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世界需要批判声音的时候,作家怎能保持沉默?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博客的文章结集,记录了作者生命当中整整一年的时光。身为一名无神论者、共产党员,萨拉马戈以其激烈的革命灵魂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议题,提出敏锐的观察、立体的思考与尖锐而不肯妥协的批判。这些思索化为他笔下缤纷的细节,远看成岭侧成峰,同时又一起向读者证明,作者对于我们身处时代的洞察与理解,并向世人提出对这个世界的深刻哲学反思,也彰显了他认为人类生命最基本、最该坚持的普世价值。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我们时代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最真诚的沉思,行文动人心弦而又情感丰富,文章主旨清晰思想犀利,论述简洁有力,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还催人省思,给人启示。
看点:
1.《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献给世人最后的批判之声,是“一个死硬的共产党,一个左派分子,却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对我们时代“执着的愤怒和温柔”。
什么是共产党员?萨拉马戈说,就是“有批判力的公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萨拉马戈不仅小说新作不断,而且投身Web2.0,开设Blog,撰写博文,频繁更新,视之为开展政治批判、倾泻道德怒火的有效工具。
他冒死反对过军政府,现在他反对小布什和布莱尔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反对任何政府对任何文学作品的任何审查,反对任何伪善的和吃人的制度,反对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全球化,反对“一点操他妈的理念想法都没有”的左派,反对1984式或“美丽新世界”式的新极权主义……
在这个抵抗的想象力都已经丢失的年代,萨拉马戈用这本杂文集,提醒我们张开眼睛去洞察世界,不再盲目,不再莫言,起而改变。
2.萨拉马戈曾表示,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着如下文字:“这里安睡着一个愤怒的人。” 怒汉只有死去,才会安眠。这本书出版于萨拉马戈离世前两个月,是这位大师最后的作品,也是他生命最后时光的珍贵记录。
3.这本书是一个作家以文字发出的声音,清醒热烈,凝练有力,有着真正知识分子的责任承担。翁贝托•艾柯、约翰•厄普代克等大家诚挚推荐,《卫报》《金融时报》《洛杉矶时报》《出版人周刊》等欧美权威媒体一致好评。
一个作家属于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倘若他没有受到过去的锁链捆绑,他就必须知道他生而为人的这个时代当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那么,当今之世的问题是什么呢?……最根本、最要紧的是,当世界需要批判观点的时候,文学就不应该遗世而孤立。
——若泽·萨拉马戈
媒体评价:
执着的愤怒和温柔。
——意大利著名学者、作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萨拉马戈,就像福克纳一样,对自己的资源和最终目标是如此自信……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我们都成了他慰人语词的孤儿。在他梦想的世界里,强人会变得更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会变得更强。
——西班牙副首相玛丽亚·特雷萨·德拉维加(Maria Teresa Fernandez de la Vega)
萨拉马戈的《谎言的年代》文句优美而诚实。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他的散文就像是宇宙内在的低语,他的声音是所有声音的原型……没有人能够像萨拉马戈这样,如此热情周全,如此自由无拘。
——《卫报》(Guardian)
除了萨拉马戈,我很难想象哪位作家能让我停下来,返回去并发现历史的意义或历史野蛮新生的隐喻。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是欧洲最具原创性的非凡作家之一……他的写作充满了一种戏剧性的探索精神、沉思性的悲观论和悄然变革的能量。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
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获得该奖唯一的葡萄牙语系作家,也是迄今为止获得该奖的七位共产党员之一。
1922年,出生于葡萄牙;曾经操持多种不同行业以维持生计,包括技工、技术设计人员与文学编辑,年近六十岁时才全力投入创作。1988年出版的英语版《修道院纪事》,让他首度成为英语出版世界的焦点。1998年,以《盲目》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书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盲流感》,另有代表作《所有的名字》、《里卡多•雷伊斯之死》、《里斯本围城史》、《大象的旅行》、《该隐》等著作,作品已经被翻译为四十余种语言。
2010年6月辞世,享年87岁。
诗人贾梅士(即卡蒙斯)着迷于疯狂的爱和天赐的狂热,有一次,他曾写道,里斯本是“……所有城市当中的公主”。我们会原谅他的浮夸。只需给里斯本她本来的样貌,富有文化气息、现代、整洁而有条理,并且没有丧失任何其内在的精神,这样就够了。
——引自第25页
这种态度,是否在阿斯纳尔担任人民党的党魁兼实质领袖之时,就已经珠胎暗结、孕育雏形?
