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作者:周桂钿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3-04-01

评分:4.8分

ISBN:7303009515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中国传统哲学 目录

序 陈元晖 (1) 前 言 (1) 再版前言 (2) **章 天 论 (1) 一 天是什么 (1) 二 天命论 (2) 三 天人相分说 (5) 四 天人感应说 (7) 五 天道自然论 (9) 六 天人交相胜 (10) 七 天人合一说 (13) 八 三种天说 (15) (一)浑天说 (15) (二)盖天说 (17) (三)宣夜说 (19) 第二章 气 论 (22) 一 气的产生和运用 (22) 二 汉唐元气本原论 (24) 三 宋明气本体论 (27) 四 王廷相独特的元气本原论 (29) (一)元气种子说 (30) (二)“合三为一”说 (30) (三)“惟兹一气”说 (31) (四)“气无灭熄”说 (31) (五)“气为理本”说 (31) 五 王夫之气论新见解 (32) (一)“虚空者,气之量” (32) (二)“气弥沦无涯” (32) (三)“动静者,气之二几” (33) 六 气一元论与元气一元论的比较 (33) 第三章 阴阳平衡 (36) 一 阴阳论 (36) 二 人体的阴阳 (37) 三 追求平衡 (38) 四 阴阳论与对立统一论的异同 (43) 第四章 五行生克 (46) 一 *初的五行 (46) 二 五行相胜 (47) 三 五行模式 (48) 四 五行相生 (49) 五 五行与医学 (50) 六 对今天的启示 (53) 第五章 孔孟之道 (56) 一 孔子与“仁”学 (56) 二 孟子与“仁政” (60) (一)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善” (60) (二)仁政学说的中心思想――“民为贵” (62) (三)仁政学说的基本原则――“得民心” (63) (四)仁政学说的具体内容 (64) (五)实行仁政的主观动机――“尽其心” (67) 三 孔孟之道的影响 (69) 第六章 老庄之学 (74) 一 老子和《老子》 (74) 二 《老子》的思想 (75) (一)政治思想 (75) (二)哲学思想 (78) 三 庄子和《庄子》 (81) 四 《庄子》的思想 (82) 五 老庄之学的发展 (88) 第七章 诸子百家 (91) 一 墨 家 (91) 二 名 家 (94) 三 法 家 (97) 第八章 经 学 (106) 一 五经简介 (106) 二 经学的产生 (110) 三 经学的怪现象 (112) (一)“微言大义” (112) (二)“皓首穷经” (114) (三)纬 书 (115) (四)天子裁决 (115) 四 经学的分派与流行 (116) 五 经学与传统 (118) 第九章 玄 学 (121) 一 产生玄学的政治原因 (121) 二 产生玄学的思想原因 (125) 三 三派玄学家 (126) (一)玄理派 (127) (二)清谈派 (131) (三)狂放派 (131) 第十章 佛 学 (135) 一 佛 教 (135) 二 佛教传入中国 (138) 三 佛教的发展 (139) (一)佛教中国化 (139) (二)佛教与政权互相利用 (140) (三)佛教极盛 (141) (四)佛教“法难” (141) 四 佛教哲学 (143) (一)天台宗(法华宗) (143) (二)唯识宗(法相宗、慈恩宗) (145) (三)华严宗(贤首宗) (147) (四)禅 宗 (151) 第十一章 理 学 (157) 一 二程――理学创始人 (157) (一)理是什么 (158) (二)理有什么特性 (159) (三)理欲之辨 (160) 二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162) (一)理 气 (163) (二)理一分殊 (163) (三)格物致知 (164) (四)知行关系 (165) (五)一分为二 (166) 三 理学的影响 (167) 第十二章 心 学 (171) 一 陆九渊 (171) (一)心 学 (171) (二)立志为本 (173) (三)朱陆鹅湖之会 (175) 二 王守仁 (177) (一)心 学 (178) (二)知行合一 (180) 三 陆王心学的影响 (183) 第十三章 形神论 (185) 一 原始鬼魂论 (185) 二 精气说 (187) 三 王充无鬼论 (189) 四 佛教传灯法 (191) 五 范缜神灭论 (193) 六 形神论的发展和鬼神说的评价 (196) 第十四章 人性论 (199) 一 天降善性 (199) 二 性相近,习相远 (199) 三 性有善有恶论 (200) 四 性无善无恶论 (201) 五 孟子性善论 (201) 六 荀子性恶论 (203) 七 董仲舒论性 (204) 八 性情相应论 (206) 九 用气为性论 (206) 十 教扶善,法抑恶 (207) 十一 性三品论 (209) 十二 性善情恶论 (210) 十三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211) 十四 存天理,灭人欲 (212) 十五 心性一元论 (213) 十六 习成全性率 (214) 十七 性日生日成论 (215) 十八 气性一元论 (216) 第十五章 义利论 (220) 一 义利的原始意义 (220) 二 义以生利,义利统一 (221) 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22) 四 行义言义,功贤耕织 (222) 五 何必曰利 (224) 六 好义欲利,人之两有 (225) 七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26) 八 义利之辨 (227) 第十六章 心力论 (234) 一 劳心劳力的分工 (234) 二 劳心劳力的功用 (239) 三 劳心劳力分工的消失 (247) 第十七章 德才论 (252) 一 德重才轻论 (252) 二 才重德轻论 (255) 三 才德殊用论 (258) 四 才德相资论 (260) 五 德才体用论 (263) 第十八章 知识论 (267) 一 知识的来源 (267) 二 知识的证明 (271) 三 知行关系论 (278) (一)知行先后之争 (278) (二)知行难易之争 (280) (三)知行轻重之争 (281) 第十九章 历史观 (284) 一 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 (284) 二 历史的动因 (289) (一)天命史观 (289) (二)圣人史观 (291) (三)理势史观 (293) (四)民生史观 (295) 第二十章 大一统论 (299) 一 “大一统”的由来 (299) 二 “大一统”的发展 (301) 三 “大一统”的作用 (304) 四 “大一统”的命运 (307) 第二十一章 分合论 (309) 一 周 公 (309) 二 孔 子 (310) 三 董仲舒 (312) 四 朱 熹 (316) 五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19) 第二十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323) 一 中国传统哲学的卓越贡献 (323) 二 中国传统哲学需要现代化 (326) (一)整体与个体 (327) (二)统一和多样 (327) (三)模糊和精确 (328) (四)守旧和创新 (329) (五)人治和法治 (330) 附录: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333)

