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关键技术及国内外关于光通信技术的*新科研成果,并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光纤通信技术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本书共11 章:光纤通信技术概论新型光纤技术、光纤拉曼放大技术、光纤色散补偿技术、光波长稳定技术、光滤波技术、光功率均衡技术、光纤通信中fec 编码技术、光纤通信中调制码型技术、光孤子传输技术与光接入网新技术。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关键技术及国内外关于光通信技术的*新科研成果,并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光纤通信技术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本书共11 章:光纤通信技术概论新型光纤技术、光纤拉曼放大技术、光纤色散补偿技术、光波长稳定技术、光滤波技术、光功率均衡技术、光纤通信中FEC 编码技术、光纤通信中调制码型技术、光孤子传输技术与光接入网新技术。
第1章 光纤通信技术概论
1.1 光纤通信技术的演进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光纤通信技术的优越性
1.5 光纤通信系统的经典解决方案
第2章 新光纤技术
2.1 引言
2.2 光纤新材料
2.3 光纤性能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2.3.1 色度色散
2.3.2 偏振模色散
2.3.3 零色散波长与色散斜率
2.3.4 有效面积
2.3.5 非线性效应
2.4 新型光纤技术
2.4.1 g.652型与g.655型光纤及其*新发展
2.4.2 大有效面积光纤
2.4.3 低色散斜率光纤
2.4.4 全波光纤
2.4.5 *新的g.656光纤
2.5 骨干网与城域网的光纤选择
2.5.1 不同传送网对光纤特性的要求
2.5.2 骨干网光纤的选择
2.5.3 城域网光纤的选择
第3章 光纤拉曼放大技术
3.1 引言
3.2 光放大技术分析
3.2.1 光放大器的发展
3.2.2 光放大器的分类
3.2.3 光放大器的应用
3.3 拉曼放大技术
3.3.1 拉曼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3.3.2 拉曼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3.3.3 拉曼放大器的分类和应用方式
3.3.4 拉曼放大器的特点与技术优势
3.4 拉曼放大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5 拉曼放大技术对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3.5.1 光信噪比
3.5.2 噪声系数
3.5.3 q因子系数
第4章 光纤色散补偿技术
4.1 引言
4.2 线性色散补偿技术
4.2.1 色散光纤补偿
4.2.2 色散管理光纤
4.2.3 啁啾光纤光栅
4.2.4 控制啁啾现象的技术
4.2.5 线性预啁啾技术
4.2.6 色散支持传输技术
4.2.7 高阶色散管理
4.2.8 动态色散管理
4.3 非线性色散补偿技术
4.3.1 色散管理光孤子传输技术
4.3.2 中间频谱反转技术
4.3.3 非线性管理技术
4.3.4 色散管理孤子
4.4 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
4.4.1 pmd的表征参数
4.4.2 pmd对光传输系统的影响
4.4.3 pmd补偿技术
第5章 光波长稳定技术
5.1 引言
5.2 光纤通信系统对波长中心频率偏差的要求
5.3 光纤通信系统中波长稳定的方法
5.4 波长锁定技术
5.4.1 采用介质膜滤波片的波长锁定器
5.4.2 采用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波长锁定器
5.4.3 集成式
第6章 光滤波技术
6.1 引言
6.2 光滤波技术的工作原理
6.3 可调光滤波技术
6.4 光分/合波技术
6.4.1 光栅型波分复用器
6.4.2 介质薄膜滤波器型波分复用器
6.4.3 熔锥型波分复用器
6.4.4 集成光波导型波分复用器
6.5 群组滤波——interleaver技术
6.6 光滤波器的主要指标以及技术比较
6.7 光滤波器的应用与选择
第7章 光功率均衡技术
7.1 引言
7.2 光功率均衡器
7.2.1 光功率不均衡性的来源
7.2.2 光功率均衡器的结构
7.3 edfa的增益钳制技术
7.4 edfa的增益均衡技术
7.4.1 edfa的增益平坦技术
7.4.2 动态增益均衡技术
第8章 光纤通信中fec编码技术
8.1 引言
8.2 纠错码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8.2.1 光纤通信中的差错控制编码
8.2.2 差错控制的编码种类
8.2.3 常用的纠错编码
8.3 前向纠错技术
8.3.1 前向纠错码
8.3.2 净编码增益
8.3.3 fec码的纠错性能
8.3.4 fec码型分析
8.3.5 fec码型的主要构造方法
8.3.6 fec码的技术优势
8.4 光纤通信系统中fec码的选择与应用方式
8.4.1 光纤通信系统中fec码型的选择
8.4.2 光纤通信中带内外fec的应用方式
8.5 fec技术对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
8.5.1 带内fec
8.5.2 带外fec
8.5.3 带内fec和带外fec的比较
8.6 超强fec技术
8.6.1 sfec的实现方案
8.6.2 sfec的纠错性能和技术特点
8.7 光纤通信中fec应用的数字包封技术
8.7.1 光网络节点接口
8.7.2 数字包封器中的信息结构
8.7.3 onni信息结构
8.7.4 光接口转换单元
8.7.5 otu中fec子帧结构
8.7.6 数字包封技术的硬件实现
8.8 光纤通信系统的otu设计中fec技术的实现
第9章 光纤通信中调制码型技术
9.1 引言
9.2 光纤通信中编码信息的调制技术
9.3 光纤通信中常用的调制码型技术
9.3.1 非归零码nrz
9.3.2 归零码rz
9.3.3 啁啾归零码crz
9.3.4 载波抑制归零码csrz
9.3.5 supercrz
9.3.6 superdrz
9.3.7 odb
9.3.8 dpsk
9.3.9 dqpsk
9.4 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码型的传输特性
9.5 传输参数对不同调制码型系统的影响
9.5.1 色散对不同码型系统的影响
9.5.2 非线性效应对不同码型系统的影响
9.5.3 pmd对不同码型系统的影响
第10章 光孤子传输技术
