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书画类的考古鉴赏文章。这些文章从传世书画名作出发,以小见大,如点将一般,将历代书画大家的风格提点评论,绘出一幅中国古代书画艺术风格流变图,见解独到,颇有启发。
◆沈从文被迫放弃文学创作,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很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历史文化、文物爱好者借鉴。尤其是他从美学角度来品鉴,教会我们欣赏文物之美,这可说是文物鉴赏、收藏的必读书,更是美学熏陶的必读书。
◆把中华几千年文物,借大家之眼,看一个遍。
◆美图美文,提点书画风格传承脉络,呈现中国古代书画神韵。
◆美图美文,大家经典之作,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典雅,既便携带,也宜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是不是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致之?这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汪曾祺
从文暂不写小说而专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绝不是改行……(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
沈老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写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从文论》)
沈先生的学术性论文,多半以文物图像为主,并选文献材料加以论证,判断是非,因博闻约取,笔下多有出人意料之创见,为专家和一般读者所共赏……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如绘画、陶俑、雕塑、石刻、砖刻等艺术品和史志记载为依据,详细论述了各个朝代的各阶级、各民族的服饰式样和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状况和作用;并且解析了各阶级、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对服饰审美的不同观点和演变。对于服饰文化同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也作了较广泛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见解,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学之用。对工艺美术设计,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注释和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探讨上,无疑是个新贡献,在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可资借鉴的榜样。
--王亚蓉、王序(《沈从文和他的服装研究》)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中国国民党史纲(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张同新编写的《中国国民党史纲》分上下两册,分别介绍了中国国民党的前身及其历史演变;中国国民党的改组与北伐大革命;国民党的...
《玩出来的学习力:给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认知篇)》内容简介:本书4~5岁的幼儿对数和量的关系形成认知,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加减
以上帝和恺撒之名:奥地利皇家军队的崛起与消亡:the imperial Austrian army 1619-1918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天地出版社出版★...
《智能红利:即将到来的后工作时代》内容简介: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工作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工智能
资治通鉴(线装典藏版)(套装共6册) 本书特色 ★ 16开盒装,线装书局出版,线装竖排,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
北平杂记 本书特色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暮年的齐如山细致地勾勒出一幅生动、温婉的古都风物长卷。他像是穿着长袍坐在四合院里,槐花香弥漫着,他一...
迷踪帝陵 本书特色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皇帝就是天子,是顺应天意来统治万民的。因此,无论生前还是身后,皇帝都应该享受超于常人的待遇,这才配得上“天子”的身份。上下...
1919-1949年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研究 本书特色 青年学生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重要力量,扮演着社会革命的“先锋” 与“桥梁”(毛泽东语)。因此,...
谍影-日本侵华中的间谍秘档 本书特色 《谍影:日本侵华中的间谍秘档》这是一群神秘的日本人,他们深入中国内地,盘根错节,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甲午战争前,日本就派遣...
蒋介石初上台湾岛 本书特色 台湾媒体*原始的新闻图片大陆首次正式出版直观反映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社会、民生百态展现国民党治下*真实的台湾蒋介石初上台湾岛 内容简...
扬州记忆 本书特色 扬州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每一次大灾难后,经济尚未复苏,文化却奇迹般地得到再生,并迎来更大的繁华。可以说,扬州的魅力与其政治地位、经济作用、历史...
中国通史-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多的一位...
《日本复兴大战略》内容简介:本书从韩国学者的角度,以访谈形式,从日本的国家战略、东亚共同体构想、日本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策
《健康城市建设方法与实践案例》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健康城市概念及其理论基础,针对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的健康城镇建设主
《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内容简介:钟表的历史,既是一部技术史、商业史,又是一部文化史、生活史,更是一部战争史。近代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什么是文明起源问题?文明起源问题就是人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在怎么样的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之下...
《新常态下的心常态》内容简介:中国经济的危险到底在哪里?可能的引爆点又在什么方位?本书以问题为导向,详细排查中国经济发展过
资治通鉴一读就懂-最新双色图文版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一书上起周威烈王,下止五代后周,尽览中华一千多年历史。其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称其为天地间...
躁动的日本:危险而不为人知的日本战略史观 本书特色鲜见前例的绝密档案研究,再现日本官方对亚太地区的战局推测及战略考量。 ◆ 日本打着解放亚洲的旗号悍然发动侵略...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内容简介:本书属于群体心态的研究,从朝政变化、风俗变迁与思潮演变的角度,对为复杂的明代后期士人心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