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是著名汉学家,久为中国学术界所熟悉。《艾兰文集》第四部书《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是陆续所写的研究论文的结集,初版于1999年。在商务印书馆的这个版本中,增加了一篇关于“二里头与中华文明源头”的新论文作为附录。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艾兰教授历年作学术研究,写作有关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和考古方面的论文选集。其中有不少曾在中国的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互独立,又彼此照应,紧紧围绕中国早期的历史、思想、文化这一主题,以深厚的汉学功底,独特的西方视角,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早期社会的重要方面以及相关的西方汉学研究成果。
全书共十章:*章:现代中国民间宗教的商代基础,作者凭借深厚的汉学底蕴,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将中国早期王朝殷商与我国台湾现代民间宗教两相对比,以此探讨中国宗教的共同特征以及历史与现代宗教的传承和变化。
第二章:太阳之子:古代中国的神话和图腾主义。这一章,针对中西哲学都比较关注的神化问题,作者对两者的不同,尤其是中国神化的特殊作了分析探讨,对诸如中国早期神话何以稀少,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重建、古代神话与文献等重要学术问题都作了深入剖析。
第三章:夏之谜。夏的存在性是海内外学术界探讨争鸣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章中,艾兰女士从夏代神话传说推理论证,正如作者所说,这些神话虽然不能明确告诉世人夏的真实历史,但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重建历史的素材。这些对夏朝研究将有很大补益。本书是美国汉学家艾兰教授历年作学术研究,写作有关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和考古方面的论文选集。其中有不少曾在中国的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互独立,又彼此照应,紧紧围绕中国早期的历史、思想、文化这一主题,以深厚的汉学功底,独特的西方视角,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早期社会的重要方面以及相关的西方汉学研究成果。
全书共十章:*章:现代中国民间宗教的商代基础,作者凭借深厚的汉学底蕴,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将中国早期王朝殷商与我国台湾现代民间宗教两相对比,以此探讨中国宗教的共同特征以及历史与现代宗教的传承和变化。
第二章:太阳之子:古代中国的神话和图腾主义。这一章,针对中西哲学都比较关注的神化问题,作者对两者的不同,尤其是中国神化的特殊作了分析探讨,对诸如中国早期神话何以稀少,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重建、古代神话与文献等重要学术问题都作了深入剖析。
第三章:夏之谜。夏的存在性是海内外学术界探讨争鸣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章中,艾兰女士从夏代神话传说推理论证,正如作者所说,这些神话虽然不能明确告诉世人夏的真实历史,但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重建历史的素材。这些对夏朝研究将有很大补益。
第四章:“亞”形与殷人的宇宙观。本章作者结合东西方早期思想观念,通过殷商人心目中的土地之形为“亞”字形,以此推演殷商的宇宙观。并且附载了大量相关插图,将早期中国的部分面貌更加科学、直观、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大众。
第五章:论甲骨文的契刻。本文由作者与我国著名学者李学勤、齐文心合著,曾发表于《英国所藏甲骨集》,本章从契刻的工具、方法、分期与书体演变等诸多方面对甲骨文作了研究和介绍。
第六章:《尚书》一段散佚篇章中的旱灾、人祭和天命。这一章中作者对一段《尚书》中的散佚篇章进行分析,根据这篇散佚篇章,对商王作为天神和人间的媒介,以及后来周人以人君为天命的承受者,在理念上所起的作用加以阐述。
第七章:饕餮纹及其含义第七章饕餮纹及其含义。
第八章:西方艺术史学者眼中的中国青铜器,以及第九章:一组汉代针刻青铜器
均由艾兰教授与李学勤先生合著,曾发表于《欧州所藏中国青铜器》。在这两章中,作者分别对于西方艺术史学者的中国青铜器研究以及作者对一组汉代真可青铜器的研究成果作了详尽的介绍说明。
第十章: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的水。水在中国早期哲学中是一重要物象,本章中,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物象加以排比辨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他认为在先秦思想家那里,他们往往是从水中体察到某种思想观念,水成了他们获取智慧的一个源泉,而不是相反,把已形成了的思想观念赋予水,把水作为表述其哲学概念的象征符号。
全书*后,相较于之前版本,艾兰女士特别增加了一篇关于“二里头与中华文明源头”的新论文作为附录,为本论文集灌注了新的价值和信息。
我发现,中国人常常不解于当代西方学者何以要研究古代中国。对我而言,个中原因很是简单:中国不是欧洲。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之间没有传承关系,它们的地位完全平等。曾经激发欧洲文明的近东文明或许早于中华文明,但中华文明有更强的连续性。而且,两种文明都有历史悠久、系统复杂而又成熟的文字和审美传统,因此,它们具有独一无二的可比性。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能够理解我们是怎样发展到今天;学习有别于我们的异域文化,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它们如何发展到今天,而且可以知道人类何以为人。古代中国与现代欧美在时间、空间和文化起源上的间距是何其遥远。然而,当我或其他任何一位西方人凝视一块古玉或一尊青铜器的时候,或者吟诵《诗经》中的一首风谣或《庄子》中的一段散文的时候,我们都会被它们的美所感动。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无论古今中西之人在时间、空间和文化语境上多么的迥异,但我们都享有共同的人性。
