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言)、文字(文)和视象符号(象)三者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要素和条件。中国语言、学术、文化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汉字问题,即以汉字为枢纽,在言、文、象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格局中研究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并将这种以汉字为本的言、文、象三者既分离又统一看作是中国学术、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它要求我们冲破传统学科分治的壁垒,在一个大汉字文化观的格局下进行学术研究。文化语言学的“再汉字化”研究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中心问题。文化语言学引领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再汉字化”转向,顺应了世界学术的大趋势。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欧化”是描述中国语言变革时经常使用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极其复杂。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精确地描述和定义“欧化”;其次,20世纪前期关于语言问题的几次大争论,使得社会政治因素不断渗入。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将“欧化”作为一个纯粹的语言或文学现象来进行回顾。我们可以从风格的角度来界定什么是“欧化”的作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激起的长期争论中,“欧化”风格与“民族作派”之间的区别,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也可以从语法的角度来区别不同作品的“欧化”程度。现代语言学家如王力和吕叔湘等人,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给中国书面语带来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王力看来,五四运动之后,欧化的表达就成了中国书面语的主流。这是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主要区别之一。王力为“欧化”拟定了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显然主要是从语法,准确地说是从句法的角度提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套标准为中国语言学界提供了分析欧化问题的主要框架和工具,至今也仍然频频被引用。《左传》、《水浒传》和《井》是三个风格迥异的文本,创作时间相去很远,其语言风格则分属文言文、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通过对这三个文本所做的详尽分析,申小龙先生从中发展出一套对中国书面语进行语法分析的新框架。他倡导的文化语言学更强调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区别,并将这种区别上升到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高度。他认为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有着重大区别,以至于建立在西方语言学基础上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无法有效地分析汉语作品。申小龙强调汉语在句法和风格上的巨大弹性。通过对《井》的句法所作的分析,他指出,和文言文一样,现代白话文仍然可以保持汉语的特性,根据流动的多个视点组织词组,以表达意义。这和西方语言有明显区别。后者的特色在于,句子以动词为中心,由此构造了一个单一焦点的意义结构。所谓欧化,在他看来,*明显的特征在于那些以动词为中心、往往具有复杂结构的长句。他也承认,在中国书面语中,欧化的表达的确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但这种欧化的表达更符合西方语言特征,而多少扭曲了中国语言的特性。根据我的理解,他的理论中蕴含了这样一种历史观念:现代白话文并不必然趋于欧化。他多次提到,欧化其实是“析句带动造句”的产物,即欧化文体并不是先于语言学界的研究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语言学界提倡的结果。的确有很多历史事实可以说明,语言学界对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以至整个20世纪,语言学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语言学著作常常被用作改造中国书面语的依据,而从《马氏文通》出版以来,中国语言学的主流分析工具又大多是从西方语言学那里继承来的。……
申小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理论语文学研究主任。著有《中国句型文化》等专著20部;主编有《新文化古代汉语》等高校教材3部、“中国文化语言学”等丛书3套、《当代中国语言学论纲》等论集5部。
语言学概论 本书特色 《语言学概论》是作者根据教大学生的经验写成的教科书。全书共有9章以及两个附录。《语言学概论》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是语言学初学者的入门必...
留园-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目录 一 长留天地间的留园二 东西南北各异的留园三 留园灿烂的历史四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五 与众不同的留园六 留园空间造景留园-中国文...
历史背后:政治两界的人和事 内容简介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共收入张耀杰近年写作的15篇文章。其中的每一篇,都有作者对于20世纪“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 本书特色 《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以《说文解字》为依托,精选了1000个现代生活中较常用到的汉字,并...
中华点子库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军事政治神点子、领导管理绝点子、商战智慧金点子、社交处世俏点子四部分,内容、体例新颖,在每篇故事情景描述之后,加注了点子点评,使...
伊索寓言古译四种合刊 本书特色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传入中国,始于明代晚期。初仅有译其片断并加徵引的,晚清始有全译本,即林纾与严复的子侄严培南、严璩...
文字侦探-一百个汉字的文化谜底 本书特色 学者流沙河 烛照源流揭开一百个常见汉字底牌你知道的有了新解你不知道的有了可信的答案通俗易懂 亦庄亦谐文字侦探-一百个汉...
繁简并用 相映成辉-两岸汉字使用情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 本书特色 2013年11月初澳门举行两岸汉字使用情况研讨会。会后编辑学者们提交的学术论文,整理研讨会上的...
中国文化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化史》以专题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内涵。它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生动地结合...
中国文法通论-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自39节至195节,都是我大胆武断,要想建造起一个研究中国文法的革新的骨格来,我明知道这种讲法,未必能完备,未必能精确...
神驼马 目录 《神驼马》翻译断想王忠亮上中下神驼马 节选 黑夜到来,月牙儿高,伊万把麦地绕了又绕,走这里看看,到那里望望,*后来到灌木丛旁歇脚,一边数着天上的星...
周贵华,男,1962年12月生于重庆石柱县,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印度与中国佛教哲学。著有...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本书特色 希腊神话是世界上*系统、对人类文明影响*大的神话,是一扇通向西方文明源头的窗口。《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译美文)》由我国著名文学家郑...
故事学纲要 目录 **章民间故事的范围和分类**节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第二节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界限第三节民间故事的分类第二章幻想故事(民间...
当代翻译理论--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学的性质及学科架构、翻译的方法论、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翻译的技能意识、翻译美学等...
礼记 本书特色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
契丹语研究 本书特色 由于辽朝的书禁极严,甚至规定携带本国书籍出境的要判死刑。所以人们始终没有见到契丹字和汉字对照的字典,契丹文字的解读和契丹语的研究因此也困难...
自画像-开卷书坊 本书特色 《自画像》分为三部分:一为“自画像一”,收入作者陈子善十余年来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二为“自画像二...
医疗与养生:健康的时尚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的三个现象、健康的时尚、西方健康责任的趋势、从医学图腾到身体图像、平衡与抵抗:西方医疗史的两种见解等...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加拿大卷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沿传播扬的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