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在《改变思想》中,作者扎迪·史密斯以个人的阅读、体验、视野、记忆、意识,集合当代文学小说家、政治明星、戏剧作家、歌剧家和戏剧演员5个主题,剖析他们的人生经历,塑造一个新的故事,以全新的角度,描述人文、文化、家庭和哲学。Zadie以幽默、充满机智的文笔见解,深刻的重新诠释各种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深层意义。
有些作家写小说的时候,别人的小说一字不看。一字不看。甚至连小说封面都不想看。他们写作的时候,小说的世界消亡了:没有任何人写作过,没有任何人正在写作,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写作。他们遗世独立,沉默不语。这类作家写作期间,你要是向他推荐一本好小说,他看你的眼神就像你刚用厨刀刺进他的心窝一般。这是性情使然。有些作家就像独奏的小提琴家一样,他们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来调音。其他作家则需要听到整个交响乐团每一位成员的演奏——他们可能会从单簧管,甚至双簧管那里得到提示。我就属于这类作者。我的书桌上摆满翻开的小说。我阅读一个个句子,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感受之中,奏响某个特定的音符,在我过于多愁善感的时候激发心中的严酷,在我的句法陷入局促时,可以汲取一些文辞上的宽松闲适。我认为广泛阅读好比均衡饮食;比如,如果你的句式太松松垮垮,太花哨,就读一读文辞肥腻的福斯特·华莱士吧,再读点卡夫卡,充当粗粮。如果你的审美过于精细,面对白纸无法落笔,就别再担心纳博科夫会说些什么;拿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吧,他是以实质胜过风格的守护神。从事教学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写作期间不宜阅读。他们觉得,自己的叙述口吻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且,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会让人感到苦恼。因为卡夫卡笔下为鼠民歌唱的约瑟芬唱出嘹亮动听的歌声时,你如何还能唱出老鼠般微弱的歌声呢?这样说来,关键在于个人的自主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个人的自主权,哪怕这样做,意味着离开E·M·福斯特所说的作家们跨越时空,彼此对话,互相启发的文学回声室。我觉得,人各有不同。对我来说,回音室必不可少。我十四岁的时候,在回音室里听到了约翰·济慈的声音,在心中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层缘分的基础是阶层——虽说这话在美国,听起来未免有些老套。其实济慈并非工人阶层,更不是黑人——不过大致上,相较其他作家,他的情况跟我更接近。他没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拜伦、蒲柏、伊夫林·沃,甚至伍德豪斯、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优越的条件。济慈为读者提供了从边门步入文学生涯的可能性,那扇边门上还标有“欢迎学徒光临”的字样。济慈着手写作时,就像学徒一样;他在位于汉普斯特德的小房子里用功,学到了如今艺术硕士般的才学,不过他没花学费,靠的全是自己。那时的他是个来自郊区、身份低微的少年,距离文坛有些遥远,于是他把自家的藏书变成了文坛。他从不害怕受人影响,他对影响来者不拒。他想要从中汲取养分,哪怕要冒着牺牲独到见解的危险。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学徒:你可以从他早期写诗的尝试中窥见一二;在他写给友人的信里,谈到了自己羽翼未丰的文学观念;他在对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的著名解读中就曾提到,他生怕天不假年,来不及把多产的头脑中酝酿的作品全部完成。“榜样”这个词太不讨人喜欢,但事实上,没有榜样照样能行的作家,其实很了不起。我觉得,济慈就是这样。济慈奋力拼搏、埋头苦读、剽窃、模仿、改编、努力、成长,写下许多令他脸红的诗作,之后写出了几首令他引以为傲的诗作。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只要有可资借鉴之处,济慈就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他学习。4.小说写作中途的奇思异想在小说写作中途,作者会萌生出某种奇思异想。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未必便是篇幅上的正中央。我说的小说写作中途,指的是你心无旁骛的时候,这时你不再是家庭成员,不用再考虑爱人、孩子、购买食物、喂狗、看邮件——除了你的书,世问再没有任何东西,哪怕你的妻子跑来告诉你,她要和你兄弟上床,你都会觉得她的脸像巨大的分号,她的双臂像括号,而你心里想的是,用“翻腾”这个动词,是不是要比“搜寻”来得好。小说写作中途是种心态。奇妙的事情会在此时发生。时间崩溃了。你早晨九点坐下写作,一眨眼的工夫,晚间新闻已经开始播报了,这时,4000字也已经写好,比你去年用三个月写出来的字还要多。有某种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并不仅限于家中。如果你能走出去,外面所有的一切——我是说,所有一切——都有可能无拘无束地融人你的小说。巴士上的闲谈——简直就是从你的小说里冒出来的。你打开报纸——每篇报道都跟你的小说有关。如果你足够幸运,有人正等着出版你的小说,这时候你就会大为惊慌地拨打出版商的电话,尝试将出版日期提前,因为你无法相信,此时此刻,这个世界跟你尚未出版的小说是多么合拍啊。