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这件温暖而美好的事
与莫言、史铁生、帕慕克、马尔克斯……邂逅的旅程?
用耳朵阅读莫言
写作是为了活着
爱情是一种病
人人都有心兽
小心有人窃听你的大脑
吃植物是不是杀生
天才的责任就是做自己
沉默也犯罪
选择越多并不越幸福
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好作家,在写作时,应该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气味。
——莫言《莫言讲演新篇》
我建成了一座“纯真博物馆”。这里就是我的家,能依恋着这些浸透了深切情感和记忆的物件入眠,还有什么比这更买好的呢?
——奥尔罕帕慕克《纯真博物馆》
当市民不排队,我看到的不是国民性,而是公民教育缺失;当一位老人摔倒在街上却没有人敢去扶起他,我看到的不是国民性,而是法院此前的裁决没有守住社会正义的底线。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未被道出的个人贫困、荒谬、鼓励、默默无闻,更不用说基于意识形态—政治理由而加诸的极刑,一直伴随着伟大艺术、文学,或是哲学研究的诞生。
——乔治斯坦纳《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
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
——赫塔米勒《心兽》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
用*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莫言讲演新篇》
——用耳朵阅读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立即召开记者会,说他为什么有资格拿奖。这蛮好玩的,让我想起1964年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发表声明拒领诺奖。莫言这样做,缘于外界一些压力和质疑。
莫言该不该拿奖呢?这不是他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更不是我说了算,当然是诺奖评委会说了算。一个历史这么悠久、影响力这么大的奖,它基于什么样的标准,*后决定颁给谁,自有一套传统。很多因素会被考虑进去,包括作家的性别、种族、地域,也包括政治上的考量,以及创作风格、成就等。
诺贝尔文学奖固然有名,然而全世界文学奖很多,其他很有分量的奖项莫言早已拿过。这样来看莫言获诺奖,或许比较公道。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认为莫言获奖是实至名归,因为他的创作不论是手法还是主题,都兼具中国性与世界性,尤其是世界性这部分的得分比很多中国作家高。贾平凹的很多方言阅读起来很困难,遑论翻译。王安忆的很多主题跟老上海有关,从世界性的角度来看比较吃亏。这并不表示这些作家的作品不好,只是莫言的创作更符合诺奖的要求。早在2002年,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访华时,就看好莫言获诺奖。
2003年,莫言在与王尧的一场对话中表态:“诺贝尔文学奖是个好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尽管对这个奖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它的诱惑是挡不住的。在百年的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一些伟大的作家,但也有不少得奖者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几十年后被人忘掉了,这也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奖项都有评奖标准,选择的标准、得奖的*根本的理由是你的作品符合了人家设奖的标准,并不完全因为你写出了*好的作品才得了奖。……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作家都容纳进去。有些好作家没来得及参评就已经去世了,有些作家本来没有这种资格却得了奖,这基本上不影响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因为它评出的大部分作家还是真正了不起的。”
莫言的口才非常好,很多演讲被结集出版,值得一阅。《莫言讲演新篇》收录的内容*全,有莫言的成长故事,有他对作品的看法,还有很多写作的秘密。比如他提到“用鼻子写作”:“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好作家,在写作时,应该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气味。即便是没有气味的物体,也要用想象力给它们制造出气味。”
莫言认为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但他同时强调:“仅仅有气味还构不成一部小说。作家在写小说时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味觉、你的视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觉之外的其他神奇感觉。这样,你的小说也许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声音、有温度、有形状、有感情的生命活体。”“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色彩和画面、声音与旋律、苦辣与酸甜、软硬与凉热等等丰富的可感受的描写,当然这一切都是借助于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来实现的。……好的小说能使痴心的读者把自己混同于其中的人物,为之爱,为之恨,为之生,为之死。”
莫言说不要相信作家的传记,更不要相信作家的自传,作家所有的秘密都在作品里。作为读者,我们应该透过作品来了解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心灵秘密。
《开卷八分钟》
凤凰卫视中文台读书栏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梁文道
凤凰卫视主持人。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各类艺术、文化时评,并参与文化及社会活动。
黄兴宋教仁朱执信 内容简介 黄兴、宋教仁、朱执信都生长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苦难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灾难深重...
《产品经理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是0岁产品经理入门书,从产品经理通识,用户与需求,设计与分析,产品经理的招聘与求职,互
我与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文学体裁分为两部分: 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散文。梁晓声是著作作家,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
看开是福.看淡是幸 本书特色 “花如是兴谢,情感如是兴谢,因缘如是兴谢,生命中的一切过程不也是这样兴起与谢落的吗?与其为情感的兴谢、因缘的生...
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本书从苏...
唐诗三百首品读 内容简介 提起杨柳,我们想到离别。提起明月,我们想到聚散。中国人思想感情中的思乡、惜别、怨愤、怀古、言志,几乎都在唐诗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性语言...
卡洛斯·鲁依斯·萨丰(Carlos Ruiz Zafón),一九六四年生于巴塞罗那,原任职于广告界,后赴美定居,目前在洛杉矶从事电影编剧以及文学创作。出版作品有...
《中国通史大师课1》内容简介:以时代为经,以事件为纬,全方位讲透传承与变革中的中华文明史——学习中国历史,读这套书就够了!本
米泽穗信(1978— ),日本小说家。2001年以《冰菓》获第5届角川校园小说奖青春推理部门奖。2011年以《折断的龙骨》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14年以《满...
《迈向碳中和》内容简介:碳中和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事关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既是
智慧人生随想录-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内容简介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
一生-全译本 本书特色《一生》是莫泊桑对长篇小说的初次尝试,这部小说试图通过一个女子平凡而辛酸的身世来剖析和探索人生。故事平铺直叙,丝毫没有剪裁的痕迹,却充分发...
刘锡庆自选集-励耘文库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建构了一方精神守望者的家园。在这里,一群甘于寂寞的思想者,用执著与静思来面对飞逝的岁月和骤变的时代。他们身处喧哗...
《守护星星的孩子:我们在一起》内容简介: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理论篇从教
作品目录《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初唐渐盛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
《周庄》内容简介: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最南端,始建于宋,后江南富商沈万三迁居于此,人丁兴旺,逐步形成镇市,历史上以水产、
光阴之于我犹如酒杯之于嘴唇 本书特色 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海男如“魔女”一般存在着。她以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字书写,漫游在广袤的世间大地。光阴之于我犹如酒杯之...
李泽厚(1930-2021),湖南长沙人。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美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李自成的故事 本书特色 李泽民先生通过他精心编著的61篇李自成的故事,把这位农民领袖从出生到出家全过程描画下来,使得李自成形象犹如还活在人间,栩栩如生。可贵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