的高三年级班主任不可不读的书。"
本书虽名为“孔子传”,书稿实为一部《孔子评传》,在掌握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抛弃前人撰述孔子传记的一贯思路,提出了鲜明的个人观点:
关于孔子的身世:作者认为《史记》等史书关于孔子世系的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孔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名巫女的儿子(巫女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小的女儿,为祭祀而留在家中不允许出嫁),是个连父亲名字都不知道的私生子,在下层巫师社会里生活长大。
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一生都在做“梦”,总是梦见周公并与周公交谈。“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文是孔子认为理想的周乐文化传统,孔子认为,回复斯文,树立斯文的传统,是上天交给他的使命。孔子一心想实现“为东周”的理想,为此要开辟圣人之路。但他是一个革命者,而不是革命家,终究失败而去国流亡十四年。正因如此,政治上的失败促成了其思想上的伟大成功。孔子逐渐对政治上的成功不抱希望,转而意识到一种历史使命感。作者认为孔子师徒的亡命生涯,为其提供了一个深刻思索命运、天命、人性问题的机会,这一过程,就像与使徒们彷徨不定的拿撒勒人基督一样,可惜的是,西方产生了《圣经》,而孔子师徒的亡命过程却没有留下详细记录。
关于阳虎:作者把孔子与阳虎作为一对相互影响至深的对立关系来描述,认为阳虎正是孔子自身的一个倒影,孔子通过这个反面形象来深刻思考自己。与孔子一样,阳虎也是一个以师儒起家、为时政改革而奋起、广招门徒,向贵族政治挑战的人物。二者之间有着理不断的缘分,既是对手又同是反体制者,阳虎拥有极强的政治手段,而孔子却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孔子流亡的原因正是应为阳虎专制,而此后十几年的流亡生活中也时时有阳虎这个精神幻影存在。是幻影,也是救星,正因为这个幻影的存在,孔子才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关于儒之源流:作者通过自己的解释来探求儒之源流,认为儒的源流既包含古典学的传统,还发源于遥远过去的传承。除了古典典籍之外,儒的源流与以原始信仰为核心的巫史之学密不可分,儒家正是从孔子所生活的巫祝社会产生的。构成孔子和儒家的核心的东西,被称为“仁”、“天命”、“德”。儒教包含了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一切,并在此之上创立,此后在两千多年里成为国家的传统,孔子的不朽之处,正是树立了这个传统。此外,作者还否定了郭沫若提出的孔子是奴隶解放运动的领导者的这一观点。
作者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书*早于1991年2月在日本中央公论社出版后,影响很大,后于2003、2011年重版,研究孔子的许多传记和著作都曾引用该书内容,如史景迁夫人金安平所著《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即重点参考此书。该书一直未有中文译本,此次为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阅读过程中渐渐感悟到,这两本书其实都是为败北者而写就的。
——白川静
以孔子的时代与现时代作一比较来考虑,人类究竟有了多大的进步呢?确切地说,恶智在迈进,而杀戮和破坏也变得更巧妙,更规模化了。我就是想通过著述《孔子传》来用自己的方式写出对现代的忧心。
——白川静
白川静(1910-2006)
日本最著名的汉字、甲骨文研究家、汉文学家。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被誉为日本的郭沫若,曾再三荣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功劳奖和文化勋章。一生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著作等身。著有《汉字:产生和背景》、《诗经:中国的古代歌谣》、《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甲骨文的世界:古代殷王朝的构造》、《中国的神话》、《汉字百话》、《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民俗》、《人名字解》、《字統》、《字訓》、《字通》等,其中《汉字百话》已有中文译本。
中国十大文豪:柳宗元 本书特色柳宗元,字子厚。其祖先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曾官贬柳州刺史,亦被称为“柳柳州”。其父柳镇(739—93年),...
本套丛书将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更丰富多样的色彩。传奇事变和热点探讨,伟大人物和平民生活,历史追问和现实思考,文字特色和图像
张潮研究 内容简介 张潮,安徽歙县人,清初著名学者,一生遵循“立品须法乎宋人之道学,涉世宜参以晋代之风流”的修身原则,交游甚广,著述颇丰,在清初文坛享有很高的声...
(精)左宗棠-家书抵万金-(全二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志频,国内研究左宗棠领军人物,研究湘军及左宗棠10余年,著述颇多,出版有...
张爱玲情传 本书特色 张爱玲生命中的男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她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后逃离了家庭,从此与父亲如同陌生人,但是张爱玲却摆脱不...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她的主要著作《人类境况》、《集权主义的起源》等已经进入西方政治...
在性与爱之间挣扎(莎乐美回忆录) 本书特色 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怀疑上帝的叛逆。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不守妇道的出墙红杏。为尼采所深爱,受...
世界政要御人方略 竹下登卷 本书特色 竹丁登是一位人际学大师,他以自己赤手空拳从人生中体验到的实学为武器,通过控制跟对方之间虚虚实实的心理战争,得以在政界发挥压...
溥杰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弟爱新觉罗·溥杰的...
唐弢画传 本书特色 秦海琦主编的《唐弢画传》内容介绍:唐弢(1913—1992)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
韩非子-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世称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未期,是先秦诸子中*后一位思想大师,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法...
《成为波伏瓦》内容简介:“迄今为止最好的波伏瓦传记!”“任何一个对波伏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可错过的传记”“她启发了全世界
竞雄女侠传:秋瑾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群言出版社出版★ 永田圭介是日本作家、建筑学专家,由日本著名史家狭间直树、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王晓秋为本书题写序言★ 书...
頂果欽哲仁波切(DilgoKhyentseRinpoche)頂果欽哲法王是最後一代在西藏完成教育與訓練的偉大上師,是古老的寧瑪巴傳承的主要上師,
细说明太祖 目录 总序……………………………………………………郭志坤1自序…………………………………………………………l一佃农家出了个皇帝……………………………...
孔尚任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目录 总序编纂说明概述**篇生平活动**章入仕之前**节有志于学第二节石门隐居第三节修谱撰志第四节御前讲经第二章仕宦十六年**节京都国...
《吴越文化的时代印记:余杭故事传承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呈现我国丰富多彩的口头叙事
曾国藩家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收录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
圆满:一个加拿大学者的中国情愫 内容简介 许美德教授是国际比较教育界的著名学者。作为一个加拿大人,她的治学以研究中国教育与文化为重心,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向西方世界...
蔡元培传 目录 小引/001**章 从绍兴到北京/001一、平和少年001二、科场得意005三、在翰林院011第二章 办学、革命、留洋/017一、办学之初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