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自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在全球受到持续的关注和喜爱,《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已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随着他于2014年4月17日离世,马尔克斯的作品和相关书籍再度引发阅读热潮。《马尔克斯评传》属漓江社*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丛书。作者史蒂芬·哈特是一位拉美文学、文化研究专家,和马尔克斯有过深入交往。本书从马尔克斯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提炼了*具代表性的事件,以解读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刻画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探索了他日常生活与作家生活之间的区分,及其作品中家族史与民族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行文幽默生动,选材眼光独到,引证严谨周密,是一部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备的优秀评传。
《马尔克斯评传》作者有着文学研究与评论的良好素养,更重要的是他对拉美文学和文化有整体的研究和了解,所以能够胜任为马尔克斯这样一个在整个拉美世界都举足轻重的大作家作评论性传记。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巧妙运用马尔克斯创作生涯里*不可忽视的素材,以类似马尔克斯风格的冷幽默,将整部评传写得趣味盎然、毫无废话和陈词滥调。读完这部评传,可以确信地说,史蒂芬·哈特不仅谙熟西班牙语,而且是真正懂马尔克斯的。《马尔克斯评传》配有多幅珍贵图片,简洁翔实,图文并茂,值得阅读收藏。
2007年12月在新拉美电影基金会见到加西亚o马尔克斯,我对他说,非常荣幸能够见到美洲的塞万提斯,这让他有点难堪。他告诉我,不要这样说他,因为朋友们会无法跟他相处(包括胡利奥·加西亚·埃斯皮诺萨,他当时也在场);真的,他补充说道:"连我都会无法跟自己相处。"***加西亚o马尔克斯1965年7月开始写《百年孤独》,1966年8月大功告成,这期间不但放弃了写电影脚本,也放弃了新闻写作。在这段时间,文学方面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授权的《恶时辰》于1966年在墨西哥出版。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公寓一个小房间里专心致志地写小说,这个房间后来被称为"梅尔加德斯工作间"。小说也曾经用来抵债,诚如马尔克斯所言:"从一开始,出版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这本书就给所有接触到的人带来神奇的影响,朋友、秘书等等;甚至还有像卖肉的,或者我们房东之类的人,他们等着我写完,好把赊下的账还给他们。"房东路易斯·库迪里耶同意让马尔克斯先欠着房租,等了将近一年,直到小说写完。马尔克斯每写好一部分,就先打出来,拿去给他的打字员"佩拉"(埃斯佩兰萨·阿雷萨),再由她打出誊正本。1966年初,马尔克斯把他那辆白色的欧宝车卖了。卖车的钱花完了,他和默西迪斯不得不把所有东西都送进当铺:电视、冰箱、收音机、珠宝。加博这回真是把自己的生命写进小说里了,写到第十三章,不得不让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死去时,他深感悲哀,上床哭了两个小时。终于,《百年孤独》完成了。1966年8月初,加西亚o马尔克斯和默西迪斯带上小说去邮局,准备寄往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出版社。书稿有490页,他们两人一共只有50比索,只够半本书稿的邮费。他们只好回家,再典当一些家当,然后回到邮局把剩下那部分书稿寄过去。南美出版社编辑帕科·波鲁瓦看过书稿后,告诉阿尔瓦罗·穆蒂斯,小说"棒极了"。 小说起初准备印3000册,后来增加到5000册;开印前两个礼拜,因为小说被大肆宣传,又增加到8000册。一周之后,小说售出1800册,已经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三位,对一个"新"作家来说,这是闻所未闻的。小说后来的成功,批评家的赞赏奉承,源源不断的大量增印,这一切都始料未及,连马尔克斯自己都感到意外。几周之内,小说成了国际畅销书,典型的"一书定终生"。***在瑞典和哥伦比亚电视台转播的颁奖仪式上可以看到,颁奖台上有上百人,观众有好几百人,加西亚o马尔克斯是唯一没有穿黑色晚装的。他穿的是白色上装,就是加勒比人日常穿的"利奇装",佩一朵幸运的黄玫瑰,轰动全场。诺贝尔得奖人不穿黑色晚装,这还是**回。仪式之后,普利尼奥·阿普莱约一个朋友对他说:"普利尼奥,你跟加博是好朋友,你能不能告诉我,他领诺贝尔奖为什么要穿得像个厨子?" 马尔克斯领奖时还有乐队伴奏,让加勒比风情给这个庄重的场合增添了活力。菲德尔o卡斯特罗给加博送去1500瓶朗姆酒,用于颁奖仪式之后的庆祝活动,瑞典政府部门就此投诉古巴驻瑞典大使馆,指责他们非法销售酒品。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菲德尔o卡斯特罗送给他一件私人礼物:位于哈瓦那斯博尼区的6号礼宾别墅,另外在古巴配给他一辆专用奔驰车。有人在采访时问马尔克斯的母亲路易莎·桑蒂阿加:如今儿子获诺贝尔奖了,她对生活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她说:"能给我把电话修好吗?"***这位"第三教皇"多年来不断把书稿寄给菲德尔·卡斯特罗,让他挑错。比如,他曾经寄过《遇难者的故事》,菲德尔指出,船的速度不对,按照书上写的速度,船不可能在所说的时间到达。菲德尔还曾经指出,《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里对猎枪规格的描写有误。这两处错误,都在出版之前得到纠正。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卡斯特罗看了《爱情和其他魔鬼》手稿之后,建议马尔克斯给一匹驮着人的马增加几岁年龄,因为11个月大的马,只是一匹小马驹;结果马尔克斯把马的年龄改成了一百岁。 ……