我们都会爱,怀抱希望与遭遇失望,恐惧死亡,有好美之心。我们不仅情感相近,而且思维过程相似。下面的事实便是明证:我能够读懂两三千年前写的中文古代文献。我甚至能把它译成英文而为所有讲英语的人所理解。译文自然不会完美地表达原文,但足以达其大意,人类有着同样的理解力。然而,无论谁试图把现代汉语(更不要说古代汉语)译作英语,或者反过来把英语译为现代汉语,他都能体会到原文与译文之间总是有着巨大的断裂。
对古代中国的研究为了解欧洲地中海沿岸早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系。翻译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根本性的,它既是语言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不同的字词代表不同的客观存在,这是个重要事实。但原因并非如此简单,语言还组织了我们的思想,而且,有些观念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例如,关于人死后灵间世界的观念就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至少从商代甚或从新石器或二里头时代开始,中国人就相信,人死后还要吃饭,子孙如果不向祖先供奉食物,祖先将招灾引祸于他。这个观念与关注如“孝”和“礼”等概念的中国伦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犹太教与基督教传统假定,存在着一个永恒的天国或是一个绝对的实体,其与个体生命的现世生活相对立。而且,它还设想有一个上帝,他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在人死时,他将根据神圣经典所记的道德准则来审判每个人。这种宗教背景对西方人的个人责任观念的形成是根本性的。虽然,时至今日,中国学者几乎不相信祖先还需要供奉食物的祭祀,西方学者也不太相信死后在天堂或地狱会有永久的生活。但是,这些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价值与认知的形成中已经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无法摆脱它们。
艾兰,现为美国达慕思大学教授,她和中国学者合作了《英国所藏甲骨集》、《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等书。
神奇的马王堆 本书特色 《神奇的马王堆》由侯良所著,出自马王堆汉墓发掘组织者之手,因而历史弥足珍贵!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马王堆汉墓发掘前后...
《遥远的风铃》内容简介:《遥远的风铃》讲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故事开始时,主人公小芽是十五岁的初中生,故事结束时,她
《历史名城:徐州》内容简介: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徐州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
《克里·萨木金的一生》内容简介:高尔基的《克里·萨木金的一生》,是刻绘旧俄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一部杰出著作,他以高超的艺
《穗子的动物园》内容简介:最纯真和特别的穗子故事,严歌苓转型动物题材,开拓另一种人性书写,只要有充沛的爱和同情,每个人的一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 本书特色 如果你碰巧是一位世界历史的爱好者,那么这本书会满足你的需要。因为此书介绍的国家——大英帝国——曾经是这个世界上幅员...
EdmundBurkeranksamongthemostaccomplishedoratorsevertodebateintheBritishParliamen...
中世纪的人们-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66 本书特色 在《中世纪的人们》**版付梓后的多年中,艾琳·帕瓦继续收集零散的笔记,并且为本书的扩充版本计划了数篇论文。但...
薛西斯大帝-欧亚结合部与西波战争-全景插图版 本书特色薛西斯大帝是大流士大帝与居鲁士大帝之女阿托莎的儿子。他在即位后不久镇压了一次埃及的暴乱(前484年),埃及...
《标志设计与实战(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标志设计,从标志的定义、标志的历史、标志的设计原则、标志的分类、标志的构成
海天出版社(大家译丛)帝国的终结 本书特色 ★阅读该书的三大理由 ①创造性的研究:法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曾说:“凡帝国注定要灭...
话说中国 文采与悲怆的交响(上册) 内容简介 《 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 便捷实 的检 的中国历 百 全书。全书 千则景点故 ,全 展 中国历 悠久亘 而又 云 ...
《次第花开》内容简介:《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近两年来所写的心灵随笔集。这些随笔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
《极简主义》内容简介:为什么有人不用加班也能高效完成工作,有人却不得不熬至深夜?为什么有人总觉得事情永远都做不完,有人却仿
三国大墓 本书特色 2009年“曹操墓”惊现河南安阳。 曹操高陵、刘备惠陵、孙权蒋陵,疑云重重,昔日英雄今何在?从幕前到墓后,从质疑到悬疑,现实的表象≠历史的真...
北京旧志评校文丛 内容简介 《北京旧志评校文丛》的主要内容包括:《天府广记》出版说明;重印《白带山志》的说明;《冈志》之发现及其价值(代序);《昌平外志》及其著...
邓小平三落三起 本书特色 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面对“文化大革...
此前的历史学界研究宇宙观,主要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形式,并且特别地关注它的起源;而考古学术界关于宇宙观研究多针对在考古发掘
虚室止止集 本书特色 陈支平编写的《虚室止止集》共分为四卷,分别 为经济史研究、闽台历史文化研究、思想文化及其他 和方法论笔谈。在卷一至卷三中,作者以其深入细致...
三国2:龙争虎斗 本书特色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