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国哲学登场世界了!该什么样的中国哲学登场?李泽厚提出“情本体”思想,作为走进世界的中国哲学形态,能否引领西方哲学“走出语言”的困境?本书为李泽厚先生与刘绪源2010、2011年对谈录,站在今日时代的高度,围绕李泽厚的读书经历、思想渊源、各种哲学观点,以17个话题为纲领,通过中西哲学、思维的对比分析,勾勒出李泽厚一生的思想脉络和哲学思考的轨迹,实为李泽厚思想导论,更对中国哲学能否登场、如何登场世界作出深层次探讨,认为中国哲学可补救西方哲学之不足。书中新见倍出,令人启发。
李泽厚思想读本。本书以李泽厚的读书经历、思想渊源、思想发展,及其哲学观点的自我解读,勾勒出李泽厚一生的思想脉络和哲学思考的轨迹,实为李泽厚思想导论。看李泽厚如何阐释“中国哲学登场”及“中国哲学如何登场” 本书对中国哲学能否登场、如何登场世界作出深层次探讨,认为中国哲学可补救西方哲学之不足,带领西方哲学“走出语言”。
上篇: 该中国哲学登场了?(2010年)
ⅰ 李序
01 现代哲学还剩下什么
广义的形而上学与狭义的形而上学
从理念, 到生活, 到解构
欣赏两位中国海德格尔专家的话
巫史传统与“为王先驱”
“情本体” 与哲学
02 我的学术思想的三个阶段
靠自学, 要善于判断
喜欢看书, 不喜欢写书
当时我才二十几岁, 哪敢自称一派
写康德, 其实在表达自己的哲学
从文体上看, 《己卯五说》是*好的
命运, 情感, 人性, 偶然
03 谈谈几本书
第6 版《批判》增补了“德国思想史的严重教训”
那时文艺批评的灵魂式人物
“哲学研究” 与“哲学创作”
救亡压倒启蒙: *早出现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陈寅恪治史, 所用材料也是不多的
《美的历程》每章每节都有新东西
搞文艺批评, 主要应靠感觉
做学问, 不论是谁, 都是要下死功夫的
《漫述庄禅》发表后, 钱学森专门来看我
当年的“文化热” 都是反传统的
钱穆梁漱溟更能抓住中国文化的要害
短期饥饿受得了, 长期饥饿吃不消
历史的“积淀”, 是我所有研究环绕的“同心圆” 的圆心
04 关于“情本体”
哲学研究什么
关于“外星人” 的三段论
上世纪60 年代的哲学, 已经都关注个体了
“情本体” 颠覆了几千年的传统哲学
“情本体” 以中国传统为基础, 却是一种世界性视角
05 汉字与历史经验
“结绳记事” 就是*初的历史记录
命名: 走向历史经验
“度” 是经验性的, 与人类生存直接有关
康德研究新动向
06 《红楼梦》与“乐感文化”
可以有两种《红楼梦》
小说阅读中的文化—心理结构
琐屑日常细节与“乐感文化”
07 当“情本体”面对基督教精神
“人类中心说” 是西方传统
中国要哪种现代性
人总要寻找信仰
08 人性能力人性情感与善恶观念
政治军事和文化充满偶然, 经济有某种“必然”
道德二分: 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
道德行为由人性能力人性情感和善恶观念组成
康德高于休谟
康德的理性命令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
心理本体: 理性内构(认识)
理性凝聚(道德)理性融化(审美)
09 文章上的追求及其他
把意思表达出来, 容易使人了解
没有新意就不要写文章
教育的*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
这包括片面发展独特的潜能
生物科学不发展, 美感讲不清
对自己讲过的话负责
下篇: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2011 年)
ⅱ 序: 为什么有这续集
10 能不能让哲学“走出语言”
“太初有言”与“天行健”
“回到康德”是什么意思
“学而**”
从来不谈方法论
中国学问缺少自然科学基础
很多哲学名著又薄又好看
与王浩谈哲学两难
玄奘怕丢人, 不敢译《老子》
“点穴法”
11 为什么“度是**范畴”
人类的生存延续是出发点和基础
大猩猩—黑猩猩—人
理性使主客体分离
皮亚杰的动作与杜威的工具
美是人对“度” 的自由运用
现代心理学还在婴儿阶段
12 善包容, 肯学习, 能吸收, 可消化
两种可能性与钱学森
文字控制语言的原因
凡“智慧” 均可学
忽略个体是一种战争思维
还是蔡仪能抓住要害
“必要的余事”
13 “理性的神秘”与宗教经验
宗教与感性的神秘经验
个体创造性源泉
“宇宙—自然” 是我唯一信奉的神
发现都是发明
14 巫史传统的情理结构
研究传统不从观念文本出发
巫术礼仪中的“情本体” 线索
“礼” 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天道” 在“人道”中
15 还用不用“本体”“本体论”“哲学”这些词
冯友兰为何赞同“西体中用”
心理形式与“抽象继承法”
“哲学在中国” 与“中国的哲学”
胡绳毕竟是书生
中国接受怎样的哲学
16 “情本体”的外推与内推
“情本体” 外推即政治哲学
“两德论” 是政治哲学的基础
启蒙落实到制度才算完成
中国也许能调解文明冲突
“四大皆空” 还得活
时间与“时间性”
“闲愁*苦” 与“何时忘却营营”
没有人类, 哪来善恶美丑
17 我的一生简单平凡
四个“静悄悄”
我与胡风案
记不住面貌和声音
算是毕生遗憾
美国学生
家里一直订科学杂志
人所培育的情感心理即“情本体”
附 录
(1) 八十李泽厚: 寂寞的先知
时代和它的李泽厚/ 《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
寂寞思想者/ 卫毅
(2) 刘绪源萧功秦刘再复: 再谈李泽厚
(3) 六十年代残稿
(4) 科学应该是真正的理论思维