中国传统哲学 本书特色

作者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十多种,合著几种:《王充哲学思想新探》(1984)《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1988)《董学探微》(1989)(中国传统哲学)(1990,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并被韩国翻译出版。)《虚实之辨》(1994)《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1998,合著,获第七于“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秦汉思想史》(2000年)《中国传统哲学》(2001,合著,主编,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成果)。

中国传统哲学 节选

《中国传统哲学》作者周桂钿,中国哲学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思维、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奠基期、发展期、高峰期三大阶段。中国哲学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天人合—是中国哲学特有的哲学思维模式。从宇宙论、本体论、思想方法论、知行观、价值观等方面绍述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揭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认知结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 作者简介

周桂钿,1943年1月生,男,汉族,福建省长乐市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
现任教授,博士导师,1994年至2000年任哲学系系主任,曾任校学术委员,教代会执行委员等职,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9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现在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担任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哲学专题、秦汉哲学、秦汉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博士生12名,已经毕业9名,指导硕士生十多名。
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十多种,合著几种:《王充哲学思想新探》(1984)《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1988)《董学探微》(1989)(中国传统哲学)(1990,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并被韩国翻译出版。)《虚实之辨》(1994)《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1998,合著,获第七于“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秦汉思想史》(2000年)《中国传统政治哲学》(2001,合著,主编,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成果)。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