★作者从新角度透视了马尔克斯对"创作性错误记忆"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分析了马尔克斯写作手法的五个关键因素--魔幻现实主义、时间的压缩与断裂、恰到好处的冷笑话、黑色幽默以及政治讽喻,揭示了马尔克斯作品的超凡魅力所在。
——vivian constantinopoulos
史蒂芬·哈特(StephenM.Hart),1985年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为伦敦大学学院(UCL)拉美电影、文学和文化专业教授,发表有多部专著和论文。著有《拉美文学研究》(2003)、《拉丁美洲电影指南》(2004)、《魔幻现实主义参考》(2007)、《拉丁美洲文学指南》(2007)等。译者王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莎士比亚戏剧与英国诗歌。所编教材及学术专著主要有《英国文学阅读与欣赏》、《二十世纪英国文学选读》,《英国当代社会与文化》(编著)、《戏剧文体分析》等。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本书特色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东方文库》选取梁启超学术生活和政治生活点滴,展示了梁启超不为人知的细节,他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知识...
傅斯年遗札-(全三卷) 本书特色 《傅斯年遗札》收录了傅斯年致亲友及各类机关的私人、公务书札,收信人有蔡元培、罗家伦、胡适、李济、顾维钧、李四光等各界著名人物。...
韬文纬武——清圣祖康熙 内容简介 治国安邦善管理,平藩伐准扫六合,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他自幼苦读,好学有倦,身体强健,骑射娴熟。他7岁登基,14岁计除权臣鳌拜而亲政...
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略:四 本书特色 万新平主编的《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略》为一部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记合集,为编辑自组稿。本书为多卷本《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略》的第四...
本书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杨步伟出身南京望族
《献给折颈男的协奏曲》内容简介:关于人气杀手兼侦探黑泽的几个小故事。近日来,社会上恶性杀人事件频发,死者均被折断颈骨,死状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 本书特色 本书是**部由毛泽东、贺子珍后人写作的贺子珍传记,书中撷取贺子珍一生中的六个重要年头:1929年、1939年、1...
阎锡山回忆录 本书特色 张殿兴和阎锡山编著的《阎锡山早年回忆录》自幼年生活起,止于袁世凯帝制失败,虽只有区区30余年的时间,但由于阎锡山耳闻目睹或亲身参与了其间...
一本有血有肉、有趣有料的孔子一本亦圣亦凡、可敬可亲的孔子最受大众欢迎的孔子,鲍鹏山的历史著述历来为各阶层的读者所爱,作品
中华国学百部 中国高僧正传 本书特色 想了解渡流沙凌沧海**次西天取经的高僧法显吗?想更多的知道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玄奘吗?还有玄奘之后*著名的唐...
唐朝诗人那些事儿-(二) 本书特色 一把剑,挑起整个雄浑大唐; 一轮明月,映照出千古悠悠气象;凭栏佳人,勾出整个王朝的旖旎风流; 一尊佛,浮现出那个时...
高罗佩事辑 本书特色 严晓星编著的《高罗佩事辑》包含三个部分,即高罗佩传奇、史料辑录、友朋诗词,汇编了目前所见的他人所写涉及高罗佩的**手中文资料,异常珍贵。高...
米开朗基罗传:在上帝的圣光下爱与生活:love and live in the light of god 本书特色 米开朗基罗似乎无所不能,他是文艺复...
泰戈尔的一生 本书特色 本书为泰戈尔的生平传记。作者以散文诗的语言叙述了印度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泰戈尔的一生。本书叙述了泰戈尔创作活动的历史,对...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
《马基雅维里(中文版)》内容简介: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告诫政治领袖们,为了求得善果,必须有为恶的勇气。从此他便成了狡诈与无德
丘吉尔上下 本书特色 20世纪*负盛名的政治家,活跃在英国及世界政治舞台达半个世纪之久。他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英国现代史的缩影。英国历史学家亨利·佩林这部材料丰富...
副司令马科斯,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运动——萨帕塔运动的领袖,人称“格瓦拉第二”。本书是由马科斯的公报、信函集结而成,是全球
盗火者-严复传 本书特色 严复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勿庸置疑。其历史地位的真正确立,主要在于他在近代中国给国人带来了近代西方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本书是研究严复的...
《江苏特色小镇2018》内容简介: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实践。小镇模式新、小镇故事多、小镇使命重、小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