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岱翁街》这本集子初版于一九六〇年,收录了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生前发表在报刊上的回忆文章。莫尼耶小姐在书中谈到自己*初的文学启蒙、巴黎著名的出版人和书店里的作家常客及其轶事,也谈到那时的文学青年和文学实验,书店主人的独特视角让这些文字就如同那个时代的文学圈备忘录。她还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书店生涯,对如何开一家成功的书店侃侃而言,为有志于开书店的书友们提供自己的专业经验;此外,她还饶有趣味地谈到伦敦之旅和对意大利男人的印象。这本书在一九八九年和二〇〇九年两次再版,增加了克洛岱尔、普雷韦尔、佩斯、博纳富瓦等人回忆莫尼耶小姐和“书友之家”的文章,使读者多个角度认识这个辉煌一时的书店传奇。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奥岱翁街上有两家女主人开的书店,“书友之家”和“莎士比亚书店”。在那个时代,法国女人要买本书读,得向丈夫要钱。“书友之家”对外免费阅读,并在书店里接待许多作家、讨论现代文学……《奥岱翁街》是其中一书店女主人Monnier(即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的随笔回忆录,讲述了她与当时一些著名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交往和对他们的印象,读来非常有趣。
这期间,我也结识了路易·阿拉贡和菲利普-苏波。阿拉贡比布勒东稍晚一点来到我的书店。
路易·阿拉贡那时正为自己的名字和八字胡的问题而苦恼。他绝对是我见过的*和气、*敏感的一个男孩。也是*聪明的。和他相处非常容易。他热爱诗歌,但不追求过多的不羁。初认他的时候,他还在读医科一年级,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魏尔伦或拉弗格的诗集,非常不习惯他的同志们的那些粗俗言行。还记得我们*早的几次交谈,他跟我说心里话,那些他在阶梯教室里听到的荒唐的诲淫话,差点让他流眼泪。
他已是一个绝顶健谈的人。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两、三个小时,带着那种轻微的鼻音——在我看来,这正体现了他的那种讥讽的方式:布袋木偶的挑战,戏谑式的疯狂。有时候苏珊娜·博尼耶下午三点左右离开书店去买东西,六点钟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站在原来的位置,玻璃橱窗的门洞里,沉浸在毫无停顿倦意、意兴飞扬的谈话中。
有一天,他跨进门,手里拿着浅色的手套,应该是在附近有一次较为正式的拜访。可在时而电光火石、时而细流涓涓的谈话开始后,他把这次约会忘得一干二净。下午很晚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过来(他随后介绍说,那是他的大姐),很粗暴地打开门:“嗨,路易,我可等了你两个小时了!你是不是疯了?” 我们都很喜欢阿拉贡,也很自然,一直确信他将成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我似乎是一九一七年认识菲利普·苏波,但已记不清初识他时的情形。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将他与布勒东、阿拉贡联系在一起;他们三人不知在哪里相识的。但有段时间,我看到他们三人总在一起,为某项共同的事业非常团结。
苏波是三个人里,*优雅,也*有锋芒的一个。
他的攻击性显得不那么自然;细想下,那也是自然的,只不过在他身上,更近似一种神经质——神经质磨砺出了锋利的瓜子。可他又是有情有义、很有教养的人,这两种品质又相辅相成。于是,他总是伤自己胜过伤他人,并导致他*后向社会开战。我暗地里想,*初的时候,可能他是*英勇无畏的一个。
阿拉贡,似乎也并非生来就喜欢战斗,可他一旦进入状态,便很享受那种激烈,特别当有人懂得对他施加一种几近父亲式的权威领导,且不断给他鼓励与肯定的时候。他披着一副漂亮的文学铠甲,在战役中所向披靡。
这是后话了。我在此要讲的,仅是达达主义,以及《文学》刚创刊的时期。
这本杂志的**期于一九一九年三月面世。同一个月里,奥岱翁街有一场音乐盛事:萨蒂的《苏格拉底》试演。这一出是埃德蒙·德·波利纳克公主模仿昔日的领主,独家定购的曲目,此前只在公主府上演出过。因此,在我们这里的演出也可以算是首演了。
苏珊娜·巴尔格里克——歌声绝妙无比——一个人唱了全部曲目,着实厉害,那作品原是为三种女声写的。萨蒂本人弹钢琴。让·科克托主持。
为了集中相对比较大的受众面,我们在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这天组织了两场演出,分别在上午和晚上。大家都知道晚上,弗朗西斯·耶麦正巧路过巴黎,他会来,而纪德和克洛岱尔也会来。
上一个月,科克托在我们这边的一次小型集会上已初露锋芒,对于那次集会,我并不很满意。那是《好望角》的朗诵会,关于这一作品,我得好好来讲讲,以泄长久以来未充分表露过的真实感受。
天晓得我对科克托是喜爱的,也很欣赏,甚至现在比以前更加欣赏他。那时候的他,可真是个被宠坏的孩子!无疑,他是个诗人,在我看来,其散文诗更甚于韵律诗。因为他的散文诗很有自己的风格,带着一种伪装的处子般的纯真,而他的韵律诗,由于每一句开头都有刻意压韵的字母,显得造作之极,令人生厌。说实话,他的韵律诗叫我头痛。很有可能,我这话讲得不公正,但当一个人头痛的时候,很难说话公正。
他在写《好望角》的时候,刚刚发现当代诗歌以及那些先驱诗人,放弃了《轻浮王子》和《索福克勒斯之舞》(——事实上那两篇中有不少出彩之处)。
他奋力投身于先锋运动,对此,得毫无保留地称赞:其天生的才能丝毫无损,同时,又赢得了新的徽章。
科克托从来都不是**个冲进突破口,但却总是由他去插上战旗,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总得有人去做。
P108-111
