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逝去的武林》续篇。由“家世”和“武学”两部分组成。
前者由武学大家李仲轩(1915~2004)的后辈讲述自鸦片战争至今,李仲轩的父系和母系家族成员在历史大变迁中的个人命运,以及他们眼中李仲轩的性格爱好和生活细节。凸显了一支百年世系的血脉和文化传承。
后者是象形术探佚。象形术是民国武术**高手薛颠的传世之作,已经湮灭半个世纪之久。李仲轩生前的*后岁月便是讲解象形术。本书根据薛颠《象形拳真诠》和李仲轩口传,对象形术进行了完整的阐释和解析。
李仲轩(1915~2004) 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师从形意拳三位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武林名号“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34岁自武林退隐,后在北京西单一家电器商店值夜为生。因遵守师父尚云祥的规定,一生未收徒弟。晚年在《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作为“中华武学巅峰时期的*后一位见证者”,披露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
薛颠说武术的真实情况是,四肢躯干可以击人,发声、皮肤也可以击人。薛颠自评『音以离奇,实习则明』——你没见过,但我练到了。薛颠的口气之大,说象形术的先贤有伏羲、阴康、黄帝、孔子、华佗,象形术在他们手中以易经、舞蹈、中医、吐纳禅定的形式流传下来,现在由我以拳术的形式流传。
唐朝之前,学堂里周公和孔子共祭,周公是主角,孔子是配角。贞观是唐太宗年号,登基第二年,便将周公牌位请出学堂,孔子成了主角,升颜回作配角。
颜回无作为无著作,只因他是孔子*喜欢的学生。周公是周武王弟弟,创立了周朝礼乐典章,当了很久摄政王。他是公爵,孔子平民出身,虽然孔子学问就是周朝礼乐,来自周公,但孔子独立,读书人就独立了,可以对抗贵族权臣。
平等,才能对抗,唐朝祭孔,一度按祭周天子规格,高过周公。
唐宋皇帝与寒门学子合作,成功打压贵族豪门。但文人仍有心结,觉得唐宗宋祖再辉煌,总是不如周天子,比如,唐宋坏了史学。
唐宋前的史官虽是官职,实是家学,白受供养,不说好话。“当代国史,不让帝王见”是周朝定下的法制,历代遵循,史官家族子承父业地维护,王室皇家无权干涉。
唐太宗和宋太宗看当代史,心知违法,小作涂改,不敢过分。毕竟开了先例,长堤决口,泛滥到清朝,成了全权操控,不再有史官,由官员兼职写,皇帝审定,等同主编。
孔子修鲁国国史《春秋》,清朝普遍将孔子的“春秋笔法”理解成官员良知,在审查下偷生的“曲笔”——不敢直写真相,作假又不甘心,故意留下些破绽,留待后人翻案。
但孔子修《春秋》,国君不看,平民看不懂,没有曲笔的必要。孔子原本也不懂,是向史官私下学的,是一种专业文法,不是什么曲笔。
孔子有“私著国史”的罪名,不是未经君王审定,是他没有史官身份,史官是官僚中我行我素的一支,谁也管不着,孔子不是有愧君王,是对不起史官,干了人家的事。
但孔子没乱干,写得专业。史官没追究,君王没在意。
“春秋笔法”不是婉转,是以周朝礼乐的观念写历史,不是单纯记事,要定善恶是非。词汇来源是《周礼》一书,一事的好坏,好到什么程度,坏到什么程度,一个字就行了。
一字之差,性质完全不同,常人怎么看得懂?
