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十论(秦晖金雁文集)》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编辑推荐
我们都希望中国崛起,可是如果中国的崛起是一种以十八世纪的资本主义战胜二十一世纪的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的话,对世界可能不是好事,那么对中国是好事吗?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低人权优势发展实现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媒体推荐
本书看似是一些分散文章的集合,但是读过之后则深感其中的内在联系,作者并没有按传统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式和书写方式在谈问题,而是直逼问题的核心——古代中国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全书结构上分为十论,实则说的就是这一个核心,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这一核心,得出的结论也与前人大相径庭:中国古代不是传说中的宗法社会,而是集权社会,也就是说,没有小共同体,只有大共同体。而且古代中国并非传统所说的儒家统治的社会,而是“阳儒阴法”,等等。此外作者没有仅仅囿于历史,而是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从传统中去寻找当下问题的根源。相信读过此书,你看待历史的眼光将会与从前大不一样。——家国网
本书十多年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初版,曾经多次加印,据说是该社“十论”系列中累计印数*多的之一,即便如此,近来仍然不断有读者和朋友反映脱销已久,要求我帮他们找书。今蒙东方出版社再版,自是好事。为此应该感谢该社及再版责编李烨女士的热心促成。
对“传统”的态度,近百年以来中国的主流思想界曾经有过多次极端的反复,一会儿它是需要“彻底决裂”的“劣根性”,一会儿它又成了“唯一延续五千年”的世界*优秀遗产。近年来,把由秦至清的传统社会称为“封建社会”的说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多人指出“封建专制”这一概念自相矛盾,因为“封建”本意是一种多元化的贵族制度,它和中央集权的“专制”是不相容的。“封建”就不会是“专制”,“专制”就不可能“封建”。传统中国当然也不可能既“封建”又“专制”。
的确是这样。不过从“封建、专制不兼容”出发,对传统中国的制度如何看仍然大有分歧。一些学者否认中国为“封建”,恰恰是因为秦以后的帝制属于“专制”。而另一些学者同样从“封建、专制不兼容”出发,却认为中国既非“封建”,也不“专制”,那么这种既非“封建”也不“专制”的制度究竟是什么?难道是“民主”不成?好像也很少有人这样说。他们只是说那应该叫“仁政”,或者是“父爱式的管理”等。但是“仁”、“爱”云云只是表示褒义,而并不是一种制度或规则的用语。贤君暴君虽有好坏之别,但贤君暴君显然都是君,都是君主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人统治有好坏,他称好的为“君主”,坏的为“僭主”;少数统治有好坏,他称好的为“贵族”,坏的为“寡头”;多数统治也有好坏,他称好的为“共和”,坏的为“民主”。这里好坏当然是一个维度,但一人统治、少数统治、多数统治也是一个维度,而且如果不是讲主观的褒贬而是论客观的规则,后一个维度更值得辨析。传统制度无论“仁”“爱”与否,它究竟是个什么制度?是一人统治、少数统治、多数统治,还是这三者之外的别的什么东西?