阿德里安娜·莫尼耶(Adrienne Monnier,1892-1955),法国著名书店女主人和文学出版人,同时也是作家和诗人。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她在奥岱翁街七号开了“书友之家”书店,不仅出售书籍而且提供借阅,举办多种公开的文学活动并出版定期文学刊物,吸引了巴黎众多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瓦雷里、纪德、克洛岱尔、布勒东、里尔克、乔伊斯、本雅明……都是她的座上客。受她影响的美国女子西尔维娅·毕奇于一九一九年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并于一九二一年将书店搬到奥岱翁街十二号,两家书店使这条小街成为左岸最有人文气息的街道;次年毕奇出版了乔伊斯《尤利西斯》,七年之后,莫尼耶出版了法文版。
《好学校》内容简介:书名中的“好学校”是一所虚构的康涅狄格州预备中学。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好学校”中的男孩毕
乐府诗集:插图本 本书特色 浓缩乐府诗歌名篇精华,領略古诗的不朽魅力。选二百余幅古版画为插图,精美图画再现诗歌意境。原文选字注音,添加题解、诗解、诗评等,保证阅...
长沙生活滋味 内容简介 在长沙,玩什么,怎么玩;吃什么,在哪吃;打破传统路线,全新视角推介长沙,游览古迹,追寻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源,在老街中体会市井的风土人情,品...
往事随想 本书特色 《往事随想》分为回首往事、故人杂忆、何以解忧三个部分,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中可以看到吴祖光先生风雨一生的快乐与忧思。这...
泰戈尔诗选-插图本 本书特色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也是**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本书精选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翻译的泰翁的部分代表作,名家名篇配名译,堪...
湘行散记-沈从文集 本书特色 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张充和为沈从文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湘行散记-沈...
钓梦 内容简介 良久,我才听清楚原委:整整三昼夜,她忙着给唐山地震区转来的重病号治伤,左手拿凉馍馍啃上儿口,右手不停地写着处方和化验单,等到突击任务完成,回到家...
1940-1945-我曾是希特勒的保镖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罗胡新·米施曾是希特勒的贴身保镖,1940年至1945年间,从柏林的总理府到希特勒的私人住宅,从“鹰巢...
明诗一百首 内容简介 《经典100:明诗一百首》的主要内容是:明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史的一个发展阶段,尽管它既受元代诗歌的时刻影响,同时也深深影响了清诗的创作,...
唐诗 上-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3 本书特色 许渊冲作为有史以来韵文中译英、法唯一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其翻译作品不仅是世界非中文读者了解...
旧时明月 内容简介 我国是文明古国,可歌可泣之事之人亦多。由于时代的变迁,对人物的评介也往往发生重大甚至颠覆性的变化。以今人之眼观古昔之人,将往昔之人置于今之天...
风马牛集 内容简介 论世相,入木三分评魏晋,机锋迭出怀故人,情真意切○在背叛中享受生活的将军○六朝的男风○一个丑男人的感慨人生○算命先生郭璞○被看死的美男子○妓...
妈妈的宝盒:一个关于爱、信念和家庭的美丽故事 本书特色 母爱有时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它润物无声地充满了我们的生活,也许大意的我们会觉得这很正常也很平常,可如果...
野性的旅程-行走大西南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几乎所有人,毕生都希望去中国的后花园云南、四川、西藏旅行。本书就是一部横阔大西南旅行的史诗巨作,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欲...
本书收沃尔科特、塞弗尔特、布罗斯基、埃利蒂斯、阿莱桑德雷、帕斯捷尔纳克、布罗茨基、米沃什、阿莱桑德雷、马丁松、蒙塔莱、聂
《服装裁剪与缝纫入门完全图解》内容简介:本书从缝纫机的基础知识和手缝的基本技巧开始讲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布料的裁剪知
闯入者 本书特色 《闯入者》是安部公房的短篇小说精选集,完整收录其出版于一九五一年的首部短篇集《墙》。其中《S卡尔马氏的犯罪》是安部的早期前卫代表作,获得第二十...
巴尔扎克文集-日读日新枕边书 本书特色 《日读日新枕边书·巴尔扎克文集》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和京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巴尔扎克文集-日读日新枕边书 内容简介 巴尔扎...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下 本书特色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主要依据荷马的两部史诗,参照其他古代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以及希腊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编写而成。施瓦布引人入胜而又娓...
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 本书特色 此书为雪小禅二十年沉淀爱情散文集,感动千万读者的爱情之书。作者以唯美清幽地文字,记录下光阴中的温暖与感动。有生活的美,有爱情的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