——引自第34页
◎系列销量超过200万册,味觉与视觉双重满足的登山+美食漫画!◎万物复苏,去山野!独自登山女子盛情款待,美食美景应接不暇!◎随盒赠送牛角包+烟熏牛排+砂锅乌冬+...
康斯坦丝·瑞德(Constance Reid),美国优秀的女作家,写过几本数学家传记和数学科普书。
磨磨从初中起偶然一次被同学带着看起了小说,同学渐渐的不看了,而我还在痴迷其中。长大以后,也尝试着提起了笔杆子描绘着自己脑袋里的天马行空,这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写...
环境人权:权利.伦理与法律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环境与人权之间的政治、伦理与法律关系。地球上人类和非人类的福利和繁荣根据其自身既有价值。这些价值不依赖于为...
胡适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梁实秋称誉胡适的演讲具有“邱吉尔风度”,他的演讲题材从说教的人生意义话题,到枯燥的学术问题辨析,从敏感的政治文化热点问题,到冷僻的个案...
肿瘤名医谢远明五十年临证录 本书特色 《肿瘤名医谢远明五十年临证录》(作者杨承祖)介绍了谢远明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收集整理了谢老50年来临证中经治的20...
胃脘痛专辑 内容简介 中医学术之精华,以文献形成存在于历代医籍者有之,以理论与临床经验掌握于老中医之手者有之,散在于民间者亦有之。名老中医或禀家学,或承师传,无...
李承远,目前在Ahnlab研究所从事恶意代码分析工作,并运营逆向工程的专门博客网站。 为把逆向工程技术广泛传播而不懈努力中并积极地参加各种领域的活动,乐于与读者...
罗森,1976年生。中国玄幻武侠启蒙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其作品《风姿物语》在网络上发表以来,受到热烈推崇,成为该领域的鼻祖级作品。该书的写作风格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后...
史黛斯·李,美籍华裔,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专业。她在硅谷律所执业多年后转行当作家。史黛斯喜欢弹奏古典钢琴曲,发现自己能够将气味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从此激...
From the author of In the Country of Men, a Man Booker Prize and National Book C...
女科要旨-中医女科十大名著-大字本 本书特色 《女科要旨》为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四卷,卷一论调经、种子;卷二论胎前;卷三论产后;卷四论杂病、外科。书中就上...
黃興濤,中國人民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清史、民國史和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Six days ago, astronaut Mark Watney became one of the first people to walk on Ma...
《再见李桥》讲述了高考前夕,四个高中生由于各自的原生家庭问题,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伤害与无法和解的困境,而处于崩溃边缘,却因公交车上的留言,阴差阳错成为朋友,互相...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最新修正版) 本书特色 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
国医万修堂寻访录-与赵氏中医第六代传人的心交神会 本书特色 作者以访谈录的形式介绍了一个中医世家的传承与发展概况。通过作者与万修堂中医第六代传人赵法新教授的对话...
1879年10月2日,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大学时就读于哈佛,后在纽约法学院获法律学位。1904 年...
大前研一,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兼任许多跨国公司的管理顾问。1994年7月离开麦肯锡,现任创业者商学院校长和一新塾校长。1996年起...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不仅在捐纳制度史方面,而且在科举制度史、官僚铨选史研究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创意和创新突出,一是视角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