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6年,
李泽厚以人类视角、中国眼光,横谈美学、哲学。
李泽厚以拳拳之心、挚爱之情,纵论家国、天下。
《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一)》主要收录了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2000—2006年关于哲学、美学、思想史相关问题的的答问文章,展现了他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实为对话体李泽厚思想读本。书中新见倍出,很多思想对仍在困扰当前的问题和矛盾具有启发意义。
1.著名思想家李泽厚2000—2006年对话录的*新全集。
2.不仅谈哲学、美学和思想史,还有力图解决精神危机的社会关注、人文关怀。
3.立足时代,勇敢正视与深切理解这个时代的问题,把脉、体会自己本民族深切的精神危机和意义渴求,做出自己创造性的回应。很多思想对仍在困扰当前的问题和矛盾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的教是礼教,由巫史变来,是政治、宗教、伦理三合一。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伦理,为什么对老人要尊重?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些人间的规定,为什么要严格遵守?因为它有神圣性、宗教性。中国为什么不讲Being,而讲becoming?就是因为中国巫术里面的神明是在活动中出现的。譬如现在的巫师作法术,跳着跳着,神就出来了。因此,神不是对象化的存在,而是在人的活动之间显灵的。它非常不确定,“惚兮恍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见,但神就在那里面,这就是巫术和礼仪。巫术在每个民族中都有,但中国的巫术由于其理性化很早,很早就过渡到一种礼制。所以我说,周公、孔子和秦始皇对中国的历史贡献*大。周公的家族包括儿子是巫,中国上古的君王如尧舜禹汤以及更早的都是大巫师。考古学证明,在红山等文化中,巫就是王,巫和王是合一的,政统与神权是合一的。后来才演变成礼制,我叫“理性化”。汪晖说,理性化应该是韦伯讲的从中世纪脱魅转人世俗生活的结果。但我所讲的理性化,是一种宽泛的用法,是指从完全与情感混合在一起的巫术迷狂活动中脱魅出来变成一个可以认知、可以理解、可以客观处理的东西,即变成了理性的礼仪制度和伦理一心理。这就是我强调的“由巫到礼”。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关键,与中国人的心理本体有关。
我觉得在二十世纪这么多思想文化人士里面,有自己思想的人并不太多,而李泽厚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一系列的著作一一相继问世,几乎是独领风骚,风靡了神州大陆。任何人大概都无法否认他的著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大价值、影响和意义。
——何兆武(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李泽厚先生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能解决,但他提出的问题对我们有理论也有现实的意义。如果他的问题成为我们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又成为大家的问题,那么真正具有时代性的“公论”就为期不远了。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回过头看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80年代,影响思想文化界全局的有李泽厚,……我们回顾这几十年,我们现在能举出来的就是李泽厚,这样一个全局性影响的就这一个,……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我们不是超越李泽厚,我们要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
——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80年代至今,30年来,有一个人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目录也不看,只有一个人,就是李泽厚。
——黄子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泽厚老师的书,尽量想从当时历史是怎么发生、怎么变化的,当时人怎么想的这个角度看,所以读起来,一直都印象很深。
——赵汀阳(中国社科院院哲学所研究院)
李泽厚作为思想家、学者给人深刻印象有两点:一是他独立的个体思想方式,二是对时代深层精神大问题的把捉意识。后者极其重要,不需要刻意持守一门一户,中国问题自然会诞生中国思想与中国哲学。李泽厚风格之魅力并非流行的所谓审美生动云云解释,而是在其高度专业学术化语言深处自然质朴传达出的人文激情,这使他同时与那些肤浅的情绪宣泄和无问题意识、无人生深情的纸面讨生活学者(孔门所说“为人之学”和阳明所说“口耳相传”之学者)区别开来。
——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中,他的哲学美学思想影响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整整一代人,颇像英国的著名思想家雷蒙德•威廉斯和法国的著名思想家让•保罗•萨特。……他的美学思想自成体系,可以代表中国文艺学的 成就。李先生的原创性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之列。
—— 顾明栋(美国德州大学教授)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清代公羊学-增订本 本书特色 《公羊传》成书于西汉时期,是今文经学中富有理论色彩的代表性典籍。陈其泰所著的《清代公羊学(增订本)》主要对公羊学在清代的再...
禅是心中一盏灯 本书特色 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精选几个禅的哲理故事,聊聊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这些故事内容经典,集代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浓缩了禅的思想和...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 内容简介 中央政府采取的**步是用具有血亲的皇室成员替代诸侯。这一措施很快就得以实施,但是并非卓有成效。公元前196年,...
创新驱动世界-制创新权与金三极创新思维 本书特色 小到个人,中到学校、企业、军队,大到国家,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大家的共识。创新,既取决于创新者的品德、才智...
本书是依作者给研究生开设的“西方哲学经典概论”课程整理而成的讲课实录。作者用十五次课的时间,分别选取了两方哲学吏上从古希
傅佩荣细说孟子 本书特色 一部孟子智慧的全本,一部细讲经典的巨作。全书根据傅教授40小时孟子系列讲座,历时三年整理而成,突出地体现了傅教授对儒家哲学数十年的研究...
大乘起信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目录 悬论一 作者与译者一 一般公认的传说二 古今怀疑者的意见三 维护《起信论》的近代大师四 从合理的观点来重新审定二 大...
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以西方思想史的核心内容并以形而上学为中心线索对整个哲学史进程做了通盘分析,力图恢复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理论之...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 内容简介 本书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
人文讲习录 本书特色 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
呻吟语全书-国学新读大讲堂-最新双色图文版 目录 内篇卷一 礼之集性命存心伦理谈道卷二 乐之集修身问学卷三 射之集应务养生外篇卷四 御之集天地世运圣贤品藻卷五 ...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该书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 理想国 内容简介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代表作。...
续焚书注 本书特色 《续焚书注/李贽研究丛书》编著者张建业、张岱《续焚书》是李贽的主要代表著作,收录有李贽多方面内容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李贽出...
古兰经 内容简介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马坚先生的汉译本,一直畅销不衰,并远...
厚黑学 本书特色 一代奇才李宗吾的大破大立之作!我们读《厚黑学》,就知道又厚又黑的人到处都有,再应付世事的时候,就不会被厚黑之辈愚弄了……吾将苦研数十...
老子之道 本书特色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
礼学视野中的荀子人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介绍了荀子人学思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人学思想的自然观根据、性伪...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四卷)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部西...
图注秘传水龙经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看风水有形法一派,流传书籍很多,但均重在寻龙捉脉,点穴立向及认砂吉凶,对水形水法及其善恶,均仅随笔带过,且多在*后略加论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