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质量工程”资助出版系列专著:唐代入蜀文人蜀中创作研究》为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蜀文化与唐宋人蜀诗人蜀中创作关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唐代入蜀文人众多,他们人蜀后创作的作品也非常丰富,在文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唐代入蜀文人的蜀中创作受巴蜀地域山川风物的激发,题材与风格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出巴蜀地域背景下文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思想。本课题试图通过文本阅读,从作品的分析中探索唐代人蜀文人在蜀中的生活与创作风貌。本专著立足于文本解读,将唐代人蜀文人及其创作放在蜀文化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期诠释唐代人蜀文人的蜀地生活,勾勒人蜀文人笔下描绘出的蜀地山川风貌、名胜古迹、民风习俗,探究蜀地对唐代人蜀文人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等的影响以及唐代入蜀文人对蜀地文化发展的作用。
2.上元二年(761)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上元二年新年杜甫在草堂度过,正月初七后收到高适的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勾起了其对新津之游的怀念,因此又到新津等地游玩。《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游修觉寺》《后游》等诗记录了其在新津等地的行踪。杜甫在草堂时闲居悠游,旅况无聊,作《绝句漫兴九首》《遣意二首》《独酌》《徐步》等诗。杜甫也曾去成都有名的古迹游览,成都北郊武担山的石镜、司马相如的琴台,都留有杜甫的足迹。秋季,杜甫又赴青城山。《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有“老被樊笼役,贫嗟出入劳”,可见此行当为生计所迫去求助于某位友人。在青城,杜甫拜访了常少仙,受到热情款待,“落尽高天日,幽人未遣回”;登临了丈人山,“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野望因过常少仙》《丈人山》《寄杜位》《送裴五赴东川》等诗可见其在青城山的游踪。是年冬天,成都徐少尹到草堂看望杜甫,杜甫喜极而吟《徐九少尹见过》以表谢忱。范邈员外、吴郁侍御也专程到草堂看望杜甫,恰杜甫外出,不得见,杜甫以《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诗致歉。不久,新任彭州刺史王抡答应携酒至草堂,杜甫作诗《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邀请王抡并请其邀高适同到。其后,王抡果携酒至草堂,高适亦同到。三人把酒言欢,共韵赋诗,杜甫有《王竞携酒高亦同过》。此外,杜甫还应蜀州新津李七司马之邀前去观看其在皂江上建成的竹桥,并作诗《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颂扬其造桥之功。月夜泛舟皂江上,杜甫又有《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同时,高适又自成都回新津,二人再次相见,喜悦之余杜甫作诗《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3.宝应元年(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严武常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徐知道叛乱,道阻,乃入梓州。秋末,杜甫回成都迎家至梓州。十一月,往射洪县,不久向南到通泉县。宝应元年是极不安定的一年。朝廷内,仅在四月就发生了玄宗病逝,肃宗因朝政被奸人把持很快就受惊而死,太子李豫继位等大事。朝廷外,动乱未息,边境不安。而远在四川的杜甫,前半年生活并没有大的变化,仍然闲居草堂,时有友人前来拜访或辞行,又或以诗相赠,杜甫都有诗相送,如《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等。杜甫此时的生活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心境已有变化。“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绝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野望》)感世伤时、忧国思家的情感使得诗歌格调低沉。这一年,对于杜甫来说*重要的事就是与严武的交往。严武于上元二年十二月到成都任成都尹。严武与杜甫是旧交,因此严武人蜀后即写诗邀请杜甫进城游览并劝其积极用世。杜甫对此有《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随后,严武到草堂看望杜甫,杜甫作《严中丞枉驾见过》。此后,杜甫与严武来往密切,严武有时会馈赠礼物给杜甫,杜甫还到严武府上回拜。期间,二人唱和诗歌颇多,杜甫诗作如《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等。六月,严武奉诏还朝,任京兆尹。杜甫恋恋不舍,一路相送,直到绵州外奉济驿才分手。《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得心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等诗记录了这次深情的离别。七月,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派兵把守剑阁交通要道。严武出川受阻,杜甫也不得回成都,便暂留绵州,草堂生活暂告一段落。在绵州,杜甫登临了越王楼,作诗《越王楼歌》,并见到了故交何邕,作诗《赠别何邕》。秋,杜甫前往梓州,有《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九日登梓州城》《题玄武禅师屋壁》等诗。十一月,杜甫前往射洪县,曾到金华山玉京观游览,并找到了陈子昂的学堂遗迹,参观了陈子昂的故居并作诗《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和《陈拾遗故宅》。在射洪待了不久,杜甫又继续前往通泉县游览,作诗《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和《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记录了沿途情况。在通泉县,杜甫凭吊了郭元振的故宅,观赏了薛稷的书画真迹,有诗《观薛稷少保书画壁》和《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杜甫在通泉时还曾陪一位客人王侍御参加宴会,作诗《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和《陪王侍御同登东山*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冬晚,杜甫又归梓州,有诗《渔阳》讽雍王授钺事。……
