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论衡(上下)

国史论衡(上下)

作者:邝士元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4-04-17

评分:5分

ISBN:9787542645012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国史论衡(上下) 内容简介

★编撰一本通史并不困难,要写一本较为理想的通史则殊非易事.坊间可买到的通史,不下百数十种之多,然述史者多,论史者少,述史则仅能得其概略,对于史事的因果得失影响,懵然不论.★邝士元先生著作的《国史论衡》(套装共2册)长于分析,详于试论,自成体系,实属中国通史著作中的佳构.

国史论衡(上下) 本书特色

★《国史论衡-一部评论版的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国史论衡-先秦至隋唐编下册:两宋至明清★以直述形式为主,即以历代先后,自周及清末,有关治乱兴衰,民族发展及断代重要政论与历代财政经济;中央、地方政治兴革,历代重要战事,军事体制;交通,中西文化与学术之演变,旁及历代帝王宰执兴替的得失与党争宦祸等,其内容论析,大体上一洗坊间流水账形式通史的缺点,而更能迎合国内读者阅读通史的需求.★《国史论衡》编撰方式以论史为本,除了参考坊间流行的或较难看到的通史,与有关的断代史百数十种之外,主要是吸纳了数百篇近百年来有关史事的学术的论文,因此,本书并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义的史论。

