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0-1811)被誉为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与“现代戏剧的促进人物。”他在十年内创作的全部八部戏剧以独树一帜的思考探索事物的深层原因,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克莱斯特把现代危机写进他的文学作品。他笔下的世界脆弱易碎而充满裂痕,事物因具有多义性而扑朔迷离,无法探究。于是,他得出这个结论:世界上的矛盾难以解决。★本书以克莱斯特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在三阶段的历史发展观、语言危机、认知危机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几个主要方面分析克莱斯特戏剧作品中的现代性要素。
★专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在国内德语文学研究界处于领先地位,其出版填补了中国没有关于克莱斯特研究专著的空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有克氏作品翻译问世,但研究却相对贫乏,尤其是克氏戏剧作品更少人问津。★该论著从产生于西方启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入手探讨克氏的戏剧,在文学史和思想史层面进行观点鲜明的精当分析,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克莱斯特的思想和戏剧。★该专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克莱斯特研究水平。★本专著首次采用有深刻而有广度的新阐释方法全面研究、解读克莱斯特的戏剧,对丰富国内的克莱斯特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开拓意义。★该专著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内容深入。★该专著成功地将纷繁复杂的克莱斯特戏剧及其散见其中的现代性内涵条理清晰地加以论述,并且结合历史语境,令人信服地阐明了这类现代性的各种表象、功能和意义,有鉴于国内尚无类似的研究专著而言,其开创意义不言而喻。
克莱斯特是德国19世纪作家,以戏剧和小说创作闻名于世界文学史,历来为文学研究之重镇,其研究被称为“克莱斯特学”。
上世纪20年代,国内已有克氏作品翻译问世,但研究却相对贫乏,尤其是克氏戏剧作品更少人问津。专著《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实堪称筚路蓝缕之作。该论著从产生于西方启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入手探讨克氏的戏剧。
该专著以克莱斯特一生中创作的八部戏剧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性视角出发,用三阶段历史发展观、认知危机、语言危机意识和身份认同危机这四大基本模式,系统分析克氏戏剧中的现代性要素。
历史哲学模式主要针对克莱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讨的“原罪”这个基督教国家最原始的人类事件,目的是记载人类充满危机的历史。这个阐释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对长期统治欧洲精神史的三阶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价值重估,他强调,已经异化的现代人无法从充满危机的历史中逃脱出来。
认知理论模式针对克氏经历“康德危机”后产生的认知危机,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认知和令人恐惧的真实。语言危机意识模式分析克氏在戏剧中对语言的置疑,揭示语言的诡辩性对语言表达明确性的破坏,从而揭示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怀疑和误解的关系。
身份认同危机部分着重分析作家通过演绎“双重身份者”突出这一点:人物对独一无二的、不可混淆的自我的信任变得可疑。
克氏没有完全丧失对人类精神所抱的希望:人类精神虽面临困临困境,但未陷入绝境。以这种全新视角和全新阐释方法进行的研究在国内的克莱斯特研究中尚属首次。该论著在追踪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颇能发己所见,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理论基础。这部论著不仅是一种文学史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称之为思想史的考察,亦为不可。
《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使我们对克氏的思想和戏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专著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分析精当,是一部启人思考的专著,亦显示作者在克氏研究上用力之勤,钻研之深。
——人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国强教授
赵蕾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德国洪堡学者。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与文化。迄今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如《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德国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学之路》(Literaturstrae)上发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写的学术论文30余篇,翻译《尼采遗稿》和《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乱与迷惘》等多部译著。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多次赴德国进修、访学(分别获得德国歌德学院与中国国家教委合作项目资助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中国北京与上海以及德国魏玛、图宾根和科尼希斯温特(Knigswinter)参加由德国梯森基金会资助的“《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受“中、日、韩日耳曼协会”邀请,参加过在韩国首尔和日本金泽(Kanazawa)举行的国际日耳曼学术研讨会,并宣读学术论文。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2009年获准立项),2011年起成为德国洪堡学者,在德国著名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的资助下从事科研项目研究。
沈从文精品散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重温现代名家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智慧!汲取现代名家的思想精华。 ★编选者对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词做了必要的注释,并在每篇文章后附有...
散文2015精选集 本书特色本书书稿《散文》编辑部统筹编选,涵盖《散文》在2015年度刊发的名家、新秀的力作佳作之大部。 散文2015精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
闪烁时间-石康 本书特色 这是石康*新的一本随笔集。 2005年与2006间的生活速写,地点分别是在厦门与北京,有一些工作,有一些生活点滴,有一些私人感受,有一...
宋词三百首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宋诗三百首,每首有作者小传、原词、词语注释、赏析四部分,集选注本、赏析本二者的长处于一书,解决了因只选不注或只注不析、只析不注...
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通过“吃”来认识自己、寻找心灵彼岸、获得幸福安宁的书。它主张素食,但不劝导素食;它反对肉食,但不鄙视肉食。选择素食还是肉食...
2013-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 本书特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出品的《2013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精选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
行旅花木 本书特色 历来关于花花草草的“植物写作”,文体林林总总,写法花样繁多,这里集结的是作者今年来的一个“植物游记”。关于旅游,若那地方有自己向往已久的植物...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不可思议的花草树木》内容简介:《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是“博物君”张辰亮专为5~12岁的小读者们创作的一套科普
花腔 本书特色 长篇小说。以三个当事人的叙述和大量的引文完成叙事,主人公葛任生生死死的个人历史就以三种不同的话语状态呈现于读者面前。这种提纯局部叙述言语、加强整...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 本书特色 “中华古籍浩如烟海”,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虽然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汰,但真正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仍旧浩如烟海,作为一个有...
milkandhoneyisacollectionofpoetryandproseaboutsurvival.Abouttheexperienceofviole...
古今诗选 本书特色 《古今诗选》是徐天闵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中国 古代诗歌的讲义。《古今诗选》共八卷,所选诗作, 按时代先后排列,其中卷一选古逸诗,卷二选汉魏诗 ...
生命的品质-修订版-经典散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周国平*新散文修订珍藏版★增补了2010年的散文,是周国平按时间顺序结集的第五个散文集的定本.★让生命回归单纯...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本书特色 平凡的生活或多或少磨灭了我们*初的心意,愿你转身遇见*真的自己,纵然平凡琐碎,也不曾辜负初心。不被别人所左右,也不会勉强自己,无论何...
青岛蓝调:Ⅲ:Ⅲ 本书特色 在这本书里,在这座城里,你会看到你爷爷的故事,你爸爸的故事,以及,你终究看到的,是你的故事。你会看到城的过去,城的未来。你是城之见证...
《自然花环》内容简介:以不同花材为灵感,帮你迅速掌握自然风花环的制作方法与搭配要点。书中介绍了21种自然风格的花环设计,按照
白居易.琵琶行-卢中南楷书历代名篇-2 内容简介 《卢中南楷书历代名篇2:白居易·琵琶行》由作者精心书写,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赏析,是练字者不可多得的学书典范。作...
包法利夫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
唐五代词选-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顾毓琇,已故美国宾州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许教授已因其对中国诗歌...
西北行 本书特色 1932年春,淞沪抗战发生,即奉母命由新加坡回国,欲赴东三省参加东北义勇军。[淞沪协定]签订,一腔热血,无处可洒,独自游历西北,历时半年,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