蒉益民编著的这本《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可谓“十年磨一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哲学意义。作者不仅对当代语言哲学中通行的专名直接指称理论给予了全面审视和批判,提出了一种社会—历史—因果—描述的指称理论和生活整体主义观点,而且对当代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主张都给予了全面考察,并提出了自己的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主张。不仅如此,作者还运用这些观点和主张对古希腊哲学和分析的形而上学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结论。全书内容丰富,话题广泛,充分反映了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值得国内学界仔细研读,反复思考。
《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以对专名的指称和意义问题的研究为基础,然后运用所得到的结果对意识的物理主义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蒉益民首先提出并论证了关于专名指称和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理论。这里的生活是指物理世界、社群、个人相互交融所形成的有机体及其在历史中的演化和展开。整体主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名的语义内容/语义意味往往孕育和隐含在上述生活之流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二是在决定专名的指称和意义时,我们往往需要对构成我们生活形式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作出一个实践理性指导下的整体考量。作者然后将其在语言哲学中的研究结果运用到心灵哲学中:对二维语义学以及心灵的渐逝型取消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改进和发展,对现象概念策略、强表征主义策略等物理主义辩护策略进行了批评,对可想象性论证、二维语义学论证等反物理主义论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终论证并走向关于意识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特性二元理论。 了《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的话**篇语言哲学:专名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一:索姆斯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新发展1.1 专名的意义和指称:历史与挑战1.2 索姆斯对几种新的描述理论的批判1.3 索姆斯为直接指称理论所作的新辩护以及我对这种辩护的质疑第二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二:直接指称理论对空名问题的解答2.1 直接指称理论和空名问题2.2 塞尔蒙对空名问题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2.3 其他一些对空名问题的新解答以及我对这些解答的质疑第三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三:直接指称理论对弗雷格之谜和信念之谜的解答3.1 塞尔蒙对弗雷格之谜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3.2 塞尔蒙对信念之谜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3.3 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第四章对专名指称的研究结果: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因果的和描述的理论4.1 传统描述理论和克里普克的因果理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难4.2 埃文斯的早期和晚期理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难4.3 专名指称的一种因果描述理论,以及为什么这种理论能够解决现在所知的所有困难第五章专名意义的一种社会的和实用的理论,以及由此体现和表达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理念5.1 专名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挑战5.2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一种直觉上的推荐5.3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一种理论上的论证5.4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反思第六章上述理论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之一: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6.1 查默斯的二维语义学理论框架6.2 对认知内涵概念的几种反对意见6.3 对琐碎性反对意见的进一步探讨6.4 对认知内涵概念的一种社会的和实用的阐述与辩护第七章上述理论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之二:对心灵哲学中渐逝型取消主义的一种阐述和发展,以及关于科学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对意识感受性词语的语义内容的可能影响的研究7.1 心灵哲学中的取消主义7.2 取消主义中的渐逝型理论7.3 对渐逝型理论的一种阐述和发展7.4 对以上阐述的进一步反思和追问第二篇心灵哲学:对主要反物理主义论证的研究以及对主要物理主义辩护策略的批评,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第八章心灵哲学中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以及五个主要的反物理主义论证8.1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意识8.2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心灵内容8.3 反物理主义的模态论证8.4 反物理主义的知识论证8.5 反物理主义的解释空缺论证8.6 反物理主义的二维语义学论证8.7 反物理主义的心灵因果性论证第九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一:对可想象性论证的分析和研究9.1 克里普克的语义学策略9.2 列文的情形一表象理论框架9.3 克里普克对心灵物理主义的批判以及物理主义哲学家的回应第十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二: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研究10.1 杰克逊关于玛丽的思想实验以及知识论证的论证结构10.2 对于知识论证的五种类型的反对意见10.3 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诊断:这一论证究竟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哲学挑战第十一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三:对解释空缺论证的分析和研究11.1 解释空缺论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它的论证结构以及它对物理主义挑战的实质11.2 对于解释空缺论证的三种主要的反对意见11.3 对解释空缺论证的几点质疑和批评,以及这一论证究竟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哲学挑战第十二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一:对野蛮同一性策略的批评12.1 野蛮同一性论证12.2 现象概念论证12.3 因果同一性论证第十三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二:对现象概念策略的批评13.1 支持物理主义的现象概念策略13.2 对现象概念策略的几种批评意见13.3 关于现象概念策略的更深一步的探讨第十四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三:对无知策略的批评14.1 意识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14.2 斯图嘉支持物理主义的两个直接论证14.3 无知策略与其他物理主义策略的比较14.4 