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国哲学登场世界了!该什么样的中国哲学登场?李泽厚提出“情本体”思想,作为走进世界的中国哲学形态,能否引领西方哲学“走出语言”的困境?本书为李泽厚先生与刘绪源2010、2011年对谈录,站在今日时代的高度,围绕李泽厚的读书经历、思想渊源、各种哲学观点,以17个话题为纲领,通过中西哲学、思维的对比分析,勾勒出李泽厚一生的思想脉络和哲学思考的轨迹,实为李泽厚思想导论,更对中国哲学能否登场、如何登场世界作出深层次探讨,认为中国哲学可补救西方哲学之不足。书中新见倍出,令人启发。
李泽厚思想读本。本书以李泽厚的读书经历、思想渊源、思想发展,及其哲学观点的自我解读,勾勒出李泽厚一生的思想脉络和哲学思考的轨迹,实为李泽厚思想导论。看李泽厚如何阐释“中国哲学登场”及“中国哲学如何登场” 本书对中国哲学能否登场、如何登场世界作出深层次探讨,认为中国哲学可补救西方哲学之不足,带领西方哲学“走出语言”。
上篇: 该中国哲学登场了?(2010年)
ⅰ 李序
01 现代哲学还剩下什么
广义的形而上学与狭义的形而上学
从理念, 到生活, 到解构
欣赏两位中国海德格尔专家的话
巫史传统与“为王先驱”
“情本体” 与哲学
02 我的学术思想的三个阶段
靠自学, 要善于判断
喜欢看书, 不喜欢写书
当时我才二十几岁, 哪敢自称一派
写康德, 其实在表达自己的哲学
从文体上看, 《己卯五说》是*好的
命运, 情感, 人性, 偶然
03 谈谈几本书
第6 版《批判》增补了“德国思想史的严重教训”
那时文艺批评的灵魂式人物
“哲学研究” 与“哲学创作”
救亡压倒启蒙: *早出现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陈寅恪治史, 所用材料也是不多的
《美的历程》每章每节都有新东西
搞文艺批评, 主要应靠感觉
做学问, 不论是谁, 都是要下死功夫的
《漫述庄禅》发表后, 钱学森专门来看我
当年的“文化热” 都是反传统的
钱穆梁漱溟更能抓住中国文化的要害
短期饥饿受得了, 长期饥饿吃不消
历史的“积淀”, 是我所有研究环绕的“同心圆” 的圆心
04 关于“情本体”
哲学研究什么
关于“外星人” 的三段论
上世纪60 年代的哲学, 已经都关注个体了
“情本体” 颠覆了几千年的传统哲学
“情本体” 以中国传统为基础, 却是一种世界性视角
05 汉字与历史经验
“结绳记事” 就是*初的历史记录
命名: 走向历史经验
“度” 是经验性的, 与人类生存直接有关
康德研究新动向
06 《红楼梦》与“乐感文化”
可以有两种《红楼梦》
小说阅读中的文化—心理结构
琐屑日常细节与“乐感文化”
07 当“情本体”面对基督教精神
“人类中心说” 是西方传统
中国要哪种现代性
人总要寻找信仰
08 人性能力人性情感与善恶观念
政治军事和文化充满偶然, 经济有某种“必然”
道德二分: 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
道德行为由人性能力人性情感和善恶观念组成
康德高于休谟
康德的理性命令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
心理本体: 理性内构(认识)
理性凝聚(道德)理性融化(审美)
09 文章上的追求及其他
把意思表达出来, 容易使人了解
没有新意就不要写文章
教育的*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
这包括片面发展独特的潜能
生物科学不发展, 美感讲不清
对自己讲过的话负责
下篇: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2011 年)
ⅱ 序: 为什么有这续集
10 能不能让哲学“走出语言”
“太初有言”与“天行健”
“回到康德”是什么意思
“学而**”
从来不谈方法论
中国学问缺少自然科学基础
很多哲学名著又薄又好看
与王浩谈哲学两难
玄奘怕丢人, 不敢译《老子》
“点穴法”
11 为什么“度是**范畴”
人类的生存延续是出发点和基础
大猩猩—黑猩猩—人
理性使主客体分离
皮亚杰的动作与杜威的工具
美是人对“度” 的自由运用
现代心理学还在婴儿阶段
12 善包容, 肯学习, 能吸收, 可消化
两种可能性与钱学森
文字控制语言的原因
凡“智慧” 均可学
忽略个体是一种战争思维
还是蔡仪能抓住要害
“必要的余事”
13 “理性的神秘”与宗教经验
宗教与感性的神秘经验
个体创造性源泉
“宇宙—自然” 是我唯一信奉的神
发现都是发明
14 巫史传统的情理结构
研究传统不从观念文本出发
巫术礼仪中的“情本体” 线索
“礼” 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天道” 在“人道”中
15 还用不用“本体”“本体论”“哲学”这些词
冯友兰为何赞同“西体中用”
心理形式与“抽象继承法”
“哲学在中国” 与“中国的哲学”
胡绳毕竟是书生
中国接受怎样的哲学
16 “情本体”的外推与内推
“情本体” 外推即政治哲学
“两德论” 是政治哲学的基础
启蒙落实到制度才算完成
中国也许能调解文明冲突
“四大皆空” 还得活
时间与“时间性”
“闲愁*苦” 与“何时忘却营营”
没有人类, 哪来善恶美丑
17 我的一生简单平凡
四个“静悄悄”
我与胡风案
记不住面貌和声音
算是毕生遗憾
美国学生
家里一直订科学杂志
人所培育的情感心理即“情本体”
附 录
(1) 八十李泽厚: 寂寞的先知
时代和它的李泽厚/ 《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
寂寞思想者/ 卫毅
(2) 刘绪源萧功秦刘再复: 再谈李泽厚
(3) 六十年代残稿
(4) 科学应该是真正的理论思维
(5) 两封信, 一本书, 三条注/ 刘绪源
补 记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续指月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潭州福严文演禅师、绍兴东山觉禅师、平江宝华显禅师、台州天封觉禅师、抚洲白杨法顺禅师等内容。续指月录 目录 序续指月录序续指月录凡例...