即便有《周礼》对照,仍学起来困难,词汇量大,近义词多,不好辨别。所以孔子还有《春秋》的口传,讲给外行人的授课语。
清朝人误以为《春秋》文字遮遮掩掩,口传才是真相,明一套暗一套,孔子为如何在审查制度下生存,提供了榜样。
《春秋》是给事件定性,不是叙事,但为了学生们好理解,孔子讲故事了,让学生通过了解事而懂了字。
口传好听,人物性格、情节转折、现场气氛都有,台词尤其好,左丘明舍不得孔子口传,不愿听听就完,落成了文字,便是《左传》。《左传》一出,全天下喜欢,身为史官的司马迁也喜欢,从此改了史书写法。
字的史书成了事的史书,都是《左传》、《史记》,不再有《春秋》。
讲故事才用曲笔,大白话得婉转点。
口述历史——十年来我们有了,口述个人经验,经历有限,思考有限。但作口述史的趣味,正因为有专家史书参照,个人的局限性可供彼此一窥。
2014年2月21日
没有绘画才能,就不用画祖师了,圆形套方形就可以了。这个符号是形意拳的心法口诀,薛颠在。“转注”篇章里透露出来,是“圆中纵横似弹丸”一句。
圆力中有纵横力,纵横力形成圆力,好像一颗子弹,子弹飞出去,多大的力量!如果子弹自身不具备纵横力,撑不住自己,飞的过程中就崩溃了。子弹直线飞出,子弹本有的横力,加上所受的横力,令横力极强,但打到目标上如果只有这个横力,便只能破坏目标的表面,而有了圆力,则可让这种横力变成钻劲,破坏目标的深层。
形意拳练的九宫步也是指事,九官步就是诸葛亮的八卦阵,将一个方形用“井”字切成九块,按照口传的次序将这九块都走一遍。我们走这一遍的轨迹,就是诸葛亮阵法内部调动的轨迹。八卦阵是“以少胜多,败中求胜”的典范,九宫步练功时是个固定路线,在比武时将之活用,便尝到了“以步赢人”的妙味。
白描的历史讲述逝去的武林
网友:走路看风景
关于武术,书中写道:“薛颠开诚布公地说:‘现今谈武术的人,都拿练精化气、练气化神、洗髓、易筋等词汇,逢人便讲,成了口头禅,但你要问他具体练法和步骤,他就张口结舌,答不出了。但我能说清楚。’”此外我们所接触到的“武术”一词,除却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莫过于电视上总在转播的武林大会,过于花哨的招式,以回合制代替瞬间击中。李仲轩李老说象形术的“象形”后面还有两个字,为“象形取意”。薛颠言:“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正所谓“动作和精神分崩离析,各逞其能,是不协调;动作与精神相互配合,也是下乘”;“精神就是动作,动作就是精神”,才是象形术的路径。作者的文字略显简单,却传达出了更深的涵义。
《高术莫用》记录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段段隽永的历史,关于李老,关于薛颠,关于武术。
不能动粗,就只好逝去了
网友:虎儿
几年前《逝去的武林》出版,标榜着一个真实的武林。看似打碎了大家心理的那份期望,实际上却激起大众强烈的好奇心。人们渴望知道他们心中故事的真实来源,渴望没有修饰的“硬派武侠”带来的全新感受。
《逝去的武林》讲得是一代形意拳大师李仲轩的故事,对它爱不释手的却多是不习武的文化人,是心中有浪漫的人。如今这个系列的书出了姊妹篇《高术莫用》,给他题字的依旧是一个文人,还是一个著名的文人。莫言先生说起话来高深莫测,一句“高术不可妄用”倒是引起一些外行的误解来。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练武的人居然能有这样高的文化修养。为该系列图书第一册做整理工作的徐皓峰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经提到,李老曾指导过他删去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教他如何“取其精华”。就算在传承形意拳的过程中,心中也有恰当的取舍,这是大家的风范,也算得真正做到了高术不妄用。《高术莫用》上篇中的口述史部分,记录了李仲轩老人拜师以外的家族故事,我们也可在其中看到一些他与文化的渊源。
李老的祖上有抗击英军的将领,有在民间享有很高威信,智擒飞贼的英雄(甚至被编成戏剧来传颂),还有在维新变法年代有显赫地位朝中大臣。这是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我通常说“三代出贵族”,这种骨子里的傲气,和高贵文化修养其实一种遗传,家族环境的遗传。所以到了后面的一代,虽然已经不算是贵族,没有了以往的家势和地位,可是那个落魄的怪人王守谦,依旧能画一手漂亮的图画,讲上流利的法语,保持着贵族应有的秉性和才情。人们才对他有了一个评价,称之为:“最后的名士”。
在《高术莫用》下篇中,是对薛颠《象形拳法真诠》的系统讲解,虽然术语颇多,也有勾引文人读下去的一些细节。形意拳是内家拳,讲究内外兼修。它学习十二种动物的形来克敌制胜,练到极致仿佛神兽附身,这对于文人来说,是一种浪漫;它讲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在哲学成面上来参悟拳法,这对于文人来说,是一种浪漫。形意拳虽是内家拳法,但是打起来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对战制敌最为实用,在战乱时期是国人保卫家园的好本领。这对于文人来说,更是天大的浪漫。都说“千古文人侠客梦”,做这个梦的人不在乎故事中有多少瑰丽的想象,而是与他们的心中产生了多大的共鸣。
与其说《逝去的武林》系列是写给习武之人的书,倒不如说是写给那些不会武功的人看的书。但是在习武精神和文化传承上,它已经做得很出色了。
发现了“武功秘籍”的惊喜
网友:秦客
李帼忠,职业为医生。形意拳名宿李仲轩的侄女,增协助父亲整理天津李氏王氏家族史料。
