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经学史

北朝经学史

作者:潘忠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14-08-01

评分:5分

ISBN:9787100094566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北朝经学史 内容简介

关于北朝经学的研究专著,迄今不多,本书之问世,可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大步。经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成见以为,隋唐的一统在政治军事上是北方人征服了南方,在学术文化上却是南学征服北方。然而,本书作者却独具慧眼,修正了以往学界的共识,认为这一时期是以北方经学为主,而不是以南方经学为主。本书详论北朝经学的起源、流派、学官制度、争论历程及其影响,对于中原少数部族政权的汉化、平城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关联,以及孔颖达学派的崛起,无不一一考辨和论述。对于北魏时期的河北经学、宗教制度和学官系统,都有新见。对于北魏的政治改革,作者纳入经学的视野,做了饶有兴味的评议。对于北周的河西学者、关中学者与流亡名族学者的聚集,也各有专论。故而,本书观点较为新颖,水准较高,内容也较为完善,是一本难得的佳作。乱世时期,经学之延续如丝缕,但始终未曾彻底灭绝,它体现的是传经之人的坚韧不拔和绍述微学的精神。有斯人,斯有经学。

北朝经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融合经学史研究与政治局势、社会变迁等宏观视野,深入考察北朝经学史上学者群体的命运际遇、地缘背景和社会阶层的流动途径,从而在一种“图景”式的叙述中,揭示乱世中不为后人所知的“沉默”学术活动,梳理经学风貌的变迁特征及主导因素,凸显传经之人的个人命运,展示动荡时期政治事件和个人命运相互激荡的诸多学术光影。

北朝经学史 目录

小引
引论
一、“以吏为师”及其对汉代经学的影响
二、东汉儒学名门的兴衰与今文经学的命运
三、士族迁徙与古文经学的兴起
四、魏晋时期儒学新世族的崛起及其风貌
五、君权政治背景下郑玄经学的演变
**章十六国时期的汉化及其经学传承
一、汉魏时期的夷夏秩序与“五胡乱华”的前因
二、“永嘉之乱”后的士族迁徙
三、中原少数部族政权的汉化与经学的延续
第二章北魏前期的政治局势与经学延续
一、平城时期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关联
二、“河北经学”的风貌及其结局
三、士族共同体的延续与经学传承
第三章北魏中晚期汉化改革中的经学问题
一、经学视野下汉化改革的相关问题
二、从王肃北仕的际遇看南北学术的地缘冲突
三、祭天之礼与郑、王二学
四、拓跋氏宗庙稀袷制度与郑、王二学
五、正始时期明堂制度的争论及其经学史意义
第四章地缘和阶层视野下的北学复兴
一、学、仕分离的北魏官学系统
二、地域文化与北朝私学的兴起
三、南风北渐、门第偏见与山东士庶学者的坎坷境遇
四、北周:河西、关中学者与流亡名族学者的聚集
五、隋末唐初学术主导权的巨变与孔颖达学派的崛起
第五章北朝经学流衍的内在若干问题
一、北朝注疏之学的演进与汉魏经注之学的关联
二、南北学术格局的消长和北学对南学的融合
三、从《经典释文》与《五经正义》看南北义疏的异同
余论《周礼》传统与北朝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北朝经学史 相关资料

关于北朝经学的研究专著,迄今不多,此书之问世,或可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大步,使关心经学历史的学人增加了一部新颖的、高水准的、较完善的参考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葆玹

北朝经学史 作者简介

潘忠伟,初习经济学,继治历史学,后拜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葆玹先生门下,主攻儒家经学,以论文《〈周易正义〉研究》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副教授,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杏坛。涉猎广博,视野开阔,各种学术背景相互激荡,见解独到,尤擅经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