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家沈从文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值得文物爱好者借鉴。是文物鉴赏、收藏的必读书。
◆数百幅精美图片,以图注文,直观呈现不同时代文物风貌。
◆大家经典之作,由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精美,值得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从文物研究来说,我所研究的问题多半是比较新的问题,是一般治历史、艺术史、作考古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机会接触过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工作若做得基础好一点,会使中国文化研究有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世界文化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贡献。
——摘自沈从文在美国圣若望大学发表的讲演
◆大家的文笔,专业的视角。对于文物研究者和鉴赏爱好者,这是文物鉴定和鉴赏的重要参考,以文献与文物互证的方法研究文物,寻绎源流,行文活泼,目光独到,还从古为今用的角度提出很多日常工艺发展的设想,处处可以感受到沈从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编辑手记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是不是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致之?这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汪曾祺
从文暂不写小说而专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绝不是改行……(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
沈老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写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从文论》)
沈先生的学术性论文,多半以文物图像为主,并选文献材料加以论证,判断是非,因博闻约取,笔下多有出人意料之创见,为专家和一般读者所共赏……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如绘画、陶俑、雕塑、石刻、砖刻等艺术品和史志记载为依据,详细论述了各个朝代的各阶级、各民族的服饰式样和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状况和作用;并且解析了各阶级、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对服饰审美的不同观点和演变。对于服饰文化同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也作了较广泛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见解,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学之用。对工艺美术设计,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注释和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探讨上,无疑是个新贡献,在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可资借鉴的榜样。
——王亚蓉、王序(《沈从文和他的服装研究》)
沈从文(1902—1988)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内容简介:1814年,威廉·亚历山大精选了50幅画作,辅以精彩的文字说明,在伦敦出版。作为海外中国服饰的开
字里乾坤 本书特色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语言文字即是“社会之公器”又是个人立世存身的有力工具。字里乾坤 内容简介 本书...
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 -日和手帖-7 本书特色 《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日和手帖的第七本特集书,收录了来自全球不同行业人的家。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我们...
全球最受歡迎通訊軟體LINE首度公開成功之道!深入剖析LINE的產品開發、用人哲學、經營之術Simple 你的成功之道不需要計劃不必共享資訊不必提高士氣不追求差...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内容简介 如何构思论文选题?怎样撰写调查报告?为什么要制定写作进程时间表?论文格式是一种“八股”吗?……这是一本入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
丝路岁月:从历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时代和小人物 内容简介 在考古发现的残简断片中,10个民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时间不同、个人遭遇不同的“小人物”以其精彩...
竹谱详录 本书特色 古言竹者或有谱无画,或有画无谱,为李衎《竹谱详录》开有谱有画之先河,且论述极详,是古代竹谱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全书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
世界当代性文化 本书特色 这本《世界当代性文化》从时间范围看,主要指20世纪,有些地方也要涉及一些19世纪中后期的事情。从地区范围来看,主要是指除中国大陆以外的...
信仰时代 本书特色 信仰朝代,即中世纪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时代。只要关注民族文化成长及其对西方文明的构建,就肯定会注意到欧洲文明正是诞生于中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商...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炼篇 本书特色 畅销书大手笔系列作者谢亦森新力作,细讲秘书在工作中的应对之道,三十年资深秘书从生活中得来的工作智慧。本书为是《大手笔是...
中华民俗节日风情大观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以反映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传统节庆风俗为内容的民俗文化著作。举凡中华56个民族的节日文化起源、传说、娱乐喜庆、饮食风俗...
老街故事 目录 大学路[001]太平路[004]兰山路[007]广西路[010]沂水路[013]江苏路[016]浙江路[1320]湖南路[023]莒县路[027...
湘西乡话语音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以作者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全面展示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语音特点、内部关系等情况。全书还从方言的接触和影响的角度,结合历史地理背景...
起名手册 内容简介 姓名决定一个人的运程。我们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能决定自己的风水之势,唯一可以选择和决定的就是姓名。起个好名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起名字才是...
《基于全过程物质循环的建筑工程清洁生产实施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建筑物质循环的角度,对建筑工程清洁生产实施框架进行系统分析
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多种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注重典型与非典型的对照,重视常规与变异的共现,以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机制为线索...
民居 本书特色 本书将传统文化中的民居部分集中整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成书,展示给广大读者,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民居文化传...
中国坐椅习俗 本书特色 翁同文的《中国坐椅习俗》按照椅子的演变史,对椅子历史的发展演化进行考究、论述,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讲解:即一、导论;二、补论坐椅习俗溯源西域...
《天才和天才之间》内容简介:本书以费伯-费伯出版社自1929年到1990年共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面呈现出版人和作家之间不为人知
增广贤文 本书特色 《增广贤文》是古代重要的童蒙读本,其原作者不详,在明清两代多有增益,流传甚广。《中华蒙学经典: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