其实,如果就“约定俗成”的角度看,在“社会形态”叙事中与原始词义相去*远,甚至截然相反的大概要算“帝国主义”这个概念了。本来就“封建”与“帝国”这两个词的本意而言,如果说秦以前应该算“封建主义”,那么秦以后就应该称为“帝国主义”*顺理成章。因为无论是汉语的“帝国主义”还是英语的imperialism,其词根都是“帝国”(empire),而后者又指由“皇帝”或专制君主(emperor)统治的集权国家。只不过英文中的empire和emperor已经有点英国化的变音,而imperialism仍然按拉丁文imperialis(帝制)原样加后缀而已。14世纪以后imperial一词在英语中出现时,也是与当时的王权开始强大、不同于此前中世纪诸侯林立的feudalism相联系的,与我国的秦后“帝制”不同于先秦 “封建”,其实十分类同。17世纪英国革命时出现imperialist(“帝国主义者”)一词,其意仍是指反对共和的帝制政体拥护者。
但是,随着“光荣革命”后英国政体争论逐渐淡出人们的议论,更由于海外扩张产生了“大英帝国”这样一个并非指政体而言的概念,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这个词逐渐变成指英国对其广大殖民地的统治,并形成了意指殖民制度的imperialism一词。 再后来它又被考茨基、希法亭与列宁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用来指“资本主义的*后阶段”。这时它已与原意相去甚远。“帝国主义国家”很多都是民主体制,而作为其对立面的“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往往却是实行帝制的。例如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民主制的列强法国侵略了帝制中国,但人们从来只有“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说,而从无“法国侵略了帝国主义的中国”之说。就是今天人们对称清帝国为“封建主义”再不满的人,如冯天瑜先生等,也不会主张改称清朝为“帝国主义”,尽管从“封建”与“帝国”的本意讲这样的改称完全合乎逻辑。
所以我们讨论“传统”,“循名”固然应该,“责实”则更为重要。中国过去的那一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是需要首先弄清楚的。十多年前的这一个文集,对此发表了一些管见,现在似乎仍然有不少朋友在注意,我也希望借再版之机,进一步聆听大家的批评。
秦晖,生于1953年12月,著名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并获历史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农民史、经济史。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 本书特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谓“虑”,说白了就是“算计”。丞相,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地位特殊...
沙滩上的足迹 本书特色 陈漱渝著的《沙滩上的足迹》是在2010年写的,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灾难频仍的年头:坠机,翻车,沉船,水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森林大火,火...
《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
1600-2000-日本史 本书特色 他们有着令人深思的历史……全面叙述从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到当今的400年日本历史将日本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熔...
永宪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系记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一七二二年)到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七年间发生的几椿重大历史事件,如胤祯“夺嫡...
《5G大数据:数据资源赋能中国经济》内容简介:5G时代,数据会急剧膨胀,数据的维度会进一步丰富,大数据应用将会大量出现,大数据
《最好朝南》内容简介:★让女性自己发声,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近100年后的中国当代女性对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回应 女性在
《房地产市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西部地区为例》内容简介: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国房
此书对1979年版《公共选择》作了极大的修订和扩充。除了对重要定理用专节给予了证明之外,还新增了第11章的内容。作者把注意力集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6年1版1印★ 金兆丰系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提调、国史馆编修等职,参与修纂《清史稿》,撰有《清史大纲》...
《萨尔珀冬陶瓶:一只古希腊陶瓶的前世今生与英雄之死》内容简介:★文博热当下,看一只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希腊陶瓶如何C位出道。近
中华文化百科-中国古代兵器史 本书特色 自原始人类血族仇杀和财产争夺伊始,兵器便成了“直接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装备”。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向往...
《日本的诞生》内容简介:■一部日本早期历史的入门之书,一场反思文化根基的探索之旅。从“倭”到“日本”,见证日本国家诞生的过
广西恭城碑刻集 本书特色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桂界邻地区是历史时期南岭西部交通要地,是西江流域重要区域,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地理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和文献,恭城...
将夜-07 本书特色 《将夜》讲述了大唐边城少年宁缺与小侍女桑桑的故事,他们离开自小长大的边疆,来到都城长安。宁缺与修行者的一战,不仅惊动了朱雀神,还令大唐国师...
廿二史箚记 本书特色 《廿二史劄记》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廿二史箚记 目录 卷一 史记 汉书卷二 史记 汉书卷三 ...
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李健胜编著的《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以清代一民国时期为时间范围,以西宁现今所辖地区为空间界域,以西宁地区的衣食住行、婚...
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内容简介 《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是为刘宗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材《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所编的配套资料,其章节设置与该教...
《Revit建模进阶标准教程(实战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基于32个独立项目,讲解了Revit的高级内容,包含内建模型、基本族、参数化
世界简史 本书特色《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