支持意识认知理论的主要理由第十五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四:对弱表征主义策略的批评,以及对知觉经验与知觉内容的研究15.1 关于知觉经验的前沿研究状况15.2 关于知觉经验的一种意向理论以及一种为物理主义辩护的弱表征主义策略15.3 关于知觉内容的前沿研究状况15.4 关于知觉内容的一种二维理论第十六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五:对强表征主义策略的批评,以及对知觉透明性命题的质疑和对“彻底个体化光谱’’思想实验的构造16.1 对知觉透明性命题的质疑16.2 意识感受性的强表征主义:从知觉透明性到物理主义16.3 有关意识感受性的一个经典论证:颠倒地球的思想实验16.4 彻底个体化的光谱:对传统的颠倒光谱思想实验的一种推广第十七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四:对二维语义学论证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17.1 相关的二维语义学概念与主张17.2 反物理主义的二维语义学论证…17.3 二维语义学论证所面临的主要批评和两个真正的困难17.4 对语义困难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第十八章在二维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中理解意义和意识问题,*终走向关于意识的一种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并由此更进一步地体现和表达生活整体主义的哲学理念18.1 二维语义学的主要特征18.2 意义:对本书在语言哲学中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18.3 意识:对本书在心灵哲学中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18.4 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运用,以及关于意识的一种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第三篇上述关于意义和意识的理念在其他哲学领域中的应用第十九章在古希腊哲学领域的应用之一:对柏拉图语言哲学理论的发掘和阐释19.1 对《泰阿泰德篇》中两个重要隐喻的解读19.2 对《克拉底鲁篇》中两个关键隐喻的解读19.3 对专名意义问题的一种柏拉图式的解答第二十章在古希腊哲学领域的应用之二: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发掘和阐释20.1 本尼耶特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新解读20.2 舍拉布基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直译型解读20.3 李尔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表征型解读以及我为这种解读所提供的一种新辩护第二十一章在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交界领域的应用:对狭义心灵内容的研究21.1 对狭义内容的三大经典批判及其所产生的影响21.2 对狭义内容的一种极端辩护及其所面临的困难21.3 对狭义内容的一种温和辩护及其所面临的困难第二十二章在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应用:对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质疑22.1 关于生命个体来源的本质主义命题22.2 关于物理个体来源的本质主义命题22.3 关于物质深层结构的本质主义命题22.4 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蒉益民,男,1964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2005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已发表分析哲学论文36篇。
白说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典籍。《白说论语》辑录了作者白子超先生在《新民晚报》“论语新读”专栏中近十年来发表的二百...
英文版总主编托马斯•奥登(ThomasC.Oden),生于1931年,分别于1958、1960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古代基督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现代性的教训 内容简介 以道德哲学与现代性之关系为主题,这本享誉广泛、富于洞见的著作探讨了理性和历史在道德理解中的地位,哲学自然主义的不恰当性以及现代自由主义的...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 本书特色 《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选择了加缪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里的随笔和论文。*部分名为“既不当受...
五经四书全译(全四册) 本书特色 本书的前身,是由陈襄民、裴泽仁、管曙光、张文学与笔者五人分工注译的《五经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1993年重印。...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主编、题写书名,强力推荐。★**次把“甲子”和“八卦”纳入同一性质的纪时系统★本书**次把黄历的各个核心元素纳入太...
《庄子哲学》主要研究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在这部书中,作者尝
佛学研究十八篇 本书特色 佛学在中国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出现过各种流派,它们相互争斗,梁启超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对此进行过详细而全面的评析,并且与欧美的哲学流派进行...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浅释 本书特色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浅释》由宣化法师口述,《楞严经》里〈四种清净明诲〉说得非常地正确,非常地肯定,就说这个...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内容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鉴于这部论战性巨著篇幅宏大、内容艰深,我们...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内容简介 康德法学理论的主要著作是1797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上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康德在此书中阐述了他的法学思想。他的...
名家讲解金刚经 心经-传统文化普及读本 内容简介 《金刚经》《心经》两部佛教经典,篇幅不大,但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受欢迎的佛经。《名家...
心通《周易》 本书特色 《阳明宇读典系列:心通》:发掘中华元典智慧之根 圆满人生心通《周易》 内容简介 本书用历史故事、现实事例阐发《周易》中的微言大义;以准确...
杰弗里•斯蒂芬•基尔克(GeoffreyStephenKirk),生于1921年12月3日,卒于2003年3月10日,英国著名古典学者,从1974起担任剑桥大学
法家简史 内容简介 法、术、势。法:健全法制:势:君主的威势;术:驾御群臣,推行法令的策略与手段。法、术、势合而为一的东方政治家(全彩典藏图本)。法家是春秋战国...
哈罗德•泰特斯(HaroldH.Titus,1896-1984),阿卡迪亚大学文学士,科尔盖特-罗切斯特神学院神学学士和神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哲
神药之殇-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 内容简介 道教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诠释意义,在过去是长期被忽略或低估的问题。这可能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面对近代命运中国人所...
华雨集-全三册 内容简介 《华雨集》共五册,是释印顺法师晚年对自己作品的再次编集,收录了除专著和《妙云集》以外的各类文章,内容包括解经、释论、教...
王蒙-庄子的享受 本书特色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
来果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