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作者:朱崇科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4-04-01

评分:5分

ISBN:9787218093017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内容简介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由著名学者贺仲明、李遇春主编,於可训、丁帆顾问,是近年来*大型的一套文学、文化批评丛书。这套丛书作者均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一线中青年学者,具有充分的权威性。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更注重原创性、系统性与审美性,每本著作都具有一个核心的批评概念,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全面涵盖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范畴,如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思想史、文化批评等,是极度罕见的一套丛书。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及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反思及建言,阐释其“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三个主要特征。介绍从方修到杨松年、王润华、黄锦树等重要马华作家。另外,还讨论了马华老少作家,如郁达夫、英培安、吴耀宗等人的作品。亦涉猎曾毓林、唐正明、九丹等通俗作家及文化现象。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目录

代序 我的批评观 / 1
绪论 “本土性”的缘起、艰难与化用 / 2
文学空间诗学的可能以及悖论 / 14
辑一反思本土性 / 23
本土性的纠葛—— 浅论 “马华文学史”书写的主线贯穿 / 24
在场的缺席—— 从本土研究看马华文学批评提升的可能维度 / 39
从部分缺席到集体失语—— 试论马华本土文学批评贫弱的要因 / 52
书写策略:尴尬与超越之间的游走——以《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为中心论新华文学的定位 / 68
辑二个案观照 / 87
新加坡中心:镜像再现、叙事策略及之外—— 解读英培安的一种向度 / 88
无序之序—— 破解吴耀宗书写的一种读法 / 113
丈量旁观与融入的距离—— 郁达夫放逐南洋心态转变探因 / 141
消解与重建—— 论《大话西游》中的主体介入 / 156
艰难的现代性与无奈的本土化—— 解读《星洲日报》之《现代戏剧》 / 166
辑三中国性与本土性 / 179
台湾经验与黄锦树的马华文学批评 / 180
吊诡中国性—— 以黄锦树个案为中心 / 195
“去中国性”:警醒、迷思及其他——以黄锦树和王润华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 206
看与被看:中国女人和新加坡的对视——以《乌鸦》与《玫瑰园》为例论“新移民文学”中的新加坡镜像 / 226
辑四他山之石的解读 / 245
新“新”视角与后殖民解读——试论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 / 246
本土书写——浅评杨松年《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 252
马华文学:为何中国,怎样现代?——评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 / 257
“重访”方修:承继与再续——评《方修研究论集》 / 262
立马昆仑与“极目南方”——评许文荣《极目南方》 / 266
马华文学:“经典”消解与建构 / 270
辑五印象“南洋” / 273
那些热带的边缘的激情与焦虑 / 274
繁复的单调:新加坡干净的吊诡“哲学” / 280
林文庆和鲁迅的经济(人格)冲突 / 288
国大:以何为大? / 293
“怕输”的文化传递及其对策 / 297
言论空间的开创与游戏规则——从徐顺全的意义与局限说开去 / 301
“双语教华文”:在近利与远忧之间 ——兼答梁威文小友 / 304
泰国组诗两首 ——兼答梁威文小友 / 308
如何马华,怎样本土?(王德威) / 322
文化现场、南洋想象与主体间性的介入(蔡志诚) / 325
参考书目 / 311
附录
后记 / 335

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 作者简介

朱崇科,1975年出生于山东临沂。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2005年6月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第三类人才引进,并为中文系副教授。2007年8月底至2008年5月底作为交换教授执教于纽约巴德学院。2011年底转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著有《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