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国家国歌的确定,都与这个国家诞生的历程密切相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开始的时候,那时,中华民族正处在危险的时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中华民族赖以继绝兴灭的抉择。靠着由4亿人民的血肉筑成的这道长城,终,中华民族不仅没有被侵略者征服,并且地打败了侵略者。而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以来一直积弱积贫的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接续下来的便是,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新中国不久之后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对于中国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被新中国确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着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于世界。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就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世界反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由此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瞩目的重要事件。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1.朝鲜变局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1875年9月,日本派遣云扬舰长井上良馨率舰秘密驶进朝鲜江华海峡的月尾岛前海,准备寻找武装寻衅的机会。9月20日,云扬舰向永宗城附近的朝鲜炮台开炮,朝鲜炮台守军还击。井上趁机命令云扬舰向草芝镇和顶山岛猛烈开炮,并登岸占领了朝鲜首都门户的永宗岛要塞,肆意杀戮城中百姓,掠走36门大炮及其他财物。9月24日,云扬号犯下一连串侵略战争罪行后扬长而去。“云扬舰事件”发生后,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人立即对海军部队发布准备对朝作战的紧急命令,同时选派人员同中国交涉。
1876年1月11日,明治派外务少卿森有礼为特命全权公使,与恭亲王奕訢在北京会晤,采取恶人先告状的手段反诬日船在驶往牛庄途经江华岛时,因需淡水,突然遭到岸上炮台袭击,日船不得已“当行防护,仅得免难”云云,要求“朝鲜国以礼接我使臣,不拒我所求”,否则“韩人自取不测之祸必矣”。清总理衙门大员以朝鲜虽然同中国属朝贡关系,但“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应对。李鸿章也担心日本万一用兵,祸及满洲,不敢与森有礼顶撞。其实,日本派使臣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听清廷的口气,而把交涉重点放在对朝的施压之上。为此,明治特意给全权大使黑田清隆下达了“内训”和“内谕”,列举了具体的“谈判条件”,要求朝鲜必须“无条件承担江华岛事件的责任”。
1876年1月,日本全权大使黑田清隆、副使井上良馨率领7艘军舰、800余名精锐士兵杀气腾腾驶往朝鲜。2月4日到达江华岛。随即,黑田、井上率领一千人等大摇大摆地进了江华城,还命令舰队发射空炮,恫吓朝鲜朝野。
2月14日,朝鲜官方不得已与黑田一行展开了谈判。由于朝鲜朝廷内主和派占上风,国王高宗也赞成“缓和策”,加之李鸿章书状中也有劝说朝鲜让步之意,2月27日,日朝双方终于在江华府的练武台上签订了《日朝修好条规》。
《日朝修好条规》(又称《江华条约》)签字后,日本又逼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附录》和《通商章程》,进一步完善了不平等条约。然而,日本并没有满足既得利益,继续以军事施压为前奏,攫取在朝鲜的特殊权益。
《江华条约》签订后,朝鲜各地掀起了反对和抵御外来侵略的群众斗争,斗争也波及到朝鲜的旧式军队。1881年7月,朝鲜发生兵变。兵变士兵包围了日本公使馆,处决了日本军事顾问堀本礼造少尉,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在焚毁公使馆后仓皇逃往仁川。消息传到日本,日本立即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会议决定出兵干涉,派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先率领陆海军侵入朝鲜,另组成混成旅团集结在福冈待命。
朝鲜兵变和日本准备出兵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中国。直隶总督张树声接到驻日本领事的电报后立即呈报朝廷。清也颇感事态严峻,担心日本乘机掌控朝鲜,于是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3艘军舰驶往仁川,另派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率6营士兵3000余人驰赴汉城,8月10日到达。与此同时,花房率领两个中队的士兵在仁川登陆,日军的4艘军舰也随即抵达。
1882年10月4日,中朝两国官员在天津签订了《中朝水陆通商事宜章程》,规定了相互开放口岸、互派商务委员、中方享有领事裁判权、清兵舰可以驶入朝鲜沿海或停泊各港口等项。应该说,该条约不仅规定了中国与朝鲜的藩属关系,而且赋予清超出其他帝国的特殊权益。但在同时,日朝《济物浦条约》也规定了日本在朝鲜的驻兵权。中日两国在朝鲜的矛盾日益激化。后,终于发生了中日间的甲午战争。
2.险恶的“大陆政策”
应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武家文化的历史传统,从11世纪前后武士阶层的出现开始,日本产生了以从事战争为毕生职业的军人集团,国家政权及地方机构也操持在武家势力的手中,甚至连天皇也不过是幕府政权挟令各地诸侯的招牌罢了。明治维新后,这种军国主义的传统不仅没有被遏止或消除,相反,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理论和殖民思想的蔓延,以及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需要,以侵略中国大陆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开始孕育。
1868年4月6日,作为明治的施政纲领,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发了《五条誓文》和《宸翰》(天皇亲笔信),其中宣称:“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
