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生活》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刘汀用一个个细小而特别的故事,串起人生中无可逃避的情境和遭遇,照出自我的底色,看见别人的生活。没有大道理,也不想教给读者什么,他只是处在卑微和真实的位置上,写下自己所见所闻的平凡人生,剖析那些不断成长和丰富的灵魂。
这些文字,温暖、朴素,可又涵义隽永,在这本《别人的生活》中,人人可看见不同面向的自己,更能见到生活中所遭遇的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这里有别人的生活,这里的生活也有你,有我。
★穿透整个70、80后人生的诚意之作!著名作家阎连科、梁鸿诚意推荐!
★许多篇章在微博、豆瓣网、一五一十部落感动万人,强烈的共鸣催人泪下!
★喧嚣世界里,我们依然寻求内心的安定与通向未来的力量。
这是一本动人的散文集,它写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细微而撩动心灵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痛,让人伤,让人温暖,也让人感怀生命中的每一处无可奈何。《普通人的病与痛》中写出了我们面对病痛的无力、脆弱以及疾病与医疗后面掩藏的不公;《身边的少年》是我们在遥远异乡的流浪;《别人的生活》让我们重拾旧日,看见生活里的别人和自己;而《我们选择的路》让自己去发现路在何方……
“别人的生活。”这几个字在脑袋里盘旋得实在太久了。
*初,我想它适合做一首诗的题目,可不管如何翻来覆去,也写不出这首诗来。又觉得写成那种无法归类的闲散文章,或许更好,可这文章也是越拖越艰难。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也许,它在我心里的漫长和重要,不只是一首诗、一篇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小说。
但我只能先写这篇文章了,并且为了督促自己真的开始写,早早在微博上爆出这个题目,好多朋友都说:写吧,要等着看看。可见,不只是我,许多人对“别人的生活”都是极感兴趣的,又或者,他们把我和我的文章,当作了另一种“别人的生活”来期待。所谓别人的生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必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但实在是少有人真正注意这一点。我们经常弄混那作为个体的“别人”和作为整体的“别人”,以至于也就经常忽略了别人。当全世界都充满你的时候,你,是不存在的。
于我而言,发现别人和别人生活的漫漫路途,也正是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过程,这路途有前半程和后半程。前半程大致是拼命地要把自己从千万个别人那儿拉出来、区别开,而后半程,则是千方百计把自己融入到人群中去,如一滴水落进无尽的水里。因此,在这个时刻——我写这本书的时刻,也正是两个阶段的交接点,我如同独自驾着一艘小船的人,要渡过急流到达彼岸。我回到那儿,成为别人里的自己,和自己中的别人。
1年纪轻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别人”的概念,倒是首先有了“别人家”的概念,或者说,那时候别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大概是八年前,在导师牙老的课上,他说:人们都是看着邻居过自己的日子的。我如同醍醐灌顶,这句话像手术刀一样帮我划开了迷雾,显现出一个被遮蔽已久的微观世界。
谁人不是呢?邻居家有了电视,咱们家也得有;邻居家又有了冰箱,这个,咱们家还是得有;邻居家的烟筒冒烟了,咱们家也该生火了;邻居家的灯亮了,咱们的手就伸向了灯绳……别人的生活,也就是别人家的生活。我也就才明白,从懂事起自己的所有好奇,都是对别人的生活的好奇。
小时候,大概是因为家里境况一般,又受着本能的欲望的驱使,我脑海中盘旋*多的一件事就是:别人家都吃什么饭呢?尽管我知道村里绝大部分人家的伙食都大同小异,可是具体到某一顿饭上,我还是好奇得不得了。简简单单的一餐饭,就是另一个家庭全部生活的征兆。在农民那儿,每一顿饭虽然不像城里那样讲究,简单而随意,但其实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什么样的日子,人们会吃肉、吃饺子,有大事好事时,桌上才会摆了酒。小小的餐桌,粗瓷碗和竹筷子,盛载了一家人的悲喜。
我不断地猜测,别人在吃什么呢?是面食吗?是米饭吗?炒菜了吗?是不是有肉?就算也是米饭,和我们家的米饭一样吗?如果恰好在某个饭点,走进别人家的门,我就会偷瞄人家的饭桌,想知道确切的答案。人们会客气地问,吃饭了吗?要不要一起吃?坦白吧,我真想一起吃。因为除了对他们吃什么感到好奇,心里还残存着另一个偏见——别人家的东西,似乎是比自己家的要好吃些,至少它是不同的。虽然我也吃过,并没有发现绝对的不同,可下一次遇到,我还是会忍不住要猜测、尝试。我所好奇的,既是食物本身,更是食物背后的故事。
……
刘汀,微博@刘村长 豆瓣@刘十三,青年作家,编辑,发表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若干,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浮的年华》,曾获99“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中国文学现场”项目月度推荐作品、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提名奖、第39界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组亚军、2012年度《中国图书评论》最佳书评奖。2014年出版随笔集《别人的生活》,散文集《老家:微光与深痛》等。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当时《唐诗三百首》的选本不下十余种,然而在众多的选本之中,以蘅塘退士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流传*广、影响*大。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
