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83年的时间里,他行走在中国广阔的版图上,而北京无疑是*重要的一站。本书聚焦1918年、1919年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的三次北京(北平)之行,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合,采用时空交错的视角,追寻毛泽东在北京的活动足迹,挖掘当时当地的风云际会和名人往事。从1918年到1949年,从北大红楼到西郊香山,从八人合租、共盖一被,到入住双清别墅和中南海,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正值鼎盛的中年,这三十一年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通过具体地图的展现,向人们展示毛泽东与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具时代感的毛泽东传记,看三十一年前后从“北漂一族”到开国领袖的伟大“逆袭”。三十一年前,他曾是“北漂一族”,八人合租;在求索之余,还经历了北京爱情故事;三十一年后,他意气风华,入住中南海,酬答亲朋,群贤北归,在风云际会中筹建新中国。盘点四十余位“朋友圈”中的好友,看一代伟人三十一年前后与亲朋故旧、师长学友、文化名人、民主党派和国民党起义将领等不为人熟知的交往渊源;自制二十余张红色景点地图,在一代伟人三十一年前后活动地点“签到”,回到历史现场,感受转折年代的隐秘细节。
前言/1
序章少年立志出乡关/1
**章初次赴京:筹备勤工俭学/5
**节“隆然高炕,大被同眠”/6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新民学会的渊源/11
第二节操着南方话的“探路者”/15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一时楷模”陈独秀的交往简介/19
第三节与杨开慧的浪漫爱情故事/23
延伸阅读:“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诗歌寄情/28
第四节与黎锦熙的师友之交/35
延伸阅读:黎锦熙珍藏着毛泽东的六封来信/41
第二章再次到京:主持驱张运动/45
**节组织平民通讯社/46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简介/49
第二节组织请愿示威活动/54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罗宗翰的交往简介/58
第三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63
延伸阅读:“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毛泽东与李大钊/66
第三章双清别墅:进京赶考/70
**节从西柏坡到香山/71
第二节张治中与国共和平谈判/81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张治中的交往简介/86
第三节摧枯拉朽、埋葬旧政权/94
第四节司徒雷登的遗憾/98
第四章故人北归:群贤毕至/108
**节终于再次北上——宋庆龄/110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宋庆龄交往简介/116
第二节“神交”已久的朋友——李济深/125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李济深交往简介/129
第三节同为“教书匠”的川北圣人——张澜/134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张澜交往简介/139
第四节发“牢骚”的诗人——柳亚子/143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柳亚子交往简介/150
第五章故都春色:亲朋酬答/155
**节儿女相伴的幸福/156
延伸阅读:毛泽东的两位女儿/159
第二节记挂着杨开慧家人/161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杨开慧一家/168
第三节尊敬“老上司”——程潜/172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程潜交往简介/180
第四节厚待老友李达/186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简介/189
第五节故旧来往一一答复/197
延伸阅读一:毛泽东与周谷城的交往简介/200
延伸阅读二:毛泽东与周世钊的交往简介/204
延伸阅读三:毛泽东与谭戒甫的交往简介/213
第六章中南海:筹建新中国/216
**节毛泽东的座上宾/217
第二节政治协商会议侧记/226
第三节毛泽东的政协会议日志/231
延伸阅读一:被毛泽东区别对待的马鸿宾/235
延伸阅读二:国名、国旗、国徽背后的小故事/238
延伸阅读三:**届中央人民政府机构名录及领导人名录/243
结语:艰辛探索终留京/247
参考文献/252
后记/254
如何用时空交错的新视角解读毛泽东?
——评《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
朱元石
毛泽东的故事说不完,已经出版的文字音像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许多已经抄滥,没有一点新思想、新创意、新角度引起的新火花,是不大能引人兴趣、吸引眼球了。而《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1918-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的人生地图》这本书的构思则比较巧妙,它用时空交错的新视角来解读毛泽东,很有新意,是一本比较严谨且具较高可读性的书稿。它的“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视角“新”,这一点给人印象深刻。它把视角聚焦在青年毛泽东1918、1919年的两次北京之行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三次来北京的中年毛泽东身上,通过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比较准确的描述,再现了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在31年前后的人生变迁,并且将31年前后对毛泽东影响重要的系列人物做了一次勾勒。这些亲属故旧、师长学友、革命同辈和曾经的老上级、文化人士、民主党派和国民党的起义将领等,并不为人所熟知。书稿以这31年为维度,追溯毛泽东和他们的渊源,挖掘这31年前后的故事,非常精彩。譬如,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新闻纸阅览室书记,时任四川省省长、《晨报》董事长的张澜曾帮助留法勤工俭学筹款6万多银元,令当时的留法勤工俭学负责人毛泽东十分钦佩。30年后,这两位“教书匠”在北京重逢,成为新中国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历史是最伟大的导演,历史本身往往比戏剧更有“戏”,这句话在毛泽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这31年前后体现得最为突出。这本书抓到了这最富有历史感和传奇性的31年前后,视角确实独特和新颖。
二是内容“新”,这种“新”是基于视角的“新”和别出心裁的解读。书稿聚焦31年前后,用时空交错的方式,再现毛泽东和跟他一样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一大批人物之间的交往。书稿的正文描述当时当地发生的故事和人物,而延伸阅读则回溯或者后延,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与人物的渊源和结局比较完整、准确且简洁地做出交代,同样是毛泽东的故事,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譬如,初出乡关、第一次来北京的毛泽东受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影响和帮助,影响到什么程度?后来结局如何?再譬如,大家都知道1949年4月张治中代表国民党来北平与共产党和谈,却不甚了解毛泽东与张治中两人在抗战期间的交往,更少人知道留在大陆后的张治中与毛泽东之间的交往。还譬如,1949年9月,毛泽东、朱德曾宴请26位国民党起义将领,这些人,有大家熟知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如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邓宝珊、黄绍竑,也有不太为人熟知却曾经战名赫赫的国民党将军,如陈明仁、孙兰峰、董其武,还有不少同盟会的国民党元勋,如李任仁、李明扬、张醁村,更有潜伏多年的共产党员,如周北峰、李明灏,和关键时候倒戈一击、扭转战局的何基沣、廖运周。通过毛泽东这条线,挖掘了一大批传奇人物的历史故事。
