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开函套装,线装书局出版
★家书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左宗棠、李鸿章、乔松年、李元度、洪秀全、石达开、杨辅清等,还对他们做了注释,大致介绍了其人物生平
★ 本书的注释,除了历史人物介绍外,还包括不为今人所熟知的一些词语,以脚注的形式出现
★ 尽管曾国藩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仅从这部家书就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本书不仅用年号纪年做了随文注,还包括曾国藩本人、李鸿章等添加的六角括号注释,为现代读者阅读提供便利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起自1840年初,终于1871年底,主要记录了其官宦生涯、身体状况,平定太平军、捻军的经过,治军方法、治学态 度、为人处世,以及家族事务处理、经济开支、健康养生,等等,共计近1500封。本书收录了近1000封。其写信对象有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四个弟弟、 两个儿子,本书据此分了五篇;不过,各自所占篇幅不等。其中,写给四个弟弟的约占七成,写给两个儿子的则近乎两成。
《曾国藩家书》虽然是家书,但其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亲家陈源兖、郭嵩焘、罗泽南、刘蓉、郭沛霖、贺长龄、袁芳瑛等,“晚晴八大名臣”中 的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李鸿章(另外两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也悉数出场;此外,还有湘军、淮军重要将领王錱、塔齐布、李续宾、李 续宜、乔松年、鲍起豹、李元度、杨岳斌、萧启江、僧格林沁、张国樑、鲍超、多隆阿、程学启、刘铭传、倪文蔚等,以及太平军将领洪秀全、石达开、陈玉成、李 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这些人物都是重要历史人物,为了方便阅读,本书对他们做了注释,大致介绍了其人物生平。
本书的注释,除了历史人物介绍外,还包括不为今人所熟知的一些词语。这些是以脚注的形式出现的。另外,书信中出现了一些干支纪年,不方便今人阅读,本书用年 号纪年做了圆括号注。此外,书信中还出现了六角括号注,这些则是曾国藩本人、其学生李鸿章等所加。—有了这些注释,即使没有所谓的“文白对照”的翻译,全 书阅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后要指出的是,本书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即目录的合理编排。显而易见,书信多达千封,这并非一个小数目。体现在目录上,它不能是一串串的年月,否则枯燥乏 味,翻阅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是一串串的每封书信的大意概括,否则没有时间脉络可循,很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而应是这两者的结合,把时间、事件结合起 来,如此一来,就能让读者对全书书信内容有个明晰的认识。
曾国藩(1811―1872),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号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双峰县)人。
1847年7月13日,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
1853年1月12日(咸丰二年腊月初四),太平天国军攻克武昌;21日,清廷为了对抗太平天国,让曾国藩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即扩编为湘军。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曾国藩率领湘军出省作战。1854年冬,夺取武昌、田家镇。1855年,在湖口、九江被打败,退守南昌。1856年6月,因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内乱,再次攻陷武昌。
1858年5月占领九江,11月令李续宾率领湘军主力攻取三河镇,被歼灭,李续宾、“六弟”曾国华二人身亡。旋即,又以“九弟”曾国荃“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
1860年6月中旬出任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1862年2月(同治元年正月)拜协办大学士,派李鸿章到上海,派左宗棠入浙江,并派“九弟”围攻天京。
1864年7月,攻陷天京。1865年5月末,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后战败;次年6月末,回任两江总督。9月,与李鸿章创办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开始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
1870年8月,查办天津教案,惩办民众,对外妥协,受到舆论2谴责;月底,回任两江总督。
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病死在南京。
曾国藩本人、李鸿章等添加了六角括号注释
为人物添加注释,介绍其生平
曾国藩(1811―1872),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号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双峰县)人。
1847年7月13日,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跨越四级。
1853 年1月12日(咸丰二年腊月初四),太平天国军攻克武昌;21日,清廷为了对抗太平天国,让曾国藩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即扩编为湘军。3月,太 平军攻克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曾国藩率领湘军出省作战。1854年冬,夺取武昌、田家镇。1855年,在湖口、九江被打败,退守南昌。1856年6 月,因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内乱,再次攻陷武昌。
1858年5月占领九江,11月令李续宾率领湘军主力攻取三河镇,被歼灭,李续宾、“六弟”曾国华二人身亡。旋即,又以“九弟”曾国荃“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
1860年6月中旬出任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1862年2月(同治元年正月)拜协办大学士,派李鸿章到上海,派左宗棠入浙江,并派“九弟”围攻天京。
1864年7月,攻陷天京。1865年5月末,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后战败;次年6月末,回任两江总督。9月,与李鸿章创办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开始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
1870年8月,查办天津教案,惩办民众,对外妥协,受到舆论2谴责;月底,回任两江总督。
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病死在南京。
《吉姆·莫里森诗集》内容简介:本书是吉姆·莫里森生前唯一出版的诗集,分为《众神》与《新生物》两部分。其中,《众神》主要是对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本书特色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
问学谏往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现代政治学家萧公权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做了详尽的回顾和总结,涵盖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
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秦淮八艳 本书特色全书以优美的语言,动情的笔触,带着读者开启了一段亲睹陈圆圆传奇一生的故事。她曾与“如皋公子”冒辟疆有过一段悱恻缠绵的爱...