中国神话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是作为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神话研究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
西绪福斯神话 本书特色 阿尔贝·加缪,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被称为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于1957年以《鼠疫》、《局外人》、《...
论自然-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论自然》是爱默生的第1部重要哲学著作,*初发表于1836年。它虽非作者成熟之作,但却集超验主义思想之大成,有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宣言的...
老子的智慧 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用人生的阅历、生命的觉悟品味老庄。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华语文坛*幽默睿智的一支笔。中国人无法抗拒的人生哲学,带您领悟“无为无不...
误入世界:卡夫卡悖谬论集 本书特色 谁是真正的卡夫卡?我总是尽量避免去认识他,让他保持神秘的面目。为什么要谈他?他以独一无二的,奇异的,才气横溢的作品为世人所认...
美丽诗经 本书特色 用现代的眼光、重读《诗经》、感受在历史、尘埃之中始终、熠熠生辉的、《诗经》之美。《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鲍鹏山教授及其学生王骁引领我们用诗的精...
周易占卜故事 本书特色 宋烨凭和苏建利先生评译的《周易占卜故事》是一部通俗易懂、易理清晰的易学读本。 本书的前半部分多是关于蓍草占筮的故事,主要依据卦辞或卦象来...
医论集-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章太炎全集:医论集》是章太炎先生一生中有关医学见解之大全,共收录一百三十余篇,其中包括医学传记、对医学著作的序文、对各类医学典籍的...
南华真经副墨,明陆西星着。陆西星为道家一代学养兼深之宗师,以其精修内外丹法,融通儒释道三家要旨,造诣高超,深契道妙,故于
小窗幽记 本书特色 上立德,其次立言,言者心声,而人品学术恒由此见焉。无论词躁、词俭、词烦、词支,徒蹈尚口之戒,倘语大而夸,谈理而腐,亦岂可以为训乎?然则欲求传...
基督教的礼仪节日 内容简介 基督教的礼仪节日是基督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流变在不断汲取古代多个民族宗教文化因子的过程中由自发性走向了制度化。16世纪的宗...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通信集-重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了施特劳斯与克吕格、洛维特、克莱因、索勒姆和伽达默尔的通信。这些大思想家之间的率直言语,让人享受到智...
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 本书特色《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试图揭示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中蕴含但却未充分发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从原初的...
从存在到存在者 本书特色 由法国外交部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傅雷”百本图书资助计划资助出版。从存在到存在者:从本质上说,存在是奇特的,它撞击着我们,如黑夜一般,将我...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 本书特色 《既不当受害者,也不做刽子手》选择了加缪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里的随笔和论文。*部分名为“既不当受...
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批判佛教的本质及其缘起”,主要表明批判佛教思想的本质和产生的背景。保罗·史万森(Paul S...
香草山 本书特色 眼泪尚未擦干,故事仍在继续。曾经的惊恐小姐如今变为恩荣,她又将给屈辱谷里的居民带来怎样的奇迹?经典寓言体灵修作品《稳行高处》出版30年后,汉娜...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 内容简介 一本著作、一个哲学传统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同时代人对它的理解,而且取决于后代人对它的理解。从这个考虑出发,上海人民出...
孔门传授心法: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与建构 本书特色 由杨浩所著的《孔门传授心法(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与建构)》是“中国诠释学”丛书之一种。该丛书以西方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