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儒斋选集》是周观武先生的自选集。周观武编著的《赝儒斋选集》分为“学山脚下“银海滩头”和“花园篱侧”三部分。“学山脚下”属于文学研究系列,选文九篇,涉及“通感”“李贺”“红学”和“笑话”四个方面。其中,《营造通感效应的条件和技巧》从哲学、生理心理学和文学语境三个方面探讨了激活通感效应的条件和技巧,属于“通感”研究的前沿成果,已被收入《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李贺研究是作者的强项,所选诸文,都有独到见解。“红学”诸文的亮点是善于从《红楼梦》整体艺术构思的高度着眼,环顾全局,慎审细节,持论尖新,自成一家。《把笑话请入文学圣殿》从笑话自身的文学价值、劳动大众的认可度和文学发展史三个方面论证笑话应是一种文学样式,这在笑话研究史上还是第1次。“银海滩头”属于电影史研究系列。其中,《美国辱华影片兴衰史纲》和《早期闯荡好莱坞的炎黄子孙们》,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昨日黄花有余香》把民国年间的四位电影皇后,以群像形式集中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是第1次。《民国影坛风云路》把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巧妙运用于史学著述。从顶层设计到框架结构、行文风格,都能别出心裁,自成体系,是“庄史趣说”的成功范例。“花园篱侧”属于文学作品系列。此系列以传记文学和杂说为主。它们虽属非典型文学作品,但能融知识和趣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典型的文学作品只有《怡然翁梦游记》《俗室铭》和《赝儒吟》等,皆能雅俗共赏,情趣殊多。
《赝儒斋选集》:这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态度失之于武断,效果失之于拘泥,但“图”和“骥”总算有点相似之处,在《昌谷集注》所谓“以史证诗”的条目中,还算比较可观的。更有甚者:“图”和“骥”毫无相似之处,他也硬要指鹿为马,凭空论断-一这便是他比附史和诗的第三种手法。例如:《帝子歌》是摹仿《九歌》之作,会其意者绝无怪处可见。而姚注却说元和十一年秋葬庄宪太后时发大水,帝子就是指庄宪太后的。《巫山高》本是咏巫山神女祠及襄王、神女故事的,姚注却说这是追悼马嵬坡唐玄宗、杨贵妃故事的。姚文燮不仅能把本无深意的诗篇点石成金,使之“史诗”化,而且还能把本来属于腐朽不堪的糟粕说成很有讽喻价值的东西。如《将进酒》明明是宣扬及时行乐思想的,而姚文燮却说这是:“讥当世之沉湎者也。豪贵侈糜,欢宴无极。”《恼公》一诗,用大量浓艳而又隐晦的词语描绘一个女子的歌声、容貌、体态、妆饰及其与情人承欢永夜、曲尽绸缪等情事,字里行间流露着淫荡,即使齐梁宫体诗,也少有这样的长篇巨制,实在是酸腐不堪的糟粕。关于这首诗的男主人公,吴正子说是李贺见色闻声,遂切思慕,心怀彼美,便仿佛仪容,揣摩情态,虚拟出来的;董懋策说是纪梦之作;王琦说是“取一时谑浪笑傲之词、欢娱游戏之事,相杂而言”;近人叶葱奇说这是一首狎游的纪事诗。不论何种说法,都认为诗的主体是作者自己。根据李贺的思想情况,这种判断是不错的。然而姚文燮却说:“隋杨素豪侈,后房妇女,金衣玉食者甚众,李百约夜入其室,为宠妾所召,后被执,将斩之。素令百约作《自序诗》,怜其少隽,竟以妾与焉。及唐张说事亦相类此。贺追丑之,而托当时之艳情以致诮也。”经此一注,这首诗便立地化腐朽为“神奇”了。姚注附会者甚多,这里只能举些例子,都是从重刻本中检来的。据陈二如《重刻昌谷集注序》说:“姚子之重是刻也,簿书之暇,更取原本较定,为易其附会之过甚者二三十条,遂无一之不合,”可惜无机会看到初刻本,不然,定能让人更饱眼福。“遂无一之不合”,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这一点从《章和二年中》的注释便可推想出来。《章和二年中》是一首歌颂丰稔、祝寿天子的诗。姚文燮以读《春秋》之眼读之,从题目中便悟出这是伤太子宁早死的诗。陈二如对此提出不同看法,道理讲得很充分。然而姚文燮却固执不改,并对陈二如“又在”批评他是“于言外会之”大为不满。我想,既然是“又在”,可见类似的争执一定还有。陈二如大概因为当过姚的业师,也就不太客气地给他提些意见。姚出于尊师,不得不“易其附会过甚者二三十条”;二如也出自常情,遂美其重刻本日“无一之不合”。这个结局,可能是双方以折衷的态度达成的默契,平心而论,谁也不一定满意,不然,姚文燮就不会在这里喋喋不休。看来陈二如的批评只限于头疼医头,至于姚文燮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重刻本与初刻本大概是一以贯之,无大……
周观武,1941年生,河南济源人。别署翟夏、白凝、周楠、任平生等。1966年大学本科毕业。先在河南大学中文系执教,后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公安》《中州今古》和《文学论丛》等期刊从事编辑工作,曾任《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编审。述而偶作,发表各类作品二百多万言。代表作有《评姚文燮的(昌谷集注)》《李贺歌诗比兴得失谈》《营造通感效应的条件和技巧》《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新臆》《也谈(红楼梦)中有关秦可卿病死的几处疑点与笔误》《最早闯荡好莱坞的炎黄子孙们》《美国辱华影片兴衰史纲》《民国影坛风云录》和《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词典》(和王广西合著)等。
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 本书特色 《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抽象艺术与移情艺术互存互补两极运动,完满符合实际描画人类艺术史发展历程,表...