泣血红楼-曹雪芹传 本书特色 作为一个敢于挑战传统人生模式的文人,李渔是勇敢的。他试图逃离士子们已走了千年之久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以自己的笔为生。于是,瞄准...
《樱园沉思》内容简介:本书从宏观出发,先把日本文化放在东西方以及中日对比的大视野中加以定位,然后依次评论了十几位在日本富有
本书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杨步伟出身南京望族
盛氏家族·苏州·留园 本书特色 盛承懋著的《盛氏家族苏州留园》帮助读者了解与发掘盛宣怀的一生、盛氏家族的发展与苏州这个城市的关系与情缘,从一个侧面对盛宣怀的实业...
重读努尔哈赤 本书特色 本书依时间的顺序,重新解读了大清帝国的奠基人努尔哈赤的戎马一生。他少年为奴,后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战四十余年...
北大访师记 本书特色 邹士方编著的《北大访师记》内容介绍:我们倾其一生也许与伟大无缘,永远与平凡为伍,但真正的伟大对我们是一种号召,是一个鼓舞,是一面镜子,是一...
文学讲堂-米布尔加科夫 内容简介 文学,以其对人生的深刻写照及对文字的高超运用技巧,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往的圣殿。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典的魅力更是历久弥新。然而面对浩...
周恩来传 本书特色 外国学者眼中的周恩来 *生动经典的周恩来传记 英国研究当代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代表作 *新全译本 插图珍藏版 从外国学者...
乔伊斯 本书特色 《乔伊斯》为“企鹅人生”(penguin lives)传记其中一本。作为乔伊斯的同乡,埃德娜·奥布赖恩描画了一个极富激情、感觉敏锐、个性突出的...
《狄更斯讲英国史(第三卷)》内容简介:总的来说,本书第三卷(既第二十六至第三十七章)首先讲叙了在英格兰内战、“玫瑰战争”之
秀韵天成凌叔华 本书特色 20世纪的女才子中,出类拔萃者可谓多矣,但若论多才多艺,非凌叔华莫属。20世纪的女才子中,品学兼优者可谓多矣,但若论品学貌兼顾者,非凌...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内容简介: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以最新会计准则和规章为依据,对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女人的私房历史书-1 本书特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冰冷的荧光屏取代了粗糙的牛皮纸,机械的电子音取代了悦耳的沙沙声,我们有了手机,有了ipad,有了更多方便快捷...
曾国藩家书 本书特色 ★ 16开函套线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全书四卷977页,共135万字,所收家书时间为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 每封家书配有译文与精练的点评...
杨尚昆日记: 本书特色 《杨尚昆日记(上下)》作者杨尚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献身革命7...
王十三 本书特色 他是型秀舞台上*闪亮的新星,有着消瘦却坚毅的脸庞,有着对音乐极其狂热的灵魂,更有着对梦想奋力追求的执著。 他是个把13当作标志的音乐小子,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