国史论衡(上下) 目录

**章 汉族及其文化的由来
**节 民族的定义
第二节 汉民族由来的各家说法
外来说
中国本地说
第三节 华夏名称的起源
释“华”
释“夏”
第四节 我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春秋时代
汉与魏晋南北朝时代
五代及辽、金、元时代
清朝
第二章 西周的封建统治及其兴衰
**节 封建制度及其起源
封建的定义
封建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封建宗法与西欧的比较
封建与宗法的关系
中欧封建制度的比较
第三节 周代推行二次封建的原因及经过
周行封建的原因
周室推行二次封建的经过
第四节 西周封建的内容与崩溃原因
西周封建的内容与组织
封建制度崩溃的原因
共主资格逐渐没落
第五节 封建社会状态及对后世的影响
封建社会的状态
封建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纷争
**节 春秋战国分期与霸政的兴起
时代分期与东周的式微
东周王室式微原因
第二节 霸政的意义与各国的称霸
霸政的意义
齐桓的霸业
晋文的霸业
秦、楚的霸业
弭兵运动与吴、越争霸
第三节 战国的养士风气
养士风气的历史背景
战国四公子的养士
第四节 春秋战国期间的变法
东方各国的变法
管仲相齐的改革
商鞅变法
第五节 战国形势与七雄争霸
战国初期的各国疆域
七国争雄
第六节 春秋战国期间各方面的转变
政治制度的转变
经济的转变
社会方面的转变
学术思想的转变
第四章 秦的统一及其衰亡
**节 秦的兼并与六国灭亡
秦的兼并
秦灭六国的经过
第二节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与意义
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第三节 秦的创建措施
政治方面的创建
制度方面的创建
军事方面的措施
文化方面的创建
劳民伤财的措施
4 国史论衡
第四节 秦速亡原因的分析
人民感受方面
政治社会方面
第五节 秦焚书坑儒的讨论
焚书的讨论
坑儒的讨论
第六节 东土文化西渐的讨论
第五章 西汉的政教与治乱
**节 楚汉相争及刘胜项败的分析
楚汉之争
刘胜项败的分析
第二节 汉初的政治社会情态
汉初的国际形势
汉初内部的统治力量
汉初的社会民生
汉初的教化治道
第三节 汉初的政教学术
贾谊与汉初的政教学术
董仲舒与汉初的政教学术
第四节 汉初封建与吴楚七国之乱
汉初封建原因的分析
七国乱后汉廷的对策与影响
第五节 汉代土地政策的检讨
土地失均原因与“限田”政策的推行
两汉课征及轻税原因的分析
第六节 文景治绩的讨论
文景致治的原因
文景功过的讨论
第六章 汉代的文治武功
**节 汉代的崇儒
汉代崇儒原因的分析
汉武帝崇儒的措施
崇儒的影响
第二节 塞外民族入侵原因与汉化的分析
塞外民族入侵的分析
塞外民族汉化的分析
第三节 汉对匈奴的讨伐
匈奴对汉的祸害
汉击匈奴的原因
汉与匈奴的争霸经过
汉击匈奴的影响
第四节 汉对四夷的同化
对东方的华化
对北方的华化
对西方的华化
对西南夷的华化
第五节 汉武帝与桑弘羊的经济措施
财政改革的时代背景
财政措施的评论
政府对财政措施的立场
民间对财政措施的立场
政策的评价
第六节 昭、宣时代的政治
第七节 西汉式微与王莽变法
改革的时代背景
财政经济的改革
失败原因的分析
第七章 东汉的政教治乱
**节 光武中兴及其政治评价
刘秀的起家及其治绩
光武帝的错误措施
第二节 明、章之治道及其评价
治绩的表现
明、章施政的缺点
施政的影响
第三节 东汉的士风
东汉士风形成的分析
东汉士风的特质
对当代及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汉代的内朝、外朝与外戚
内朝与外朝的关系
内朝、外朝与外戚
外戚执政的原因
第五节 东汉的宦官及其得势原因
宦官取得权势的分析
宦官与外戚之争
宦官与外戚斗争的结果及影响
名士与宦官之争
民乱的蔓延
第六节 东汉与西羌的扰乱
汉代后期的羌患与应付办法
后果与影响
第七节 东汉衰亡原因的分析
第八章 魏晋时期的治乱与兴衰
第二节 曹魏兴亡及其未能统一中国的分析
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
曹操未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曹魏亡国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 赤壁之战及其影响的分析
第四节 三国鼎立与吴、蜀灭亡原因
第五节 晋初的社会政治情态与八王之乱
晋初的社会政治情态
西晋八王之乱
第九章 东晋南朝的社会形态
**节 东晋南朝的政治社会文化
东晋的立国背景
南朝的社会政治基础
南北士族之争
士庶贵贱的隔离
第二节 东晋的立国与偏安原因
第三节 淝水之战及其影响
战前背景
战争经过
晋胜秦败的原因
淝水战后的影响
第四节 门第社会制度的形成与背景
第五节 门第社会衰落原因的分析
南北朝士族的没落情况
隋唐时代士族的没落情况
宋代士族势力的没落情况
第六节 东晋亡国原因的分析
第十章 “五胡乱华”与北朝之汉化
**节 “五胡乱华”与民族的迁徙
晋初西北民族的纷扰
“五胡乱华”原因的分析
五胡入据后对中国的影响
流人迁徙的影响
第二节 五胡对中国文化渐染与贡献
五胡君主的汉化
北方汉人政治势力的发展
第三节 河西文化及其影响
河西文化的形成
河西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北魏汉化的过程与盛衰关系
魏孝文帝以前的汉化
魏孝文帝的汉化及其后果
汉化的影响与评价
第五节 胡汉矛盾与两者势力的消长
胡汉的待遇与地位
汉人(指世族或豪宗)的待遇与地位
胡汉矛盾原因的分析
第十一章 隋的开国及其盛治
**节 隋统一天下在历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隋统一前的社会与政治
第三节 隋唐皇室血统的讨论
隋代皇室的血统问题
唐代皇室的血统问题
第四节 篡周经过与得国原因
北周初年的政局
篡周的经过
篡周的原因
第五节 隋伐陈
隋灭陈的经过
隋统一江南的原因
第六节 隋代的隆盛
开皇盛世的表现
隋初致富原因的分析
第十二章 隋代建设及其衰亡
**节 隋唐运河在国防、经济上的意义
隋代的运河
唐代运河及其改革
隋唐运河对当代后世的影响及贡献
第二节 隋代置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意义
隋代置仓的动机
文帝时代设置的四仓
炀帝时代所建造的仓窖
隋代的义仓
第三节 隋亡原因的分析
第四节 秦、隋亡国原因比较
秦、隋立国背景比较
秦、隋衰亡异同
第十三章 盛唐政治的商榷
**节 李唐的开国
开国功业纷争的讨论
统一群雄的经过
剪灭群雄与统一中国的分析
“玄武门之变”与唐初政局
第二节 贞观政治的得失
太宗的文治
政治得失方面的讨论
军事方面的讨论
经济政策的讨论
私德方面的讨论
开皇与贞观政治事功的比较
第三节 武周时代之政治得失
武曌的出身及其夺权经过
武曌的政治措施
武曌改字对文化的影响
武曌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第四节 开元天宝的政治得失
盛治的表现
行政缺点的讨论
军事缺点的讨论
经济政策的讨论
贞观与开元政治事功的比较
第十四章 隋唐对外的武功
**节 隋唐对高丽用兵的得失与影响
隋用兵动机与失败的分析
唐用兵动机与先败后胜的分析
唐征高丽的经过
第二节 隋唐对突厥的经营
隋对突厥的政策及其成功原因的分析
唐对突厥的经营与得失
第三节 隋唐对西域的经营
隋对西域的经营
唐经营西域的得失与影响
第四节 隋通海外与对吐谷浑的征讨
隋对南洋诸国的用兵
隋通海外对中国的贡献
隋对吐谷浑的征讨
第五节 唐对四夷经营的成功与影响
唐初经略异族所以成功的原因
唐天可汗与国际声望
汉、唐文治武功的比较
第十五章 安史之乱与唐代的弊政
**节 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安史作乱原因的分析
安史肇乱的经过
马嵬驿之变
安史失败原因的分析
安史之乱的影响
第二节 藩镇割据及其影响
藩镇割据势力的形成
藩镇拥有权力的分析
镇兵与府兵性质的比较
藩镇割据的远因
藩镇为患的近因
藩镇割据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唐宦官擅权及其相关的弊政
唐宦官权势形成的过程与因素
宦官掌权所产生的现象
永贞改革及其失败的分析
甘露之变及其影响
第四节 唐代朋党之争与影响
唐代朋党相争原因的分析
唐代党争的经过
党争的后果与影响
第十六章 唐代社会经济与外扰内患
**节 刘晏与中唐的经济改革
13 目 录
刘晏以前的经济改革及其得失
刘晏改革的内容
中唐后经济得失及其影响
刘晏的各种改革措施与影响
第二节 唐代马政与中唐之经济、政治关系
唐以前马政的沿革
马政与中唐以后之经济、政治关系
第三节 唐代的外患
南诏崛起及其对唐代的影响
回纥兴起及其与唐代盛衰的关系
吐蕃边患
第四节 唐代的民变与衰亡
唐末民变的时代背景
黄巢变乱的经过
黄巢失败原

国史论衡(上下) 作者简介

邝士元,历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科教授,博采群书,对我国数千年来发生的重要史实皆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对于史实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以及治道得失与影响的分析等,皆能全面且独到,使读者能一览尽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