《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从我们身边向外扩大的各种空间尺度标准开始,对包括时间、信息纬度在内的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空间
“相似性”真的是肖像作品的终极追求吗?当摄影术出现,肖像画如何捍卫其艺术界地位?艺术家如何以肖像作品呈现他人与自我、性别与族群认同?几个世纪以来,肖像艺术发生了...
王羲之.黄庭经-历代名家小楷临习 本书特色 这套历代名家小楷临习速成丛帖,正是为了适应广大书法爱好者多方面的需求而编写的。每本字帖选择蓝本,充分运用现代电脑技术...
在当今建筑学领域,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理卡多·雷可瑞塔、弗兰克·盖里,贝聿铭,多米尼克·佩罗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
伯里曼人体绘画最新实用教程 本书特色★著名加拿大裔美国画家、作者伯里曼经典理论 ★为美术工作者、美术院校师生提供高水平人体结构教学指导 ★从美术的角度理解、分析...
论电影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电 理 家林格伦所 的一部系统地 述电 艺术的作品。本书初版一经 世便引起电 界的广泛注意。作者扼要地介绍了 片的摄 组织、拍摄...
本书对采用高清拍摄的制片决策、技术基础,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不同品牌和机型的性能与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
99天钢笔楷书速成字帖 本书特色 《99天钢笔楷书速成字帖》的编排遵循这一规律,安排了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三个部分,内容由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
这部由论文汇聚而成的专著,是目前研究中古时期中西交通的最前沿成果,无疑具有示范的作用,其领先地位可能会保持相当一段时间。
杜牧 张好好诗 本书特色 《张好好诗》是晚唐时期的一首诗词,由杜牧所写的五言古诗。《张好好诗帖》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是唐代诗人、书法家的仅存墨迹,也是稀...
漫唱心曲谱婵娟(读曲论稿)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古代剧曲、散曲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录浦汉明先生读曲论稿十九篇,并收入王季思先生、施蛰存先生为浦先生论文所作的序文...
《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是美国学者DavidCrockettGraham(汉译名葛维汉)关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论著的选集。这些论
《满满都是爱(全4册)》内容简介:《满满都是爱》是《小牛顿》杂志主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得主彭柳蓉主编的一套萌爱动物科普
蟋蟀谱集成-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蟋蟀谱集成(王世襄集)》由王世襄纂辑,主要内容:养蟋蟀之风古已有之,历代不衰。王世襄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及藏书家那里搜集到三十多种...
在费里尼那儿,我们能找到一切,又能找到一切的反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节日和爱的感觉、圣宠和诅咒、阴与阳、男女之间分离
《建筑改变日本》内容简介:现代主义的全速推进,令日本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玻璃覆盖下的高楼大厦,看似透明而轻盈,于其中生活的
简牍帛书书法字典 内容简介 1899年,自新疆古楼兰遗址发现晋简之后,我国简牍文字、帛书文字先后大量出土。百余年来,简牍文字多达数万件、帛书文字亦十分可观。简帛...
碑帖大观颜真卿争座位帖/碑帖大观 内容简介 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内容是争论...
《图解欧洲艺术史:18世纪》是一套引进自意大利专业艺术类出版社Electa的经典艺术史普及读物中的第四册。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