三是设计“新”,给人回到历史现场的感觉。用地图的形式将毛泽东31年前后出现的地方一一标注:豆腐池胡同、三眼井、福佑寺、香山双清别墅、中南海菊香书屋、游泳池等,这些地方见证了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以地图为线索,将与毛泽东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一一带出,精准定位毛泽东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方位,生动体现了人生地图这一词的含义,构思比较巧妙。
现如今的书稿大都追求可读性,喜欢挖掘细节,这无可非议,只是可读性到底是基于编造还是故事本身,值得分辨。《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同样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展现了诸多细节,这种可读性是凭借毛泽东本身的传奇性,而不是妙笔生花的编造。书稿在视角、内容和设计上力求新意,却能严格依照史学工作者的下笔原则,不流于浮文,而基于史实,避免了时下一些词藻美丽、内容空洞、史据不实、想当然的生花之笔的作品的滥觞。两位作者都是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坚持以史实说话,这一点值得肯定。
这本书也有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书稿有一些重复叙述,但因基于人物故事的独立性,大部分并不觉得重复,是必要的交代。但也有一些重复之笔,如果多加锤炼,是可以精益求精的。
毛泽东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他83年的人生里,走过无数的地方,北京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站。青年毛泽东和中年毛泽东在31年前后的故事富有传奇性,同样发人深思。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写作严谨且可读性又较强的书稿。用时空交错的角度来解读毛泽东,构思有新意、有角度,挖掘的内容不大为人熟知,但都基于史实,能给读者增加历史知识,并在思想启发和做人做事上都有较好的教育作用。
苏峰:就职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出版个人专著:《北京记忆》《1978大记忆:北京的思考与转变》《难忘1949》。曾参与编著《中国共产党北京简史》《村官说村史》等书籍,在《人民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百年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近百篇文章。
气节文章-蒋士铨传 本书特色 蒋士铨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其一生诗文词曲无一不工。本书以蒋士铨生平为线索,以饶有兴味的真实故事为表现形式,重在...
走近曹操 本书特色 戏曲小说演绎的曹操,专家学者笔下的曹操。哪个才是真曹操?走近曹操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引领我们到汉末的历史时空中去探寻他的家世出身,去见识他的...
想念大师丛书系列五:想念史念海 本书特色 《想念史念海(1912-2012)》主编张世林经过了长时间与大师的接触,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史念海百年诞辰之际,约...
渴望生活-梵高传 本书特色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成名作,是其年仅26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
贝克汉姆画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教科书”般的足球励志童话,其中包含了梦幻般的主人公和种种童话元素,这部足球“童话”无论是对足球运动的爱好者,还是对于需要精神鼓...
莫扎特和他的歌剧 本书特色 《莫扎特和他的歌剧》作者大卫·凯恩斯从表演者和听众的角度解读莫扎特的音乐。这部个人传记对莫扎特的人生及其音乐作品进行了崭新的诠释。莫...
亚当·斯密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有:在柯卡尔迪的少年时期、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在牛津大学、在爱丁堡大学授课、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大学管理者、与格拉斯哥人在一起...
这一本奇特的稿子,是爱莎多娜·邓肯在她惨死之前几个月写成的。1927年9月14日她在尼斯(Nice)因汽车肇祸而惨死。详细情形,第二
《时间简史》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你可以读得懂的时间之书,这里有关于时间的故事。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体验着时间,但关于时间,我们却
《燃烧未尽的晚景》内容简介:曾经的一代代日本女性, 生养过很多孩子,照顾年迈而痴呆的父母,努力战胜贫穷,很快地过完了自己短暂
缘来高胜美 内容简介 这部自传的写作都是在上海的家中完成的。高胜美从台湾来上海定居已经4年。她给自己性格的评价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缘来高胜美,一切都是缘...
鲁迅地图-解读平常人鲁迅 本书特色 行走在鲁迅的一生中,在江南的水乡、北京的胡同、上海的街头巷尾与鲁迅相遇。褪去了几十年的重重时光,剥落了形形色色的符号和意义,...
理查德.林德纳-世界名画家全集 本书特色 《理查德·林德纳》:前波普绘画大师《世界100大画家》简述从13世纪乔托至21世纪波瞢画家安迪·沃霍尔,八百年来活跃在...
丁文江传 本书特色 此次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丁文江传》由胡适先生所著。全文12万字,乃胡适所写的*长一部传记。陆发春在《胡适与丁文江》中称,该传记“以充分保有原料...
我的父亲顾颉刚 内容简介 简介《我的父亲顾颉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的父亲顾颉刚 目录 前言**章故乡的熏陶家世祖母启蒙学中学辛亥革命第二章北京求学入北大预...
亲爱的提奥-凡高自传 本书特色 ★他出生。他画画。他死了。除了凡高,世间还有谁能够如此简洁淬炼自己的一生?★一部催人泪下的天才真音★被全球读者视为“艺术圣经”★...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内容简介:6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能源安全关系国
1927-1970-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 本书特色 传主亮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父。本书亮点:**部为马尔克斯人生前40年立传的书,展...
孔氏家族档案全揭秘 本书特色 号称“国民政府财神爷”的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如何从一个家境贫寒、毫无政治背景的小家庭发展到富极一时、权倾朝野的大家族。投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