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杜甫有“诗圣”之美誉,杜诗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被称为“诗史”,被认为有着“集大成”的艺术成就。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杜甫诗歌和杜诗学的论文...
《儿童语言艺术系列教材: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训练(初级)》内容简介:《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训练》的出版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们了解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稿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梳理,是对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回归性研究,在西方文体学研究的影响
大声的自由-七名家在香港的发言 本书特色 ☆ 从未在内地发行过的刊物,独家授权首次出版创☆创始人金庸先生携董桥等六位主编联手巨献名流雅集,文字洗练,论道精彩,读...
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 内容简介 哲理诗作为世界诗苑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特别是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正在尝试用哲理诗...
可爱的洪水猛兽 本书特色 继《杂的文》后再次推出韩寒2008-2009**博客文的精选。这是一本观点独特、言语犀利的杂文集。什么样的事让韩寒有直指人心的气魄;什...
三味书屋 本书特色 《三味书屋》为鲁迅著作、吴冠中插图的文学艺 术笔记。内容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颓败 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 ...
花开-张爱玲上半出 本书特色 在上海,张爱玲轻易不见人,在美国,张爱玲更是洞穴里的老鼠,对自己的亲人也是严加防范,她是忍者,她的人生亦如一部隐之书;又由...
兰姆散文-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广泛吸纳异域文化,许多外国散文名家日渐为国人熟识和喜爱,外国散文的写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散文乃至现代文...
周国平卷-周国平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外名家随笔精华”丛书中的一个优质品种,精选了周国平35年的...
古典诗词坊 白居易诗选 本书特色 《白居易诗选(插图版)》:感受汉语魅力,分享至美意境;培育优雅气质,体验诗情人生。古典诗词坊 白居易诗选 内容简介 简介白居易...
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正文分上下两编,上编集中了陈训慈先生的主要文章,按史学、图书馆学、地方文献和杂文的类序编排,同类的文章按面世时间的先后排序...
学问之道-纪念珍藏版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为作者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作者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
《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内容简介:“关键年龄,读关键的书”,是很多阅读者秉持的重要理念,但如何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准备适合他们
欧阳海之歌-朝鲜文 本书特色 《欧阳海之歌》讲述的是一个叫欧阳海的普通战士,因为和指导员闹矛盾,越级给军区一位领导写了信,信中详尽讲述了他和指导员闹矛盾的由来和...
如果现在他还活着(后期弟子忆鲁迅) 内容简介 这套《回望鲁迅丛书》汇集了国内外有关鲁迅的回忆录和和研究文字,是迄今为止关于鲁迅研究的一次较为全面和规模较大的文献...
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本书特色 把关系中断是一种姿态。 *艰难的,是把[心]也抽出来。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八十八...
璀璨星座—三曹 本书特色 《三曹》: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语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