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作者:张伟然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4-10

评分:6.8

ISBN:9787101102000

所属分类:休闲旅游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前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问的互济
地图
图1—1唐代文化区域意象图
图1—2唐代十道图
图2—1杜甫在南方主要活动空间
图2—2《上安州裴长史书》空间逻辑示意图
图2—3柳毅传书空间示意图
图3—1湘江水系图
图4—1十五国风图
图4—2汉代方言分布图
图4—3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图
图4—4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图
图4—5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
列表
表4—1鸟禽言语的意义分别
表4—2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
表4—3历代禽言诗篇数
表Ⅳ1《诗经》鸟类表
表Ⅳ2《山经》自呼名之动物分布
表Ⅳ3自宋至清禽言诗及其作者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精彩摘录

在明代陈第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不知古音之正,读古代韵文每遇不押韵的字眼便改变读音以求押韵,结果一个“家”字在朱子《诗集传》中叶出来的读音竟达四个之多。所不同的只是“叶音”很明显系“以今韵为宗,而强古人以合之,不知古人自有正音也”

——引自章节:一、杜诗中的“江汉”


中国文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存在着很多类型化的意象。这中间,有很多与地理有关。有些是地域色彩浓烈的文学人物,有些是空间特征明显的文化地域,还有些是基于独特时空结构而塑造出来的故事原型。作为文学生产的原料,它们起着强烈的思维定向的作用。读者一看到这种意象,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某种固定的联想,迅即领会作者不用直白语言表露的情绪。可以说,这种意象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起着一种思维传导的媒介作用。

——引自章节: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