步平,男,1948年北京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多年来从事中外关系史,尤其是中日关系史与抗日战争史研究,重点研究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化学战及遗弃化学武器问题、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日本的右翼问题等。担任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并主持了中日韩三国学者教师共同编写《东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的工作。出版有《日本侵略中国与毒气武器》(日本明石书店)、《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日本右翼问题研究》等。
荣维木,男,1952年北京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口述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著作有《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史话》、《李宗仁大传》、《日本教科书问题评析》(合著)、《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合著)、《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合著)等;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谁在制造谎言——评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史观》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人选奖。
《科学的历程(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北大清华最受欢迎的科学通史课主讲教授、清华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经典科普力作,迄今已畅
中国古代言论史 本书特色 无论什么人,如果认为远古驰名人物所做的事比他今天所做的事有更深的意义,我不相信他能正确地了解历史。 ——爱默生中国古代言论史 内容简...
全球城市史-(典藏版) 本书特色 乔尔 科特金以其神来之笔,从中石器时代到现代,对城市历史进行了一次扫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支柱。从这一点上来说,权威性将更具价值...
一本书读懂辽金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辽金》由宋德金所著,辽、金分别是契丹和女真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大体与五代、两宋同时。由于其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程度...
中国现代史丛书: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本书特色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此后,中央按...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1.邀请国内*顶级的国学专家撰文、定调国学大师楼宇烈先生亲自写序推荐,从中西文化对比、传统文化复兴角度寄语年轻人多读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国...
宛如梦幻:日本战国乱世中的[菊与刀] 内容简介 一五九二年,刚刚统一了战国乱世的日本封建主丰臣秀吉悍然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攻打中国。此...
《亚洲史概说》内容简介: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分布着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
世界历史 本书特色 《世界历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世界历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
梁启超与清季革命 本书特色 1. 海内外知名史家著作:张朋园先生是海内外知名学者,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所长等...
建康古今记 本书特色 顾炎武撰写的《建康古今记》开创了撰写名胜古迹的新体例,采用了实地考察与文献相结合的新方法,保存了相当多的珍贵史料,对于研究上个世纪20年代...
武则天帝王笔记 本书特色 她,一介弱质女流,却稳坐龙庭;她,一抹盛世红颜,却让天下为之臣服。 她82年人生的每一天都生死攸关,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两周礼器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礼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因相关文献古奥费解,难以研究著称。本书综合古文献、古文字与田野考古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先秦时代(主...
《明清灾害叙事、御灾策略及民间信仰》内容简介:本书以明清野史笔记、小说作品等为基本材料,结合近年国内外荒政史、民间信仰研究
商周金文选 内容简介 一、本書是商周時代青銅器銘文的選本,年代下限斷至秦统一以前,共收入拓片二百六十六件。 二、本書按年代、地域編次,即商代晚期,西周...
世界历史从头读到尾 本书特色 在“大历史”视角下,本书68个专题衔接流畅、浑然一体,以人类文明进程为线索,揭秘曾被忽略的历史真相。系统讲述了从远古埃及文明到现代...
《王阳明心学(典藏修订版)》内容简介:一介儒生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
《责任的重负》内容简介:本书是托尼·朱特最富盛名的两部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他选取了阿尔贝·加缪、莱昂·布鲁姆、雷蒙·阿隆
智勇传-中华通史故事 本书特色 《中华通史故事:智勇传》一书篇目选自“二十五史”,编者以白话文的形式将历史故事及人物加以呈现。智勇,即智...
宣城县志 上下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2008/10) 本书特色 《宣城县志》是成书*晚的一部县志,其体例较完备、内容较翔实,是有清一代《宣城县志》集大成者,在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