其父为李仲轩兄长李辕(字捷轩),天津宁河县文史所荣誉研究员。徐骏峰,自由写作者。曾为报社记者和杂志撰稿人。李帼忠次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和兄长徐皓峰追随李仲轩先生一个时期。
《夜读抄》内容简介:《夜读抄》收了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可看作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
本套丛书以1958年、1962年、1963年、1981年、1983年五次大规模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的一手资料为汇编对象,以云南大学所藏大量稀见原始档案为底本。这...
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篇小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与《空闲工夫剥野菱》、《初恋》等9篇短篇小说的合集。《我不知道该如何像...
千山诗集.不二歌集 内容简介 《千山诗集》:二十卷,释函可著,收录了作者流放东北后创作的诗歌。《千山诗集》初刻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年间被禁毁,因此...
当代散文-宗璞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宗璞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当代散文-宗璞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
生命中的软与硬-蒋子龙叹人生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散文随笔精品集。作者的笔就像一面镜子,观照着芸芸众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亲情、友情、爱情;事业...
平均分/康辉 本书特色 《平均分》是央视著名主播康辉的成长心得。生活没有*分,事业没有*分,人生需要平均分。康辉自称是平庸之人,一贯老成持重,欣赏“无招胜有招”...
2011-2012-中国新诗年鉴 本书特色 真正的永恒的民间立场——精选优秀诗作,推出诗坛新人。2011-2012-中国新诗年鉴 内容简介 《中国新诗年鉴:20...
百花散文书系 新古代部分 司马迁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本散文选集精选了《史记》中*为精彩的篇目的片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
放翁诗话 内容简介 “诗话”之名,首起于欧阳修晚年所作的《六一诗话》,他自称“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多收录诗人的趣闻轶事与诗句的品评,开启了随笔式的论诗风气。...
《诗经讲义稿》内容简介:《诗经》讲义十二篇,大体写于民国十七年是二月,系傅斯年1928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所留下的讲稿,是近代
东拉西扯集 本书特色 韩羽先生的作品痛痒传神,空灵洒脱,意趣盎然。他的画吸收了文人画的简练空灵、民间艺术的生动质朴和儿童艺术的稚拙真率,为中国画平添了一分“恼人...
《心向原野:自然如何治愈了我》内容简介:英国杰出的自然文学作家、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在事业巅峰之际,突然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这部小说集收录了青年作家张惠雯近年创作的十篇短篇小说作品:《水晶孩童》《雨林中》《书的故事》《“我是一个兵”》《爱》《蓝色时代》《暴风雨之后》《梦中的夏天》《二...
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 《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
文学照亮人生: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小说卷)(上) 本书特色 我国现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历久弥新的情感力量,其思想艺术价值已...
朱自清说诗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方家讲坛》系列之一。朱自清对于诗歌史及历代诗人都有着独到的精辟见解,其中“历时*久、工力*深”之作,自然要推《诗言志辨》了。《诗言...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却被那“怪物”俘获。而所谓...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本书特色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
明媚的女孩聚福气-读者文摘精华 本书特色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女孩更是父母眼中的小天使,她们美丽、善良、可爱、细腻、温柔、端庄…犹如来到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