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厚重的缅怀之旅,一次浪漫的追寻之旅,一次经典的文化交流之旅。两年时间里,大河全媒体采访团队从大运河之“心”洛阳开始,先后经过豫、皖、苏、浙、冀、鲁、津、京等八个省市,沿运河故道南下北上,打捞运河历史、挖掘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风情,将运河历史与现状、运河故事乃至当下意义讲述给大家,让大家了解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运河。
★ 大16开平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 大运河,是世界上古老的运河之一。它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政治、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文明史。
★一个领队、四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像师、一名摄影记者、一名“运河使者”组成的采访团队,从洛阳开始,沿运河故道南下、北上,或乘车,或徒步,或行船,栉风沐雨,将所见所闻以日志的形式开设专题,汇编成书。
★ 本书配以大量彩色摄影照片,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大运河的方方面面。
大运河是一条饱孕着复杂内涵的河流。大运河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政治、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文明史。大运河如同一条船,以自己的形式满载着中华文明的成长与丰满。
隋唐大运河的河道布局,呈“人”字形,中原洛阳就是这“人”字的接合部位,这凸显了大运河之于中原的关系。正是1000多年前隋炀帝从洛阳之“心”开始,先后疏通开挖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从而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形成了中国心脏的南、北左右心室,而河水,就是心室里脉动奔腾的血液、历史的动态血液,使中国这架机器开足马力,高歌猛进,从而围绕大运河形成了中国的一批明珠城市,如洛阳、北京、杭州、扬州、苏州等。同时,大运河也是科技河,运河上的闸、坝、堰、堤,综合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科技成果,集纳了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和惊人创造,它的许多科技成就直到今天还被广泛应用。大运河还是一条文化文明河,沿着运河,你能捕捉到中国文化的诸多足迹,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强劲脉动。
一个领队、四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像师、一名摄影记者、一名“运河使者”(大河报从数百名热心运河事业的青年学生报名者中选出的精锐)组成的大河全媒体采访团队,从大运河之“心”洛阳开始,先经过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然后经过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沿运河故道南下、北上,再南下,或乘车,或徒步,或行船,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行程一万多公里,打捞运河历史、挖掘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风情。将每天所见所闻以日志的形式开设专题,让读者感知。
作者为近人王蘧常(1900年-1989年),始作于1926年,经历50年,由家人协助从诸书中收集有关秦代的史料。据作者自序,此书己重撰3
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南越国宫署遗址自1975年发掘以来,先后于1995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中国...
简介:在本书中,利奥·施特劳斯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两部著作《君主论》、《李维史论》精细入微的考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马基雅维
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 内容简介 从铁路视角观察近代区域社会变迁,已经成为铁路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发展较快的研究方向。在...
卢跃刚1958年出牛,四川人。中国青年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小说《
在二战中,英、美两国修建了特殊集中营,专门用来对德国战俘的对话进行秘密监听。这些战俘的对话不仅涉及到了军事秘密,如武器技
《说话的方圆艺术》内容简介:本书定律一:嘴上能方是因为心里有方。说话能方才能消人气焰,摆脱纠缠,让他脸上挂不住,脚下站不稳
历史.你也懂 本书特色 《历史,你也懂的》是《广州日报》颇受关注和好评的“国学版”近两年所刊文章的精选结集。全书通过大量的历史素材,还原古代名人轶事的真实生活面...
《光阴》内容简介:根据太阳移动的脚步, 我们有了流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着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中国
唐宋史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孙国栋唐宋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十一篇,分别是《〈唐书·宰相表〉初校》、《唐代三省制之发展研究》、《宋代官制紊乱在唐制的根源》、《...
七十年所见所闻 内容简介 中国笔记杂说,有故事小说类和历史琐闻类,起源于先秦而形成于魏晋。其考据论证类起于汉代而形成于唐宋,历元明清而书益多。我生于1906年,...
《中亚古道与古遗址》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选取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时间段,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时期党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内容简介:本书向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精品课程——《公司金融》。全书
本书已被公认为西方学界关于当代中国转型和流动人口的最重要文献,曾获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图书奖。20世纪末,中国与世界大部分地
匈奴史 本书特色 本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对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约五百年的匈奴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部族兴衰、政治演变及与其...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 本书特色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梳理和研究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记述的演变,及其所反映的...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内容简介: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贵妃的身影,唐明皇也不再指挥《霓裳羽衣曲》,
《正道的谋略》内容简介:◎每天疯狂内卷,不懂谋略寸步难行! 南怀瑾讲中国智慧系列之《正道的谋略》,带你看透三千年中国人立身处
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 本书特色 1、居于动荡中心上海,并且是鲁迅挚友的内山完造身边的平民、日本人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状态和心态。2、作为文化符号的内山完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