彭敏,女,1979年生,四川眉山人。讲师。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西昌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化概论”“民间文学”等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合著),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朱瑞昌,男,1978年生,四川眉山人。讲师。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实训中心管理员。主要承担“中国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等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多篇。花志红,女,1969年生,四川西昌人。教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主要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中国文化概论”“古典诗录美”等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四部,发表科研论文四十余篇。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7:西晋·盛大的排场——唐·唐人 本书特色 1.专业的插画:网罗经验丰富的插画家,经过严谨的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
孟宪实读史漫记 内容简介 历史的天空是什么颜色?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在历史阳光的照射下,人人平等,没有人拥有特权。多少不可一世的帝王,只有...
古道西风:一口气走完丝绸之路(青少年读物)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文化史视角,丝绸之路为主体,描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主要以具体人物及城市为对象,讲述丝绸之路&ldqu...
云南考试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个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国家,中国是考试的故 乡,考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一种措施、一种制度,尽管...
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插图本,铜版纸印刷★ 内容丰富,全彩图文★ 时间跨度大,从史前时期到清后★ 科学普及型读物“天地玄黄”系列是科学...
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本书特色 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知识生产的主要的和独特的方法。在本书中,保罗•拉比诺将自己在摩洛哥的田野作业经历本身作为民族志叙述的对象...
新世界史(第1卷) 本书特色 ◎新视角:摒弃以"民族国家"历史为中心、由点到面连缀成世界史的固有思路,以全球视角对各文明的有机联系与互动进行跨区域的总结,呈现三...
名画里的世界史(全四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能让孩子爱上历史和艺术的图书。本书一改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以100幅名画为线索,用100段充满或温情、或趣味、或跌宕...
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全二册) 内容简介 童书业先生,字丕绳,号庸安,别名吴流、冯鸿、冯梅、冯友梅、章卷益、讷*、童疑,一九0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生于安徽芜湖,一九六...
历史.你也懂 本书特色 《历史,你也懂的》是《广州日报》颇受关注和好评的“国学版”近两年所刊文章的精选结集。全书通过大量的历史素材,还原古代名人轶事的真实生活面...
天变(辛亥革命纪实) 内容简介 天变,乃天道之变,得道多助。大清王朝轰然倒塌,非其兵不利,非国力不强,实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清末,清政府腐败...
这是一套关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书。是中国历史上一套全面、真实、幽默解读晚清、共和、抗战的长篇历史力作。从来没有一
《健康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篇篇小品文的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行为,倡导人们通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 本书特色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隋唐的大一统之治,孕育于魏晋南北朝的...
民间影像-第五辑 本书特色《民间影像(第5辑)》以**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
宋元明卷-中国时尚文化史 内容简介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时代流行不同的时尚,不同的时尚成就不同的物质文化形态。《中国时尚文化史(宋元明卷)》通过丰富的文献资...
1942河南大饥荒 内容简介 谨以此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书编者挖掘、抢救、整理和汇集了有关1942年河南大灾的材料,并配以生动的照片,真实还原了那段惊...
刘汝明回忆录-原名:一个行伍军人的回忆 本书特色 《刘汝明回忆录(原名一个行伍军人的回忆)》作者刘汝明是西北军重要将领之一,曾参加蒋冯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
《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内容简介:杜叶锡恩女士是香港人熟悉和尊敬的一位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工作者。她一生热衷于社会服务及教育工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本书特色 杨白劳一出,50年内无人有胆开讲世界史!前学生们发誓:历史原来不可恶!现在再考世界历史准拿满分!历史老师感叹:现在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