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自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在全球受到持续的关注和喜爱,《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已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随着他于2014年4月17日离世,马尔克斯的作品和相关书籍再度引发阅读热潮。《马尔克斯评传》属漓江社*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丛书。作者史蒂芬·哈特是一位拉美文学、文化研究专家,和马尔克斯有过深入交往。本书从马尔克斯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提炼了*具代表性的事件,以解读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刻画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探索了他日常生活与作家生活之间的区分,及其作品中家族史与民族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行文幽默生动,选材眼光独到,引证严谨周密,是一部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备的优秀评传。
《马尔克斯评传》作者有着文学研究与评论的良好素养,更重要的是他对拉美文学和文化有整体的研究和了解,所以能够胜任为马尔克斯这样一个在整个拉美世界都举足轻重的大作家作评论性传记。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巧妙运用马尔克斯创作生涯里*不可忽视的素材,以类似马尔克斯风格的冷幽默,将整部评传写得趣味盎然、毫无废话和陈词滥调。读完这部评传,可以确信地说,史蒂芬·哈特不仅谙熟西班牙语,而且是真正懂马尔克斯的。《马尔克斯评传》配有多幅珍贵图片,简洁翔实,图文并茂,值得阅读收藏。
2007年12月在新拉美电影基金会见到加西亚o马尔克斯,我对他说,非常荣幸能够见到美洲的塞万提斯,这让他有点难堪。他告诉我,不要这样说他,因为朋友们会无法跟他相处(包括胡利奥·加西亚·埃斯皮诺萨,他当时也在场);真的,他补充说道:"连我都会无法跟自己相处。"***加西亚o马尔克斯1965年7月开始写《百年孤独》,1966年8月大功告成,这期间不但放弃了写电影脚本,也放弃了新闻写作。在这段时间,文学方面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授权的《恶时辰》于1966年在墨西哥出版。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公寓一个小房间里专心致志地写小说,这个房间后来被称为"梅尔加德斯工作间"。小说也曾经用来抵债,诚如马尔克斯所言:"从一开始,出版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这本书就给所有接触到的人带来神奇的影响,朋友、秘书等等;甚至还有像卖肉的,或者我们房东之类的人,他们等着我写完,好把赊下的账还给他们。"房东路易斯·库迪里耶同意让马尔克斯先欠着房租,等了将近一年,直到小说写完。马尔克斯每写好一部分,就先打出来,拿去给他的打字员"佩拉"(埃斯佩兰萨·阿雷萨),再由她打出誊正本。1966年初,马尔克斯把他那辆白色的欧宝车卖了。卖车的钱花完了,他和默西迪斯不得不把所有东西都送进当铺:电视、冰箱、收音机、珠宝。加博这回真是把自己的生命写进小说里了,写到第十三章,不得不让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死去时,他深感悲哀,上床哭了两个小时。终于,《百年孤独》完成了。1966年8月初,加西亚o马尔克斯和默西迪斯带上小说去邮局,准备寄往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出版社。书稿有490页,他们两人一共只有50比索,只够半本书稿的邮费。他们只好回家,再典当一些家当,然后回到邮局把剩下那部分书稿寄过去。南美出版社编辑帕科·波鲁瓦看过书稿后,告诉阿尔瓦罗·穆蒂斯,小说"棒极了"。 小说起初准备印3000册,后来增加到5000册;开印前两个礼拜,因为小说被大肆宣传,又增加到8000册。一周之后,小说售出1800册,已经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三位,对一个"新"作家来说,这是闻所未闻的。小说后来的成功,批评家的赞赏奉承,源源不断的大量增印,这一切都始料未及,连马尔克斯自己都感到意外。几周之内,小说成了国际畅销书,典型的"一书定终生"。***在瑞典和哥伦比亚电视台转播的颁奖仪式上可以看到,颁奖台上有上百人,观众有好几百人,加西亚o马尔克斯是唯一没有穿黑色晚装的。他穿的是白色上装,就是加勒比人日常穿的"利奇装",佩一朵幸运的黄玫瑰,轰动全场。诺贝尔得奖人不穿黑色晚装,这还是**回。仪式之后,普利尼奥·阿普莱约一个朋友对他说:"普利尼奥,你跟加博是好朋友,你能不能告诉我,他领诺贝尔奖为什么要穿得像个厨子?" 马尔克斯领奖时还有乐队伴奏,让加勒比风情给这个庄重的场合增添了活力。菲德尔o卡斯特罗给加博送去1500瓶朗姆酒,用于颁奖仪式之后的庆祝活动,瑞典政府部门就此投诉古巴驻瑞典大使馆,指责他们非法销售酒品。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菲德尔o卡斯特罗送给他一件私人礼物:位于哈瓦那斯博尼区的6号礼宾别墅,另外在古巴配给他一辆专用奔驰车。有人在采访时问马尔克斯的母亲路易莎·桑蒂阿加:如今儿子获诺贝尔奖了,她对生活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她说:"能给我把电话修好吗?"***这位"第三教皇"多年来不断把书稿寄给菲德尔·卡斯特罗,让他挑错。比如,他曾经寄过《遇难者的故事》,菲德尔指出,船的速度不对,按照书上写的速度,船不可能在所说的时间到达。菲德尔还曾经指出,《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里对猎枪规格的描写有误。这两处错误,都在出版之前得到纠正。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卡斯特罗看了《爱情和其他魔鬼》手稿之后,建议马尔克斯给一匹驮着人的马增加几岁年龄,因为11个月大的马,只是一匹小马驹;结果马尔克斯把马的年龄改成了一百岁。 ……