如果下个星期二,它还没有出版,那么良机就会错过,你会恨不得自杀的。奇思异想足以让你发狂——也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原本麻烦得出奇的结构难题,如今迎刃而解。看到那段话了吗?只需把它拿掉,整个章节就到位了!为什么之前没看出来?你从书架上胡乱抓起一本诗集,读到的**句诗行就变成了你的卷首引语——这句话简直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权威杂志《Granta》选为20位最佳青年作家之一。2000年,处女作《白牙》使她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坛巨星,此书甫一出版便荣获惠特布莱德图书奖、布莱克纪念奖、英联邦作家处女作奖、《卫报》最佳处女作奖、法兰克福电子书最佳小说奖;2005年,作品《关于美》入围布克奖决选,并在2006年获得橘子图书奖。《改变思想》作为第一本随笔集,展现了其丰富幽深的内心世界,赢得了诸多好评。
李敖作品精选:中国艺术新研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人,李敖确有不幸。虽然他曾“二进宫”,却得不到伏尔泰所得的荣耀与辉煌。李敖又是幸运的。当年李贽的著作一焚于万历,再...
宋词之旅(手绘水彩私享版) 本书特色 《宋词之旅》是李元洛二十年诗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书中作者带领读者重访宋朝故地,娓娓道来文坛佳话和名人掌故,解读宋词的灵魂及词...
黄秋耘文集:全四册 内容简介 花城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四大卷《黄秋耘文集》,收入了黄秋耘自1936至1998整整62年的主要作品——散文(包括杂文、随笔)、小...
50后上海人说事 本书特色 当岁月的刻刀在我的额头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对人生的醒悟为何如此迟缓?由钱民权编著的《50后上海人说事》主...
约会-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于红尘内有出尘之思,在孤绝中咀嚼人生滋味。周梦蝶其人其诗,一直为众多纯洁心灵所仰望。《约会》得诗54 首,风、云、鸟、兽,无一不可入...
千古名赋 内容简介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意思大致相同或很近似...
天下经典巴比代尔/天下经典 本书特色本书是赫拉巴尔的成名作。这部短篇小说集描写了一群在“时代垃圾堆”之上的底层劳动者,水泥厂工人布尔甘先...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袁犀·代表作贝壳 本书特色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本书特色 作家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作家以自己的灵魂点亮城市的灵魂,继而塑造城市居者的灵魂。这种共通的灵魂里有肝也有胆,有情也有义。 人们通常通过...
菊谱 本书特色自屈原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至《神农本草经》言“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再到钟会称菊花“神仙食也”,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王蒙说:智趣从容 本书特色 王蒙写自己的生活感触和人生领悟,自然随和,不事雕琢,在平静中蕴藏着智趣和从容,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又似乎若即若离,向着远方别处潇洒...
2015中国杂文年选 本书特色 “花城年选”从书中的一种,所选全为国内公开发表与报刊或网络的优秀杂文。文章论题广泛,有的是时下热门话题,有的是多年老话题,与当今...
春醒-鱼梦:王玉平画梁遇春 本书特色 一个是英语文学庙堂的梁前燕,一个是游进西方油彩池中的中国鱼彼此隔着几行文字遥遥聚首,互如隔世游魂。 春醒-鱼梦:王玉平画梁...
《西方文学史:文学的故事》内容简介:《西方文学史》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约翰·梅西的文学史代表作。作者围绕西方文学流
江南,作家。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大学。代表作有《九州缥缈录》《龙族》《上海堡垒》等。其中龙族系列总销量超过2100万册,《九州缥缈录》系列销量超...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化史论学者、作家。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朱正,1931年生于湖南长沙,职业编辑。1956年出版了《鲁迅传略》。后在冯雪峰的鼓励和帮助下撰写了《鲁迅回忆录正误》,订正了许广平等人鲁迅回忆中的若干重要史实...
浮生六记-[珍藏版] 本书特色 若沈复生前知自己的这本自传体散文有朝一日会出版,定会嘱咐出版方在书的扉页加上一句“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爱妻陈芸”。这本《浮生六记(珍...
三苏文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课本上学不到的漫画中国史3》内容简介:课本上的历史人物大多严肃正经,本书旨在通过漫画讲解和史料分析,将他们鲜活的一面呈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