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书画类的考古鉴赏文章。这些文章从传世书画名作出发,以小见大,如点将一般,将历代书画大家的风格提点评论,绘出一幅中国古代书画艺术风格流变图,见解独到,颇有启发。
◆沈从文被迫放弃文学创作,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很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历史文化、文物爱好者借鉴。尤其是他从美学角度来品鉴,教会我们欣赏文物之美,这可说是文物鉴赏、收藏的必读书,更是美学熏陶的必读书。
◆把中华几千年文物,借大家之眼,看一个遍。
◆美图美文,提点书画风格传承脉络,呈现中国古代书画神韵。
◆美图美文,大家经典之作,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典雅,既便携带,也宜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是不是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致之?这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汪曾祺
从文暂不写小说而专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绝不是改行……(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
沈老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写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从文论》)
沈先生的学术性论文,多半以文物图像为主,并选文献材料加以论证,判断是非,因博闻约取,笔下多有出人意料之创见,为专家和一般读者所共赏……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如绘画、陶俑、雕塑、石刻、砖刻等艺术品和史志记载为依据,详细论述了各个朝代的各阶级、各民族的服饰式样和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状况和作用;并且解析了各阶级、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对服饰审美的不同观点和演变。对于服饰文化同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也作了较广泛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见解,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学之用。对工艺美术设计,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注释和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探讨上,无疑是个新贡献,在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可资借鉴的榜样。
--王亚蓉、王序(《沈从文和他的服装研究》)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五版) 本书特色 《简明中国古代史(第5版)》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鸦片战争的历史进程,对各主要朝代或历史阶段的基本社会情况,主要...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书特色 本书是雷海宗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著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前三...
列国的奋斗系列3-了不起的秦国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全面、客观了解秦国历史*佳典籍。*客观、*真实地呈现春秋各国崛起之术!在逆境中成长,在压力下强大,在阅读中领...
中国病态社会史论-(第二版) 本书特色《陈锋史学论著5种:中国病态社会史论(第2版)》对中国历史上的病态社会问题及其控制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内容涉及宫廷病...
隋唐随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随唐英雄真伪辨;是谁杀死了张须陀;神秘“酷哥”罗士信;八个大和一个小——谈李密;秦王不是小白脸——谈青年李世民等。隋唐随谈 目...
中国近代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历时八年倾力打造的经典历史读本★ 本书于1934年写成,时至今日,仍...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分为大数据基础篇、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篇、大数据处理
王汎森(1958—),台湾云林人。中研院院士,史语所所长。1980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83年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毕业,旋即入伍服
本书是作者根据在任审判纳粹德国战犯的审判官时的大量第一手调查材料和审讯材料写作而成,较为客观地剖析了希特勒以及纳粹德国主
《AI思维:从数据中创造价值的炼金术》内容简介:人工智能如何为商业赋能?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早已进入
作者简介:华百纳(BernardWasserstein),历史学教授。1948年出生于伦敦。1969-1974年在牛津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
《顾城的诗》内容简介:本书稿为作者至亲编选,辑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的精华作品。顾城的诗在中国诗坛属特立独行的一枝,书写当
解读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杨伯编著的《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通过托克维尔的私人信件、日记、回忆录等资料,从理解托克维尔这个人出发,深刻解析了《解读旧制度与大...
《远路去中国》内容简介:故宫学者祝勇在本书中将目光投向五位外国人,五个时间深处的故事,五段奔向东方的漫长旅程。他用充满诗意
《身体从未忘记》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杰作。作者充满感情和同理心的深入视角,令人深信今后对心理创伤幸存者的治疗会日益人性化,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民间生活。以西方文化之眼,观中国社会之根。作者曾经在中国生活20年,致力于革除中国妇女裹脚陋习,足...
《梁启超修身三书:节本明儒学案(全三册)》内容简介:梁启超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选编的《节本明儒学案》一书,可能因为是“节
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这本论文集的文章多数是围绕汉唐长安城的地理尤其是水陆交通等问题作探讨,除了关涉城坊的已见《隋唐两京丛考》外,还旁及唐以后西安城...
欲了解当代世界,就要了解当代中国;欲了解当代中国,就要了解当今的中国共产党。这本《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就是一
中国通史(上下)/史学名家经典书系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上下)》是陈恭禄先生著作中影响较大的通史著作,曾被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