★作者从新角度透视了马尔克斯对"创作性错误记忆"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分析了马尔克斯写作手法的五个关键因素--魔幻现实主义、时间的压缩与断裂、恰到好处的冷笑话、黑色幽默以及政治讽喻,揭示了马尔克斯作品的超凡魅力所在。
——vivian constantinopoulos
史蒂芬·哈特(StephenM.Hart),1985年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为伦敦大学学院(UCL)拉美电影、文学和文化专业教授,发表有多部专著和论文。著有《拉美文学研究》(2003)、《拉丁美洲电影指南》(2004)、《魔幻现实主义参考》(2007)、《拉丁美洲文学指南》(2007)等。译者王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莎士比亚戏剧与英国诗歌。所编教材及学术专著主要有《英国文学阅读与欣赏》、《二十世纪英国文学选读》,《英国当代社会与文化》(编著)、《戏剧文体分析》等。
深情的背叛-作家劳伦斯和他妻子的一切 本书特色 1912年,英国现代*受关注的作家之一d.h.劳伦斯认识了并爱上了他老师的德国贵族妻子弗里达。弗里达抛下三个孩子...
我的前半生-全本 本书特色 《我的前半生(全本)》是我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全本)》按时间顺序叙述,先从家世开始介绍,然后对童年、在位...
国亡肇始-明神宗万历 本书特色 张明林编著的《国亡肇始》内容介绍:这是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酉时,按现在的阳历纪年,即是1563年9月4日下午5点...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本书特色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总...
音乐大师 内容简介 引言一、写作缘由及意义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状况**章 生平与创作概况一、早期教育——那不勒斯(1685—1704)二、从师——威尼斯(17...
米开朗基罗传:在上帝的圣光下爱与生活:love and live in the light of god 本书特色 米开朗基罗似乎无所不能,他是文艺复...
顾炎武-心同山河顾炎武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文学传记。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他青年时期即有报国之志,因明亡而一腔抱负...
1891-1944-沙漠之狐隆美尔 本书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大、战斗*为惨烈、影响*为深远的一场战争。1891-1944-沙漠之狐隆美尔 内容...
撒切尔夫人自传-通往权利之路 本书特色 你可以随时改变立场,如果你想那样做的话,但我决不妥协。我没有注意到我是个女人,我只当自己是个首相。我不会关心我的下属们说...
新月才女方令孺 本书特色 方令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后裔、留美学生、新月派诗人、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主席,方令孺有过多种身份的更替。她交友极为广泛,早年与陈...
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 本书特色 卡森·麦卡勒斯被当代美国批评家瓦特·爱伦称为“仅次于福克纳的南方*出色作家”,另一位美国当代作家戈尔·维多称她为“南方*伟大...
创造十年 本书特色 《创造十年》是郭沫若1932年流亡日本时对1918年至1923年创造社前期活动的回忆。1924年至1926年的活动被写入《创造十年续篇》...
《两分铜币》内容简介:《两分铜币》收录日本推理文学开山鼻祖和精神领袖江户川乱步于一九二三年四月发表处女作至一九二五年七月之
葉啟政出生在日治時期末年的新竹,在肅殺的1950年代就讀於學風開放的新竹中學,培養了對於思想、電影的興趣,並不顧家庭反對,以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 本书特色 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出身官宦世家,他从小天资聪慧,奋发苦读,立志报国,然而,藩镇割据的战火硝烟,使他被迫随家人一次次搬迁流亡,历...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本书特色 作为卓有成效的校长和教育家,林文庆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为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留下了诸多有益启示。为了深入探究和总...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南粤先贤:张弼士 本书特色 张弼士系《岭南知识书系》南粤先贤系列人物之一。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南粤先贤:张弼士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7部分,内容包...
编辑推荐她是左翼政治运动活动家、共产党人、女权主义者、苏菲主义信徒,是著名《新左派评论》杂志编辑之一,也是伯特兰•罗素为首
《口述历史(第1辑)》内容简介:这是一套丛刊性的连续出版物,计划一年出版4辑,每辑以发表口述史学的叙述文字为主,同时适当刊发探
《解码者》内容简介: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珍妮弗·杜德纳和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两位科学家,获奖原因是她们开发出基因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