(5) 两封信, 一本书, 三条注/ 刘绪源
补 记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凤凰文库·人文社会--卢梭问题 内容简介 《卢梭问题》内容简介:历来对卢梭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研究认为,卢梭思想中有内在的矛盾和不一致,恩斯特?卡西...
《大学》是儒家经典,也是四书之一,全书以人为中心,旨在提高人的修养,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本书对《大学》注析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本书特色《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1755年应征第戎学院征文。文中把原始社会当作黄金时代加以描绘,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
京房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
宗教哲学讲演录-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II 本书特色《宗教哲学讲演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宗教哲学的对象就是在宗教表象背后运动发展的精神和概念。这种精神...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7辑生命是什么? 本书特色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
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一部分(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现象学研究与认识论、本质性的区分、对赋予含义的行为的特征描述、含义体验的现象学内容和观念内容等内容...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学家及主要流派的变迁和发展为主线,简要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并融入了...
明清启蒙学术流变 本书特色 《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是一部系统 研究明清学术思想的理论专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 》围绕“个性解放的新道德”、“批判君主专制的初 步民...
大中国志 本书特色 曾德昭是耶稣会士,1613年到达中国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本书分两大部分,上部根据作者多年见闻,记述中国各省...
天主之城(上下) 内容简介 圣奥古斯丁所著的《天主之城(上下西方正典)》共分二十二卷。**部分一至十卷主要在驳斥对基督教不实的攻击,第二部分十一至二十二卷则说明...
活学活用玉匣记 本书特色 天下**绝世奇书,举世无双神机算术,亿万富翁枕边秘籍,良辰吉口,现查现用,趋吉避凶,尽在书中。活学活用玉匣记 内容简介 婚丧嫁娶择日而...
寻找药师佛-喜马拉雅山居岁月 本书特色尼泊尔是个古今融合之地,它交织着粗陋和美丽、疾病和贫穷,以及深奥的知识。1987年的3月,大卫克罗离开了他位于旧金山经营有...
四书读本 内容简介 作者译介“四书”的夙望,萌生于“文革”后期参加《辞海》修订工作。那时正值“批儒”高潮,一个年轻人却没有随波逐流,反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讲述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不衰,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的第二卷。本卷是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
中国天主教基础知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天主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内容包括中国天主教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天主教经典、天主教传统、天主教信仰、天主教礼仪和天...
菩萨情怀-星云日记-11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序》——叶曼净土宗的基本三经,因为念佛法门成为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所以《阿弥陀经》为世所重。古来大德对于本经解说者很
蒂迈欧篇 内容简介 《蒂迈欧篇》为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本篇对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事物材料来源的载体,以及为事物提供形式结构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