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作者:胡金旺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4-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11271389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宜宾学校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研究成果,通过道与元气、性命与心、《三经新义》与研究等方面对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及其与宋学、理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王安石哲学思想重视内在修养和功利主义的特点,并对王安石的人性论、孟学思想及其与苏轼思想的差异进行了介绍。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本书特色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内圣外王并重的体系:既将德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注重对功利主义的追求。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体的思想体系,并提出了“法其意”和“道之全”的思想。“法其意”就是要效法先王的精神实质,形式则可以不同,安石以此强调了“变”的思想。“道之全”与理学家以五常为道本体的体系有很大不同,王安石以此为指导主张公开吸收佛道诸子百家的思想。安石从“惟理之求”和“合吾心者”的标准出发,挣脱了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因而其所确立起的道不仅包括了一些道德伦理的内容,而且还有功利主义的因素。熙宁变法是其哲学思想外王实践的形式,而作为指导思想的《三经新义》将内圣与外王有机地统一起来。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目录

导论
**节 宋学的产生与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兴起
第二节 王安石的学术地位及其与宋学、理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王安石学术的分期与名称
**章 道与元气
**节 以“道”为本体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对“道之全”的阐述
第三节 “道”的内涵及判定“道”的标准
第四节 道的展开——“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的变易思想
第五节 自然之天、道德之天与天人感应论
第六节 宇宙生成论——王安石的元气说
第二章 性、命与心导论
**节 宋学的产生与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兴起
第二节 王安石的学术地位及其与宋学、理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王安石学术的分期与名称
**章 道与元气
**节 以“道”为本体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对“道之全”的阐述
第三节 “道”的内涵及判定“道”的标准
第四节 道的展开——“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的变易思想
第五节 自然之天、道德之天与天人感应论
第六节 宇宙生成论——王安石的元气说
第二章 性、命与心
**节 王安石人性论思想研究
第二节 王安石的命运观
第三节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
第三章 《三经新义》研究(上)
引言
**节 《诗经新义》及其“不见道”
第二节 从《诗经新义》论王安石的君臣思想
第三节 论王安石在《尚书新义》中的“惟己”思想
第四节 王安石的礼学思想
第五节 祭祀之礼与内圣之学——内圣之学的根本性与神圣性
第四章 《三经新义》研究(下)
**节 王安石“不豫道揆”思想探析
第二节 论王安石在《尚书新义》中重视刑法的思想
第三节 求变意识是《尚书新义》诠释的思想根源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一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综述
附录二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阶段及其意义
附录三 王安石的孟学思想
附录四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附录五 苏轼与王安石在《尚书》诠释上的分歧
附录六 道在易中:苏轼哲学体系略论
附录七 对物的认识
附录八 论儒学的内在超越性
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作者简介

胡金旺(1972-),男,汉,安徽安庆人。现任宜宾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宋明理学与现代新儒学。论文散见于《孔子研究》、《中州学刊》、《学术界》、《中南大学学报》、《青海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湖北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等20余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