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史(上中下)

黄河文化史(上中下)

作者:李学勤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3-05-01

评分:4.9分

ISBN:7539233273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黄河文化史(上中下) 节选

黄河文化史(上中下)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 本书学术体系完整,逻辑结构严谨,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并注意图像资料与文字资料的结合,是一部大型区域文化专著
★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所的学者、教授
★ 书前附有16页铜版纸彩页,内文配有多幅黑白插图,图片除作者提供的部分外,主要选自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张道一主编《中国图案大系》、杨鸿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及各种文物、考古发掘报告和杂志等

友情提示:本套书年版久远,部分书页切口处有黄斑,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黄河文化史》是继《长江文化史》(相关团购见→《长江文化史》)之后又一部大型区域文化史专著。《黄河文化史》工程浩大,总计170余万字。全书36位作者,包括了考古学、文化学、历史学界的老一辈学者和中青年学者。本书学术体系完整,逻辑结构严谨,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并注意图像资料与文字资料的结合。它采用大文化的概念,从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上起远古、下迄近代,以时代为序,对黄河流域这一大区域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全方位、多层次探索了黄河文化的孕育、发生、发展、繁荣、鼎盛及转移的历史过程。

黄河区域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累积,自古以来,一直是人文荟萃之地。黄河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她的内涵十分丰富,博大深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哲学、科技、教育、语言、文学、史学、宗教、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概念中所包含的思想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在黄河文化这个大整体中,可以根据流域内局部的和地区的多样性,将其划分为三秦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个核文化区,和三晋文化、燕赵文化、河湟文化三个亚文化区(或称次文化区)。研究区域文化,要把该区域归于整个的文化背景之中,既要强调区域的特殊性,又须考虑整体的共同性。黄河区域的文化不是封闭、孤立的。这里的文化向周围传播辐射,周围的文化也向这里流传浸透,充分表明多民族、多地区间文化的交流融合从来是双向的。

本书采用编委分段负责、主编统纂审定的方式。各章的篇幅,视内容、史料和当前的研究状况而定,同时对学界研究较少的领域和范围则有所侧重,如夏商西周时期的东夷文化、秦文化和五代时期的黄河文化等等。

本书的图片,除作者提供一部分外,主要选自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张道一主编《中国图案大系》(山东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杨鸿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及各种文物、考古发掘报告和杂志等。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高广仁研究员及该所吴汝祚研究员、邵望平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义组成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邹逸麟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孙淼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绍连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世之研究员,陕西省文物局陈全方研究员,西北大学历史系黄留珠教授,河南大学先秦文化研究中心李玉洁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周天游教授,苏州大学历史系张承宗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所博土生导师朱士光教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倩描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赵文润教授,兰州大学历史系李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锡厚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系张民服教授,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罗澍伟研究员,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陶水木教授,郑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保刚博士。这些先生在相关领域都取得过卓著的成就,如邹逸麟的《千古黄河》,孙淼的《夏商史稿》,陈全方的《周原与周文化》,马世之的《史前文化研究》《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李绍连的《华夏文化之源》,黄留珠的《中国地域文化·秦文化卷》,张承宗的《六朝史》,赵文润的《隋唐文化史》,李蔚的《西夏史稿》,罗澍伟的《近代天津城市史》,等等。他们的这些力作也为《黄河文化史》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