10.1 引言
10.2 光孤子传输的基本原理
10.2.1 孤子方程和孤子解
10.2.2 暗孤子
10.2.3 光孤子传输原理
10.3 光孤子传输系统
10.3.1 光孤子传输系统的组成
10.3.2 光孤子传输系统存在的问题
10.3.3 光孤子传输控制技术
10.4 光孤子通信的特点与色散控制方案
10.5 色散管理光孤子传输技术
10.5.1 色散管理光孤子的基本概念
10.5.2 色散管理光孤子理论
10.5.3 色散管理光孤子的传输性能
第11章 光接入网新技术
11.1 引言
11.2 wdm-pon技术
11.2.1 wdm-pon的关键技术
11.2.2 wdm光接入网的网络结构
11.2.3 wdm-pon技术的发展动态
11.3 ocdma技术
11.3.1 ocdma的基本原理
11.3.2 ocdma系统
11.3.3 ocdma系统的相关器件
11.3.4 ocdma的分类与优点
11.3.5 ocdma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袁建国,教授,重庆大学博士毕业,1994.7~2003.1:大唐电信成都光通信分公司(原邮电部第五研究所),2003.2至今: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科研经验
本书堪称是软件调试的“百科全书”。作者围绕软件调试的“生态”系统(ecosystem)、异常(exception)和调试器 3 条主线,介绍软件调试的相关原理和...
《韩松精选集》之Ⅵ韩松首度出版诗歌集,时而冷峻、时而戏谑、时而深沉,且独具风格。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韩松经典作品首度结集出版★ 精选集含六册,均由韩松亲自选...
精彩摘录他不仅没有找到那种闪闪发光、掷地有声的词句,他甚至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他感受万千,但又一筹莫展,他呆呆地一直坐到两
《扫把的旅行手账 : 阿拉斯加》绘本在美国畅销35万册、英国乔治小王子启蒙读物作者、“美国独立出版人图画书” 金奖获得者,人气插画师扫把,阿拉斯加旅行手账大公开...
王平,1979 年生于甘肃天水,民进会员。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与绘画研究方向博士。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
耳部疾病-正确治疗与生活调养-名医图解 本书特色 ☆ 第十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引进版科技类)获奖图书“《名医图解》系列”后续品种。☆日本耳鼻咽喉科...
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像农民种地一样 默默干一件正事一家试图改变行业的公司一个不断寻找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19岁以山西省文科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大;29岁...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助读 本书特色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助读》:历代中医在师承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读本有它的独到之处,对今天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补充作用...
《你拿什么吸引我:创业者必知的风投规则》作者卢爱芳,如果你身无分文、只有一个好的点子,你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帮你美梦成真吗?如果你已经做出了产品、准备开拓市场,你...
精彩摘录方运沉吟片刻,动笔补齐五言律诗《岁暮》。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传承中医 内容简介 刘世峰,男,1955年12月生,重庆荣昌人。1975年开始自学中医,1977年考入重庆市江津卫校中医班,受到周天寒老师悉心指导。1983年在...
How can you make your iPhone or iPad app standout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App ...
这是一本关于外国传教士在大清帝国所经历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险记。作为一个密切关注世俗社会的法国传教士,一个精通汉语、满语和蒙语及少许藏语,学识渊博,熟悉中国经典...
《六祖坛经解读》是一本对大乘佛教经典《坛经》进行深入解读的哲学、宗教类图书。作者比尔•波特通过对不同版本之《坛经》进行对比、考证及解读(如契嵩本、宗宝本、惠昕本...
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1988年起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任教。1993年任教授。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论...
乙一1978年生,日本作家、独立电影导演。16岁创作《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一举夺得1996年第6届JUMP小说大奖,轰动日本文坛。2003年,《GOTH断掌...
非建筑 内容简介 基于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进展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边缘领域渗透交叉学科,至力于建立一项从基础理论到设计的“模式软件程序”——非...
免疫被许多人视为现代文明中最伟大的进步之一。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得预期寿命延长,儿童疾病发生率下降,通常情况下,每年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从两个世纪以前被发现以...
隈研吾-NA建筑家系列-3 本书特色 ★从《十宅论》到《负建筑》,透过17部著作观察隈研吾的思想变迁 ★书中所有建筑作品均配有翔实的建筑项目数据及珍贵的平、剖面...
AThaneandMossmysteryWhenacorpseisfishedoutoftheRiverClyde,CIDinspectorsColinT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