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周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则有100多年了。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探险,则颇为引入注目。《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试对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尤其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是伯希和西域考古探险团*重要的文献,首次公开刊布!伯希和的这部日记并不像普通旅行家、探险家或一般学者所作的那种游记,他记述的都是学术上的重要问题,他将田野口碑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以口碑补史料,以史料证口碑。该日记始于1906年7月15日的撒马尔罕,结束于1908年10月1日的郑州。书中还附有伯希和于这次探险期间所写的信件,这些信件也都是“ 学术信札”,每一封相当于一篇科考探险日记。这些书信与日记互补互证,角度不同,详略各异,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西域的整体面貌。
伯希和(法语:Paul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1878年5月28日出生于巴黎。曾就读巴黎斯坦尼斯学院。毕业后师从汉学家沙畹和印度学家列维。1900年初伯希和被派往位于法属印度支那河内的法国远东学院工作。同年二月他被派往北京为学院的图书馆搜集中文书籍。在北京,他遇上义和团运动,并被困在外国公使馆。被困期间伯希和对义和团发动了两次突袭:一次夺取了义和团的旗帜,另一次为那些被围困的人获得了新鲜水果。他的勇敢使他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01年伯希和22岁,返回河内,成为远东学院的汉学教授。同年第二次到中国考察,为远东学院带回大批汉、蒙、藏文书籍和艺术品。1902年伯希和第三次到中国考察,收罗大批书籍和雕刻艺术品。1903年伯希和将元周达观著《真腊风土记》翻译成法文并加注释在巴黎出版。1904年离越南回国。同年在巴黎发表《交广印度两道考》。1906年6月15日,伯希和与军医Louis Vaillant和摄影师Charles Nouette一起从巴黎出发前往中亚探险。3人乘火车经莫斯科和塔什干进入了中国的领地新疆。探险队8月末到达喀什,在俄罗斯总领事馆逗留了一阵子。中国的官员对伯希和流畅的中文感到吃惊,并为探险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方便。探险队离开喀什,第一站到达了图木舒克村,然后前往库车。1907年探险队在库车发现了用婆罗米文书写的久已失传语言的文件。这些失传语言后来被伯希和的老师烈维译解为乙种吐火罗语。探险队在同年9月先行到达乌鲁木齐,伯希和到焉耆调查,10月抵达乌鲁木齐。伯希和在乌鲁木齐获得澜国公赠送的沙州千佛洞写本一卷。1908年2月,为了查阅敦煌出土的《法华经》古抄本,探险队到达敦煌。英国的探险家斯坦因在前一年(即1907年)已经从敦煌的莫高窟窃取约七千余卷古文书。伯希和与保护莫高窟的王圆箓谈判进入藏经洞的事项。在这里伯希和流畅的汉语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伯希和经过3周调查了藏经洞的文件,并选出最有价值的文件约二千余卷。伯希和与王道人谈判,计划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后同意以500两官银(约90英镑)的价钱把这些文物卖给伯希和。因为斯坦因不懂中文,他带走的文件中有很多没有价值的东西,相反通晓包括中文在内的13国语言的伯希和选出的文件全都是绝品,其中也包扩新发现的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国传》、景教的《三威蒙度赞》。同年伯希和在《法兰西远东学院学报》发表《敦煌藏经洞访问记》。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直隶总督端方和一些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等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中国学界的注意。伯希和发表《中国艺术和考古新视野》向欧洲介绍罗振玉、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探险队一行于1909年10月24日回到巴黎。不过伯希和意外地受到了远东学院同事们激烈的指责,说探险队浪费公款并带回了伪造的文件。他们认为英国的斯坦因已经拿走了敦煌所有的文献。后来斯坦因于1912年出版了《探险旅行记》,宣布还有大量的文件被留在敦煌,对伯希和的疑惑才消释。此后,伯希和发表了《敦煌千佛洞》等多部论文,对汉学带来很大的影响。1911年—1913年伯希和和沙畹合著《摩尼教流行中国考》。1921年5月当选为法兰西文学院(金石美文)院士。1923年任《通报》主编。1927年在《通报》发表《纪念王国维》。1933年发表长篇论文《十五世纪初年中国人的伟大航海旅行》。1934年发表《吐火罗语与库车语》1935年12月任法国亚洲协会主席。1939年当选为中国中央研究院通讯院士。
《消失的城市》内容简介:每一座消失的城市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政治博弈、战争、天灾等,具有深厚的历史考古价值。究竟那
《宝葫芦》内容简介:张宝家里很有钱整天过着不学无术的日子。后来他父亲去世,张宝流离失所做了乞丐,被一个老者收留但他跟其他人
清史论丛:贰零壹叁年号 内容简介 《清史论丛(2013年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己庚旱灾及其政治影响、清代泥石流灾害刍议、...
解封民国 内容简介 2007年至2008年,蒋介石再度走到争议的十字路口。海峡那边,“去蒋化”正进入高潮,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
张艳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研究与培训部主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
老佛爷不高兴 本书特色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
《创业地图:商业计划书与创业行动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商业计划书的思维框架(“12379方法论”)和要素结构(“936模型”)
高中生错别字病句大全 本书特色 错别字和病句是高中生语文考试试题中的一个类型。这类题看似简单,但总有那么多同学无法轻易得分。本书紧扣高考命题,结合高中生写错别字...
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仅用四十万字扼要地概述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清朝中英鸦片战争前夕这段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主要朝代或历史阶段的基本社会情况,主...
简帛-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陈伟主编的《简帛》是由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級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學術集刊,圍繞相關的三個層面,一以戰國文字為...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
七大古都史话-史话中国 内容简介 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号称七大古都。它们是中国文明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与精...
《苹果:贩卖高科技的美学体验》内容简介:苹果公司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车库公司成长为万人瞩目的移动设备巨头?乔布斯这位传奇领袖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套装上下卷)》:殖民帝国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海上马车夫”,英国从...
今年適逢故總統蔣中正先生逝世四十週年,國史館出版《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並於蔣中正逝世週年前夕舉辦新書發表會,以資紀念。
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创造出了世界一流大学
《追寻律师的传统》内容简介:民国肇始,律师登上历史舞台,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作为自身的职业伦理,维护人权,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内容简介 宋代的历史,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建都于开封,历时167年。南宋建都于杭州,历时150年。另外,在南宋灭亡后,一部分南...
人类砍头小史 本书特色 人类的头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在五种官能中,单单是头部就掌控了其中的四种,它严密地包裹住大脑,并且拥有整个身体富有表现力的肌肉群。 ...
世界通史-家庭书架升级版 本书特色《世界通史(升级版)》中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世界通史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